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均存在委婉表达,日语中的委婉表达则尤为突出和明显。委婉和模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着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日语的委婉表达。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许多语言禁忌,而委婉语也就应运而生。委婉语可以礼貌的避免需要讳言的表达,促进交流的和谐进行。死亡是最常见的禁忌话题之一,但大多数人都对这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有着抵抗和恐惧,因此不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都异常丰富。然而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同语言一样,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不同文化的烙印。本文即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从宗教信仰,等级观念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比较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死亡"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委婉表达之一。目前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和探讨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有人从委婉语的语义建构和语义解读这一角度对汉语"死亡"委婉语进行英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建构和理解进行认知阐释并分析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政治委婉语是委婉语的一个范畴、沿袭了普通委婉语的特征,但又发展了自己的特征:意义的扩大或升格、意义的抽象化、迂回表达及言中有言(反语、有外之意)。把握以上特征是理解英语报刊杂志及政治演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唐顿庄园》自2010年上映至今已播出了三季,成功地在美剧的狂轰滥炸中实现了完美"逆袭"。剧中口音纯正,表述地道的英国英语令人印象深刻,独具英伦风范的委婉语表达更是增色颇多。从本剧看英语委婉语在交际中的三种主要作用,分别为避免禁忌、恪守礼貌以及名抑实扬。通过人物对话实例着重分析委婉语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使用,探究委婉语使用的动机及产生的对话效果,为更好地使用委婉语进行交际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汉语委婉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汉语交际得体性的重要表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高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委婉语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虽然对委婉语有一定认识,但在理解和应用上都不太理想,原因包括部分委婉语的使用情景学习者少有接触、教师对学习者表达较为宽容、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充委婉语教学、教师严格要求、设置情景练习、注意文化引导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酒店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较高的酒店英语服务技能是星级酒店招聘人才的重要条件。而酒店服务中英语委婉语的使用,是提高酒店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从销售、前厅、客房、餐饮、结账和保卫六个方面讨论了酒店服务中英语委婉语的应用,以及应该注意的禁忌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委婉语,并对其分类及构成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委婉语产生的理论依据以及委婉语与社交语境、委婉语与合作原则、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因此,委婉语的诞生表现出了强大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语用原则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本文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和语义特征两方面探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揭示英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委婉语反映的不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语言学概念,普遍存在于全世界各种语言中。正确、得体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委婉语,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交际效果,是个人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从委婉语的语义特征及其对语用学原则的违背与遵守进行分析,便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言语交际目的,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在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同时,又遵循了礼貌原则,使日常交际成功地进行并竭力保护了说话人和他人的利益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社会活动中,委婉语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交际手段之一,也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视角论述委婉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文章从委婉语产生的心理根源,委婉语的语义分类以及其社会功能方面探讨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4.
从英汉对比谈委婉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文章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对比,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创造不是随意的,它的构成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委婉语表现出了它独有的语言特点。文章将从构成原则和语言特点这两个方面对委婉语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登遐"是古人对人死的讳称,由此义延伸,<庄子·大宗师>中有"登假于道",屈原<远游>中亦有"载营魄而登霞",二者皆通"登遐",但这里已表示达到某种境界的过程.庄子、屈原都幻想通过登遐去达到一定的生命境界,二者有相通之处,亦有区别.但最终他们的"登遐"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古之"登遐"的本义.  相似文献   

17.
厦门、苏州、庆元(竹口)方言的声调系统都有特殊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都是由连调系统和单字调系统的互动造成的,引起这种互动作用的因素是中和型连读变调。连调系统从单字调系统的母体上孳生并逐渐摆脱单字调系统的制约,进而反作用于单字调系统。中和型连调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连调从纯语音层面跨入音义层面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燕文化以慷慨悲歌著称于世,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慷慨悲歌精神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燕地气候、地理条件以及战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燕地地理位置是慷慨悲歌形成的重要因素。民族融合、燕地经常不断的战争对慷慨悲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侠士以及由此形成的侠义之风是慷慨悲歌形成的最终因素。  相似文献   

19.
邝露是明末南海杰出文人.邝诗用韵,古体诗分为18部,其中舒声13部,有一定比例的上去通押现象,用韵较宽;入声5部,保留了完整的一p,-t,-k韵尾.近体诗分为16部,用韵规整,也有出韵、借韵现象,同时存在一些特殊韵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