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说,敦煌舞是一种历史气息非常浓郁的舞蹈,具有很高的中国古文化艺术价值。敦煌舞并不是早就存在的舞蹈形式,而是属于一种新出现、时间并不长的舞蹈样式,它诞生在1979年,敦煌舞使得敦煌壁画之中的舞蹈生动形象的出现在观众眼前,被世界所认知。这种舞蹈最为直接的创作来源就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面的,数目众多的古代舞蹈姿态,由现代的舞蹈艺术家通过敦煌壁画的研究和灵感启发,创作出来了这一个新的舞蹈形式。  相似文献   

2.
敦煌舞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舞蹈派别,因其别样的艺术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审美特色而深受舞蹈表演者及教学者的热爱。敦煌舞作为一种特殊的再生性舞蹈,它的形成和发展虽历经波折,但为世人呈现出了璀璨的古典舞蹈文化。在本文中主要对敦煌舞流派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敦煌舞艺术的二度创作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敦煌石窟的不断发掘,推动一个新兴学派——敦煌学。敦煌舞这支从壁画乐舞中走出来的古典舞流派,有佛教文化作为艺术发展的根基,展现出了与其它流派的不同之处和深藏的内部精神。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敦煌舞是我国特有的舞蹈体系,别具风格。敦煌壁画中飘逸唯美的"飞天"造型、端庄慈悲的菩萨、刚健有力的金刚以及各种菩萨乐伎、舞伎等等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的场景。与此同时,也将中原独具雅致的舞蹈和西域特有的舞姿有机的糅合在了一起,进行了历史的再生与再现。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敦煌舞的来源,以及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期能够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千变万化的敦煌舞动作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三道弯”。舞蹈中从单一的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及动作形式的运动轨迹,都与“三道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三道弯”的艺术形式制约下,敦煌舞手臂形态要讲“三道弯”,舞姿造型要讲“三道弯”,运动轨迹要往来交织在“三道弯”的整体轮廓之中,这使得敦煌舞在韵律、动律、规律上形成统一的风格特征。“三道弯”的外化与内涵相统一,是构成敦煌舞风格特征的核心。在敦煌舞中,“三道弯”特征包括表层的外化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舞姿造型的三道弯曲线刚柔相生与平衡、对称、和谐统一的内涵原则相…  相似文献   

6.
浅析眼神在敦煌舞蹈中的意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09,(33):75-76
敦煌舞蹈的创作是以历史悠久的敦煌文化中的舞蹈壁画形象为原始素材,经过了各界人士及专家的挖掘、整理、加工,而独创出的一种新颖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惟妙惟肖的石窟壁画上,舞蹈的表演形式及内容形象地展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不同的人物形象则是敦煌壁画中最具表现力的地方;而人物中眼神所传递出的准确、生动、形象的意蕴更是把敦煌舞蹈的特性表现的传神到位。本文从敦煌舞蹈的文化背景研究出发。概括了敦煌壁画中人物眼神的种类,阐述了眼神在敦煌舞蹈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乐器和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肃歌舞剧院创作的《丝路花雨》开辟了敦煌舞创作的先河,也第一次将敦煌舞这种独具风格的舞蹈形式带到了世人面前,让观众认识和熟知了我国的敦煌舞蹈。此后,也激发和鼓励了更多的舞蹈家们参与到对敦煌舞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中来。现今,敦煌舞无论在表演,还是教学方面都逐步的完善,形成了自身的机制和流派,具备了其他舞蹈形式难以超越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保存的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为研究材料来源,归纳总结了敦煌舞蹈壁画的三个时期的艺术特征,以及不同时期舞蹈形式的民族化、世俗化的过程,同时,它们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舞蹈、服饰,并为今人创作、表演舞蹈提供最具体、生动的参照形象.  相似文献   

10.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甘肃教育》2014,(19):98-98
正舞蹈技巧,是舞蹈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敦煌舞中,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技巧赋予敦煌舞更强有力的审美冲击。如何合理运用技巧,是敦煌舞创作中重要的设计环节。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表达情感舞蹈,是以传情达意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舞蹈表达不同的情感。而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艺术,既要表达现实情感又要对现实形态予以升华,而舞蹈技巧就成为情感升华的特殊手段。如,第三届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了敦煌壁画中静的眼神是如何变为敦煌舞蹈中动的眼神,敦煌舞眼神是如何产生、确立,敦煌舞眼神的训练体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眼神如何传达敦煌舞之"神",以及敦煌舞眼神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舞蹈眼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敦煌舞作为古代舞蹈与西域舞蹈的集大成者,将细腻的中原舞蹈和中亚、西亚舞蹈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敦煌舞。敦煌舞是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景色,不仅凸显了我国古典舞蹈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西域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可见,敦煌舞是集多民族文化于一体而创作出来的舞蹈形式,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十个朝代的舞蹈文化发展,还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印度舞、波斯舞等风格。这些融合为一体的优美舞姿,全部的集聚到了敦煌舞身上,进行广泛的容纳与吸收。本文通过对敦煌舞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影响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敦煌壁画艺术是宗教艺术与中华民族艺术交融的结晶,对当代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敦煌壁画在传神写照、线描造型、赋彩设色、构图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独有的特色。揭示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对现代绘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敦煌舞蹈的独特之美——浅析敦煌舞中的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身体的重心决定着舞蹈艺术的审美度,影响着舞蹈演员的表现力。敦煌舞美轮美奂的独特风格被世界所认可,这一舞种除了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源于古老的壁画以外,它打破人体重心常规所形成的独特舞姿更是吸引世人瞩目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郑颖 《甘肃教育》2021,(6):132-133
统观敦煌乐舞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乐器乐种、排列方式、表达内容、审美投射的综合形式直接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思想。以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对其展开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脉络式的研究成果具有艺术茫学、宗教文化传播下的音乐文化交融、舞台实践艺术参考的综合理论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敦煌乐画的呈现状况,整理出漫长的敦煌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民族音乐特征,以期以本文为索引,开启对敦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敦煌音乐史学发展研究角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敦煌舞蹈的发展沿着历史的长河缓缓而行,其中,女性形象活跃在敦煌舞蹈的舞台之上,许多舞蹈工作者在研究、挖掘、整理上对敦煌舞蹈男性舞蹈形象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但敦煌舞蹈总体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失衡的情况。本文根据敦煌壁画中天王形象的来源、发展、舞姿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对男性舞蹈形象在舞蹈中的运用方面试探性地进行研究并发表见解,笔者相信,敦煌舞蹈中男性与女性舞蹈形象相对平行的发展,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新生流派,可以使得敦煌舞蹈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敦煌壁画凝聚了整个敦煌文化艺术最精华的部分.一座座沉睡千年的石窟里,那千姿百态的“菩萨”“仙人”不仅仅是宗教艺术的遗存,也为我们刻画各个时代的舞蹈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舞蹈形象资料.本文试通过对敦煌舞剧目《反弹琵琶品》的表演实践,以演员创造角色过程的视角,分三个层次分析、总结其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而经过千年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期间是一个漫长的本土化、民族化演进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古代宗教壁画这一美术形式和历史遗迹来阐述这个不断演进、不断融合,直至彻底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特别列举了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遗迹,展现了它们不同时期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博士的敦煌学专著<敦煌艺术十讲>,该书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和探讨了敦煌艺术,内容涉及敦煌石窟壁画、彩塑艺术以及敦煌写本书法艺术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敦煌艺术的认识理解,并以敦煌与中国文化交融的视角,阐述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将敦煌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与史迹交替呈现,为读者理清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脉络及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