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家长之累     
孩子是父母生的,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就要找家长,正像商品有了问题,就得找生产厂家一样———这是一些教师潜意识中的逻辑。如今的教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而且在牵住家长方面也有一套。根据笔者的了解,大致有三种方法:一谓“签字法”。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检查后签字;考试考差了,试卷由家长阅后签字;学生逃学,由家长每天送至学校签到。笔者办公室的同仁大多受过为孩子签字之累,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二谓“陪训法”。孩子在学校一犯错,家长往往会被“请”到场,低头含羞陪着孩子受训。客气的教师,只训孩子,家长…  相似文献   

2.
我家小孩刚上小学时,作业马虎了事,字迹潦草,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干脆不做作业,老师捎信让我到学校去一趟。我看了孩子的作业,听了老师的介绍后,满肚子气,心里焦急万分。最后和老师协商,孩子的作业先由家长签字,后交老师批改。这办法真灵,从那以后没有发现孩子作业拖拉、马虎的现象。我们家长非常高兴,每次都很乐意地给孩子“签字”。但到小学三年级时,孩子对家长“签字”渐渐产生反感情绪,每次作业不像以前那样主动叫家长给他签字,而是变成家长要  相似文献   

3.
学校阶段性练习刚刚结束,就忙坏了孩子家长。不管孩子成绩怎样,都得在孩子练习卷上签个名。其实,这种让家长在孩子作业、练习和试卷上签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家长得检查并签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家长得监督并签字;学习阶段性练习,家长得写意见并签名……签名就如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件法宝,牢牢地把孩子套住。学校、老师认为,家长签名了,学生便再也无法偷懒了;家长们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高一点。于是,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家长签名就这样一天一天开展下来。而笔者认为,如此方法有着一些不妥,应慎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更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因孩子淘气而被老师“勒令”到校,接受训斥。回家后,…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6)
作为一种形式,老师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家长监督孩子学习。但其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如何呢?2006年4月16日上午,一场有关“家长签字”是不是该废除的家校讨论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热烈地展开了。在讨论会上,当老师问到有哪些作业需要家长签字时,各个年级选出的小代表们纷纷举手抢着发表意见“:听写、默写、背诵、熟读、大大小小的试卷,每天需要家长签字的次数平均起来是两次;如果遇到单元测试,或者老师要求预习功课,那么家长这天需要签字的次数就多达五六次。”“如果家长不签字,老师会怎么样呢?”“老师会罚我把卷子重新…  相似文献   

6.
王春建 《班主任》2006,(4):27-28
老师让家长签字有多种情况:(1)评价性签字.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针对孩子的问题与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如对考试卷签字就属于这种情况.(2)督促性签字.针对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提醒家长配合,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如对要求背诵、听写的家庭作业签字.(3)事务性签字.  相似文献   

7.
陈永 《教育文汇》2011,(3):23-23
学生家庭作业要不要家长签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作业家长签字,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训家长就跟训小孩一样!”路旁,一位妇女对一位过路人说,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天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来。我到学校一看,原来老师留下补作业了。” “补作业好,老师负责任。” “可是老师把我好一顿奚落,什么‘孩子又懒又滑,家长也得管管’啦,什么‘你的孩子没治’啦,什么‘干脆领回家,别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小学教育有个习以为常的流行做法,即学校老师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据说理由有二:一是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尽父母监管孩子的责任。于是,每天晚上检查孩子的各种作业:默生字、背诗文、写拼音、做算题,便成了众多家长临睡前的重任。笔者认为,让家长为学生作业签字,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家长签字作为监督孩子学习的惯用形式,一直被各地推崇有加。然而,一场有关家长签字是否废除的讨论,日前却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展开。经讨论,学校将家长签字由“规定动作”变成了“自选动作”,即家长可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在家校联系册上签上意见,而平时作业将不再延续早已流于形式的家长签字了。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涉及到对沿袭多年的家长签字制度的存与废展开讨论,肯定便会展现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热闹格局来。假若没有作为权威的裁定者出面“一锤定音”,类似存废之辩,恐很难有“尘埃落定”之时。…  相似文献   

