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缤纷咏梅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数(shǔ)九隆冬,漫天飞雪。在这百花凋谢的时节,只有红梅傲霜斗雪,毫不屈服,开着红红的花,一株一株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陈毅笔下的《红梅》诗。梅花这种不畏风雪严寒、不随波逐流的坚强高洁的品格,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的赞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传诵千古的咏梅诗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bū)写的,意思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爱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笔下的一首歌咏…  相似文献   

2.
早梅     
[赏析]在历代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梅之作.这首《早梅》前半阕盛赞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开,芳香四溢,暗喻诗人坚贞不屈、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品格;后半阕写诗人怀念远方友人,要折梅相赠而不能的神伤之情.全诗简朴、疏淡,含韵慰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借助音乐、画面,再现梅之风格,梅之品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1.播放MT《V红梅赞》,让学生感受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盛开,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娇艳的形象。2.教师导言: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向来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所以,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写了一首赞美梅花的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板书课题:卜算子·咏梅)3.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代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相似文献   

6.
梅花三弄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吟咏梅花不畏严寒、谦逊品格的词。在引导学生感悟梅花精神时,我抓住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两句,让学生去感悟。一、梅花一弄——识梅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资料。学生们每次对搜集资料的作业都很感兴趣,这次也不例外,我借助多媒体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边展示边配上音乐。  相似文献   

7.
李运国 《现代语文》2014,(12):65-66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钟爱吟诵的物象。因她在风雪严寒节令中保持生机,不但不凋,反而开出花朵,而成为逆境中精神气节的象征。品格正直的诗人词人,往往借梅花之自然属性以抒发内心未伸之志,喻节操之芳洁,表现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铮铮骨气。陆游酷爱梅花,在他的全部诗词作品中,竟有一百五十六首写梅花,标明梅(梅花)的就有八十多首。在这八十多首咏赞梅花的诗词中,最能彰显词人悲壮孤高品格,体现词人执著信念的,当属《卜算子·咏梅》。作品中,陆游托物言志,把自己与人世间邪恶势力的抗争,虽遭排挤打击但终不懊悔的凛然高洁情操,融入到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品格之中,写梅亦写人,梅花与词人,物我两照,相融无迹,完全交织在一起,幻化为一个个性鲜明、品格突出的艺术形象,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词集中,有多首咏梅词,其中的梅花形象,数<念奴娇·题梅>中最具多重品格.本文就此词进行赏析,分析梅花的多重品格--秀逸,高洁,坚强与寂寞,并借以认识与理解作者在闽为官时心中的归隐思想.  相似文献   

9.
费静珠 《考试周刊》2010,(32):29-32
纵观历代咏梅诗词,诗人们或从花时(如早梅,盛开之梅,落梅)来写,或从花色品种(如白梅、红梅、墨梅、腊梅)落笔;或者写其形貌,或描绘其精神品格;或咏梅以托情,或咏梅以言志。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0.
1.附加修饰,描写渲染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例句一: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梅花开放了。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扩展语句就变成简单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课. [教学过程] 一、借助注释,讲懂"梅"之意 1.以前我们一堂课一般是学习一首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咏梅》,大家有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1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这首《咏梅》是咏物诗中的名篇,诗人表面是写自然界的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实际上是赞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独具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其通的地方。梅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即寄意于物,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3.
梅花,是蔷薇科植物,冬末春初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梅花花语为“坚强。忠贞,高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本文的小作者就是选取观梅花而自省的一件事,将那份定格在记忆深处的美,  相似文献   

14.
活动设想秋冬时节,寒气逼人,但菊花却傲霜怒放,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给校园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对菊花津津乐道,不仅被菊花的外形美深深吸引,更被菊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所打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菊花的文化,我们在五年级开展了以竞选“菊花小博士团队”为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上查资料、看菊展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此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菊花的起源、种类、特点等相关知识,认识常见的菊花的生长特点,并获取其栽培的有关知识。2.通过养菊…  相似文献   

15.
漫笔点丹青     
《迎春曲》朱成梅花在众多花卉中,以不畏风雪严寒的独特品格,深得人们喜爱。它是春的使者,坚贞美丽的象征。本幅作品构图奇俏,充满张力。梅干用笔苍劲拙朴,勾皴点擦,挥洒自如;梅花以大红意笔点写,浓淡深浅,层次分明,较好地表现  相似文献   

16.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以其傲霜斗雪的凛然风骨和芳香四溢的可人气质为世人称颂。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写诗著文尽情歌颂,又有多少侠客隐士以梅花自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而且还写了五首咏梅词。他的诗词不仅生动地刻画了梅花绚丽多姿的形象,还托物喻人,借物抒情。上阙集中写了梅花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驿外”,是说梅花开在远离喧嚣的荒凉之处;“断桥  相似文献   

17.
水仙花     
我爱百花丛中的水仙花。它,淡雅高洁、端庄嫩绿,天赐色彩好到极至,丝丝幽香令人陶醉。水仙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儿——凌波仙子,凌波仙子一词出自古代一个叫黄山谷的文人之手。水仙不在春天与群花斗艳,而在寒冷的冬天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外表看来挺娇弱,其实内心坚强。水仙花与梅花均在冬天开放,品质和精神与其有相似之处,故又称“梅弟”。  相似文献   

18.
以苏轼与朱熹的咏梅诗词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意象、修辞手法三个领域来解读并对比各自诗歌的创作特点,以期能够了解古代社会人们对于梅花之美的发现,进而去发掘人格美,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梅、诗、诗人以及梅品、诗品与人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推动人们在品格上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让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相对缺乏的一年级学生走进课文,走近菊花,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精神? 一天早上,我发现为了美  相似文献   

20.
宋代杰出女诗人朱淑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咏梅诗词,其中异彩纷呈的梅花意象既蕴涵着朱淑真内心的丰富情感,又凸现了她高洁的人格力量,还体现了她高尚的审美追求,呈显出一种女性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