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量词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感染力和艺术性.因此,古诗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数量词的存在。为了更好地展示数量词在古诗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研究数量词在古诗中的表达功能,并且力求通过数量词的教学展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名句、佳句更是广为传诵,脍炙人口。诗句之中数词和数量词出现频率很高,却往往未能引人注目。殊不知,古诗中的许多数词和数量词在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中别有所长,富有表现力。鉴赏古诗时,揣摩数词和数量词运用的修辞技巧,品味其艺术魅力,既可领略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获取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3.
展读古代诗文,我们深感数量词一经巧妙组合,便会成为诗文中的艺术细胞,显现出了感人力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的同志往往觉得数量词无足轻重,因而弃置不顾,或者蜻蜒点水,一掠而过,学生就很难理解数量词的具体功能了。笔者拟就部编文言教材中数量词的功能作一番探讨,同时讲讲教学中的肤浅体  相似文献   

4.
古诗赏析是高考中的亮点,占六分(4%),而且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一道题.这就给教师平时的古诗教学提出了一个要求:怎样让古诗教学更有效果.我这里以唐诗为例,粗浅地谈谈"启发式"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展读古代诗文,我们深感数量词一经巧妙组合,不仅不再枯燥乏味,且即成为诗文的艺术细胞,增强了感人力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的同志往往觉得数量词无足轻重,因而弃置不顾,或者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这就使学生很难理解数量词的具体功能,又怎么能从文言教材里吸取营养,进而在写作实践中准确生动地运用数量词呢?所以,笔者拟就部编文言教材中数量词的功能作一番探讨,同时讲讲教学中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李白的诗歌中运用大量的数量词进行形象思维,在古今诗人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数量词对李白诗歌的美学意义之大,比起古今其他诗人也是"空前绝后"的.根据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发现这种美学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并强调诸多新的教学理念.以往重视分析、串讲的古诗教学根本无法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与境界.要达到这些新理念的要求,新的古诗教学方法应为: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倡个性,巧迁移.  相似文献   

9.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数量词时,会出现搭配不当或把“个”当成“万能数量词”来用的现象。如果为了学数量词单独去教。学生容易混淆,效果也不甚明显。笔者在教学数量词时,以口语交际的方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学习数量词。  相似文献   

10.
动脑筋     
你能准确地把下面的数量词:一、二、三、四、五、十、百、千、万、亿、分别填在下面的十句古诗内吗?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中的数量词跟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词在用法上差别较大,总地说来,古汉语中的数词用法相当灵活,而量词却不发达。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高中第二册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中“数量词的用法”这部分内容,就古今差别较大的方面,谈谈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一些特点。一、数量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边,也可直接用在名词后边,但一般不用  相似文献   

12.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普遍重视朗读教学的当下,古诗朗读对于古诗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古诗由于涵盖面特别广,  相似文献   

13.
进行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三册“语文园地五”中关于“数量词”搭配的教学时,我结合教材、大纲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数量词的概念;2.掌握数量词的习惯搭配;3.学会对数量词的灵活运用。为了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而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其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以凝炼见长,以意境见美.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在古诗赏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诗中看风景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在幼儿园的古诗教学中,选择适合的古诗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启迪孩子的心智。通过古诗学习让幼儿感悟古诗中的画、古诗中的情、古诗的中乐。  相似文献   

17.
陆乐 《成才之路》2013,(11):38-39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撑,为古诗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鲜明的方向性指导。现在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为例,谈谈在新课标理念的关照下进行古诗教学的策略选择。一、加强诵读,诵读出古诗的诗味1.个人读,诗歌韵味的彰显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感知古诗、接触古诗,个人  相似文献   

18.
古诗是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无效。学生无从体悟古诗教学中语言文学的魅力。要想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感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教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悟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倒装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小学课文所选的三十多首古诗里,这种倒装现象就有十来处之多.由于它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大差别,这就形成了古诗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弄清古诗中的倒装现象,对我们理解古诗,特别是对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小学古诗中的倒装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诗句中的部分倒装.先看例子:①、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②、黄河入海流. (《登鹳鹊楼》)③、林暗草惊风 (《塞下曲》)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  相似文献   

20.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时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情境无疑对学生的古诗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本的鉴赏和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对文本中所蕴含意境理解、把握和再现,教者在课前教学设计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如何进行古诗教学的情境创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