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就读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水平;不同性别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性大学生。分析了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了解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P<0.05、其它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7个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抑郁、敌对P<0.05,其他P<0.01).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偏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成长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5945名本科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来源地等背景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背景条件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成长背景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与差异开展活动,才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内四个地区13所高校201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2份。通过数据的汇总与统计、比较,得出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学院621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比较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关系的异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各分量表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差异。因此,注重民族差异,塑造健康人格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对伊犁师范学院328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查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适应问题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怖、强迫、偏执等方面;少数民族贫困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SCL-90各因子除了敌对、恐怖因子外,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客观支持与SCL-90中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支持的利用与SCL-90各因子无显著相关。为此,政府、高校和社会要从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重视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建设多元一体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不同层次的7所高校中132名辅导员分别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得出我省辅导员其他各项因子分都略高于常模。而专、兼职辅导员之间以及各类高校辅导员之间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顾氏移民宗族在明代随移民高潮进入贵州,其政治军事活动直接促进了贵州省治的建立,从而成为开发贵州的先锋。值得指出的是,移民宗族的一支进入黔东南苗疆,使顾氏宗族分衍为汉、苗两支系,两支系共同促进黔东南苗疆的开发。明清以来,汉苗两支顾氏宗族共同发展,一方面承继了中原的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了汉苗民族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云南苗族龙舟竞渡是苗族文化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苗族龙舟赛的发源及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云南苗族赛龙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凤凰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展示了一个蕴含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审美价值.运用综合欣赏法和游戏法对幼儿进行苗族银饰欣赏教育,既能使幼儿形成对苗族民俗文化的认同,又能使幼儿在感受银饰美的过程中发展审美能力,在讲述有关神话故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的历史可上溯到上古黄帝时代,苗族文化充满了历史的烙印,其氏族文化象征在苗族今日的生活、建筑中依然清晰可见,构成一种独特的民族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苗族服饰中的盘瓠形象结合历史文献以及苗族传说来探寻苗族的盘瓠崇拜意识,可以揭示出苗族盘瓠崇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苗族古歌的口语诗学特性使得其传承研究除了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之外,更需要对其所寄生的苗语生活世界的民俗语境进行共识梳理和历时比较,因此,以鼓藏古歌为例,展开基于民族志基础上的苗族古歌传承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族称是具体历史语境的人造物,具有历史表述的叙事内涵。从“苗”、“苗蛮”到“苗种”再到“苗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苗”的指涉变化是主流文化建构和现代民族国家权力运作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族群地图上的一次政治建构,也反映了民族集团的形成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由“他者”设计和督导的对权益进行调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史志文献对溆浦蛮夷的记载和该县发掘的考古材料、宗教祭祀与丧葬等习俗文化 ,以及对苗族田、吴、向、张、杨等姓的苗语称谓 ,论证了溆浦县地的蛮夷为崇拜盘瓠的五溪蛮的一部分 ,即《风俗通义》所载的那个蛮夷 ,属苗族中的红苗支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