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马迁货殖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道自然观:人性自然、物性自然、 经济自由放任。本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司马迁货殖思想的主要内容:农业生产“丰欠循环说”与“待乏”原则;治生之术-知时、知人、奇胜;合理利润率与商业资本运营理论。本文旨在阐明司马迁的货殖思想独具特色,对现代商业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80年以后的数年内,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领域比过去更为广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阵容比较壮观,以中青年同志居多,出现了一些用新的方法进行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势头。建国以来专家学者对司马迁首创经济史传、对司马迁经济思想、对司马迁治生经营之道和经商艺术、对司马迁经济地理思想、对司马迁经济思想产生及其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章从挖掘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国情依据出发,考察了这一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宝贵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较系统地探讨和阐述了“四个现代化”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左宗棠的民生观包括“爱民”、“恤民”、“利民”、“重民”等思想内容。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些思想内容的渊源、内涵及实践情况,分析了它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减轻民间疾苦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同于通变,司马迁唱之于前,郑樵和之于后。司马迁发千古之迹,究心识变,是得大机;郑樵追千载余韵,孤心苦诣。是得大用。二者是圃和方的意象的组合。司马迁的通变是当下采取的一种不即不离不一亦不异之超现实主义;郑樵的会通是传统理学否定向度上的一种新安排。是对大一统思想的新诠释。二者的通变思想都含有一些异端。实质上是一种主体自我分裂的审美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史记》一书中,反对争利,倡导谦让,不只是个体修身处世的问题,而是与天下“治平之道”紧密相连。无论在材料取舍、体例安排,还是人物评判等方面,都贯穿着司马迁政行简易、礼让为国的主张。禅让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谦让简易之政的现实施行,犯颜直谏、举贤纳言的君臣之道等方面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政治观念,构建成司马迁的“争”、“让”思想体系。今天,我们当借鉴这些闪光的思想,寻求通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方不负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深心。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司马迁思想问题,史学界近年来从多个角度就其历史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民族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综合这种考察有助于从整体把握司马迁思想,从而为研究、挖掘司马迁思想的时代价值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货殖列传》出自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无论如何赞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都不为过。司马迁清晰的经济自由的思想,对商人的看法,对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记》的“海内为一”观念,即大统一思想,贯穿于整个篇章。司马迁拥护统一,反对分裂,赞扬“海内为一”。《史记》开为少数民族列传的先河,记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史家所效法。“海内为一”作为政治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洋务派的经济思想表现出若干现代取向,他们重视工商业,摆脱了传统“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缚,主张发展民用企业,与西方各国开展经济竞争,维护国家利权,进而提出“以工为本”,萌发出取法西方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意识,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