11.
<正>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中有一场戏,小雨和他的同学拿着考试卷互相问:"你考了这个成绩回家敢让家长签字吗?"另一个说:"不敢,当时考试时多打点分就好了。"两个孩子的表情极为痛苦。然后就是老师找家长,反映孩子代替家长签字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梁小红 《中国德育》2010,(5):65-65,93
【背景】为了保障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学校设立学校门岗“出门条”制度,要求凡是在校内请假外出的学生,家长必须找班主任开“出门条”,写清接走的具体时间、原由、返回时间、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联系电话等,并由家长和班主任双方签字,学校门口保安看到“出门条”后,家长和孩子方可离校。  相似文献   

13.
杜撰表扬     
袁岚 《家长》2005,(10)
家长最头疼的莫过于被孩子的老师找去谈话了;而对于孩子,在家长去学校和老师谈话之后,恐怕也将面临着一场小小的“灾难”。下午去学校接儿子,发现他一脸的郁闷,问其原因,小家伙吞吞吐吐地回答“:我犯了错误,老师要您到学校来。”原来昨天在学校吃午饭时,有个小男生先跟他说话,人家说话时老师没看见,他说话时却被老师看见了。今天吃午饭时,有个同学的牛奶赠品玩具掉在地上摔得七零八落,他和其他三个小男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把那位同学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后来数学老师也说要他叫家长到学校来。儿子分析道:…  相似文献   

14.
有些老师喜欢用“让家长签字”这个办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教育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家长签字,学生的考试卷子让家长签字,甚至,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写个条子,也让家长签字。签字,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有的家长反映,我们白天在厂里干活,从早忙到晚,有时还要加夜班,哪有时间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呀!于是不少家长应付公事,随便看看就签字;有的家长连看也不看,拿过本子就签字。试问,这样的签字有什么用?当然,有个别的家长是怕麻烦,但大多数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或者受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签字”不是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0,(11):17-18
2011年2—12月每月话题征稿: 2月:为什么不少家长都怕被班主任召到学校?3月:中小学生家长有无必要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4月:中小学由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好不好?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上小学了.学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们毕恭毕敬端坐孩子的位置上恭候老师的大驾光临。不一会儿,班主任老师同着一些课任老师进来,齐刷刷站了一排。接着分别讲要求、谈家校配合。所有到会“训示”的老师不约而同向家长再三再四强调的一项共同要求是:孩子的所有作业都必须家长签字。  相似文献   

17.
“护短”是家长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老师批评了孩子的毛病,家长东找原因,西找原因,为孩子开脱。街坊邻里对孩子提出意见,家长又千借口万理由的替孩子表白。孩子操行评语中有一句半句“揭短”的话,也非要找老师说个  相似文献   

18.
“家长签字”现象在我国小学、中学教育阶段较为普遍。特别是小学低段,许多班主任、老师都要求家长在家庭作业、通知书等上面签署意见或建议。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认为“家长签字”有以下好处:第一,通过“家长签字”,孩子可以感受父母的关心,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希望,加深与父母的感情,有利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父母的这种关心,  相似文献   

19.
眼下,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家长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给孩子的课外作业签字。签呢,就要对签字负责,把孩子的作业检查一遍,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签,孩子这“关”通不过,老师也会认为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镜头(1)小学的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伍由老师带领到校门口,门口围满了来接的家长。过了一会儿一位家长气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我的孩子呢?”老师说:“我已经送到校门口了。”家长责问:“我怎么没接着?我的孩子还小,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你能负起责任吗?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到处地找,最后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找到孩子。镜头(2)四年级的小明跑步时不小心跌倒了,头擦破了皮,老师随即带他到校医处进行了处理。第二天家长找上门来,说:“孩子怎么会跌倒?要你班主任干什么用的?怎么不负责孩子的安全呢?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