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想起工作一点都没有做;总是要等到考试之前,才发现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如今,许多人在动情地感叹"时间都去哪了"时,却不知不觉掉进了"拖延症"的怪圈。拖延来了别惊慌明明知道还有一堆工作没有做,但却打开电脑刷微博;明明有一周时间做计划,却一定要耗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手……生活中,面对许多该做的事情,有些人总是选择先发发呆,聊聊天,擦擦地,  相似文献   

2.
正"耶,终于等到暑假喽。先玩玩,暑假作业不急,两个月呢!""暑假才过去一半,不急,还有一个月呢。""再玩玩,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暑假作业绰绰有余!""明天要开学了,赶紧完成暑假作业,再不做就真的来不及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不到最后一刻不抓狂。拖延,严重的拖延症。即使知道这习惯不好,但还是忍不住会拖。  相似文献   

3.
马上去做     
正在职场,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扰我:每当给员工布置任务时,他们都会满口答应,但鲜有人马上去执行,总要等到快到期限时,他们才会去完成。有一次,我要一个数据,本是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但几天后我去问交办人,他说他马上问,几分钟后数据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为何要拖三四天?这大概就是拖延症。拖延症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工作或者任务拖到最后一刻,将自己置身绝境,退无可退时才去完成。有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患有拖延症的人,大都是不自信的人。  相似文献   

4.
睡神:最近在网上流传的那首外国人唱的《拖延症之歌》,让我辈躺着也中枪.对,就是那个"我知道有工作要干,可我不想理,我或许应该去洗衣服,我或许应该去喂猫,但现在我却在玩《光晕》,我有‘拖延症’,整天就在这儿等……"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新浪微博对这个话题有700多万的回复,真是让我辈情何以堪啊!这不是唱我们的么?其实我们也就是稍微地耽误了那么一小会儿,用那么一小点时间做了点自己爱干的事,至于编成歌全世界去唱吗?  相似文献   

5.
对抗拖延症     
正当面对一些任务尤其是重要的、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时,我们不仅不着急,有时还去做其他的事情,最后导致任务失败。事后我们也非常自责、难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怀疑:我是不是得了拖延症?拖延症并非一种疾病,它只是我们日常的一种习惯说法。据统计,有50%以上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拖延现象。如何对抗拖延症?  相似文献   

6.
秋水 《百科知识》2013,(3):37-38
一首名为"拖延症之歌"的英文歌曲MV视频突然在网上走红,原因是现实中一些人的行为都类似这首歌歌词中的表述:我先打会游戏,我先看集美剧,刷完微博就睡,看完这个帖子再写作业,论文布置了1个月非得到最后1周才开始动工,第二天要考试非得到头天晚上12点才开始复习……  相似文献   

7.
因为拖延症,有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机会,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奥运冠军的采访,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丢掉文凭……  相似文献   

8.
徐余柘 《金秋科苑》2012,(8):101-101
地沟油食品一直以来都通过各种渠道围绕着我们:路边的烧烤,街边的小餐馆,油炸的小零食……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些食物来路不明却往往经不住"美食"的诱惑,那么吃了地沟油食品该如何正确排毒,将损害降到最低呢?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无比精细严谨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挂图、图片、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  相似文献   

10.
落地时间     
淡然 《知识窗》2014,(17):55-55
有一个以善于攀爬树而闻名的男子让人爬高树去砍树枝。攀登者到最高处时,他一言不发;而等到攀登者下到屋檐那么高时,他才开始说:"要小心,别失足了!"  相似文献   

11.
惜夜 《科学生活》2010,(12):30-31
<正>慢,也是一种病面对堆成小山的脏衣服总想等等再洗;和亲友聚会时,总有人迟迟不到;牙齿上小小的龋洞老不愿意去补,直到疼得要命才去看牙医……"拖延症",就是做事能拖则拖,不能拖也拖,知道后果不妙,却明知故犯,最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相似文献   

12.
没有镜子,我们却明明看到了“自己”;我们在虚幻中满足了愿望,却不是在做白日梦。  相似文献   

13.
当初,冯骥才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高中毕业后,他毫不迟疑地报考了美院,可当他身边的同学都去上大学了,他还是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于是,他在街道服务处找了份工作.后来,机缘巧合,1.90米的他在朋友的引荐下进了篮球队,最后,却因为受伤退役.接下来,他在画院长辈的推荐下,进了画院临摹古画.1967年,为了解决画院十几口人的生计问题,他做起了推销员,而且一做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14.
朱雨桐 《知识窗》2011,(4):44-44
外婆家的院子很大,大得可以做足球场。可是那么大的一片地,一辈子种地的外婆却没有种一棵蔬菜,只有一棵很粗很高的苹果树在院子的边角上,靠着围墙,每年都长得特别好。我和弟弟都知道外婆的那棵树很娇贵,不许碰,更不能攀枝折叶,连秋天结了果子也不许我们摘,要外婆亲自去采摘才行。外婆总是说,摘掉树叶、折断树枝,树也会疼。为这事儿,外婆还和一对过路的恋人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8,(8):86-87
如今,人们的生活改善了,注重身体健康、讲究保健美容,重视喝水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真正会喝的,怎么喝法、什么时间喝的人却为数不多。不计时间、不讲内容、不管需求地喝都只能证明你只是在喝水,却不一定是会喝水。大部分的人往往都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此时身体细胞已经呈现脱水现象,不管怎么喝都不解  相似文献   

16.
木瓜鱼片汤     
熟悉我作品的读者可能都知道我有个可爱好吃的小外甥,却不知他从小就不喜欢喝鱼汤,每次叫他喝鱼汤都要好说歹说做足思想工作,最后连哄带骗,他才勉强皱着眉头稀里糊涂地喝上那么几口,即抹抹嘴巴逃离饭桌.有一天放学回家,他一头扎进厨房,围着锅台东看西瞧,转悠了大半天,很是奇怪.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间在外面漂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在岁月的流逝中似乎渐渐淡了,每天总有那么多人要去面对,总有那么多事要勤恳地去做,除去一天三餐和那些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剩下的时间总是那么有限,全部用来睡眠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牵挂故乡和乡下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正>既然谁都难说清楚自己疼痛有几分,那该如何才能准确地鉴别痛感程度呢?你明明受伤很疼,但却说不怎么疼;他疼得地方不清楚,只能笼统地说是浑身疼;这个婴儿疼得哇哇直哭,却无法说出哪疼;那位老人因为口齿不清,说了半天,大夫也听不不清楚他说哪里疼……尽管目前医学上已经把疼痛分从蚊虫叮咬这类几乎感觉不到的疼痛,到妇女分娩的剧  相似文献   

19.
张跃 《科教文汇》2009,(11):225-225
直到今天,黛玉都被视作宝玉的"知己"。她实在拣了个便宜,误冠此美名,其实她不配!贾宝玉被作为一个伟大的"情种"歌颂了几百年。这实在是个历史的误会!实际上贾宝玉只不过徒有一段没有说出来的"心事"罢了!"又不敢告人,只好掩着。"只此而已。他"没有为‘爱的自由’主动去做些什么事……从来没有为‘木石前盟’畴划过一谋一策"。  相似文献   

20.
“科研成果的领先是有时限性的。要赶超先进,就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地超前发展,才有可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精神,和团队一起把工作快速地向前推进。”每当联系邓中亮教授的时候他都在忙于工作,开会,讨论问题,做实验。。。。。。为了国家的科研工作,他总是那么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