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文中"shop"一词在现代汉语表示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贯穿于整个近代,其演变和替换的背后存在诸多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表示“用鼻子去嗅”义用“闻”,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嗅”。从人们语用心理因素和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闻”和“嗅”用法演变、替换的内在动因目的是为研究词语的演变、替换提供活体观测。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不存在语气词"在",但在汉语史上以及现代的一些方言中"在"能做语气词,并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以五寨方言为例,在考察五寨方言语气词"在"用法的同时,与汉语史上以及其它方言的用法做了比较,希求探究五寨方言"在"发展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了晚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八种口语化程度比较高的文献,对"他人""旁人""别人"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并结合它们在上古、中古时期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考察了它们在近代汉语初期的替换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所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语言学界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本位"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在汉语语言学史上,表现出来的本位观念和明确提出的汉语本位学说,影响较大的就有五、六种之多.另外,还有人鉴于"本位"问题的复杂性,认为语言研究无本位.  相似文献   

7.
"了1"和"过"是最常用的动态助词."了 1"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实现,着眼于对现在的影响; "过"放在动词后陈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与现在无关.正是这两个时间点上看上去有明显界限的词,在一定条件下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本文将在解析"了1"语法意义的基础上,用"过"替换作比较研究,探索与"了 1""过"系联的动词对替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舔”是汉语中表示“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的主要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其词义发展呈现了两个突出特点:施事开始向除动物和人之外的非生物体扩展;所舔的对象由以前具体事物开始向抽象事物扩展。这些变化为其新义位的产生奠定了有利条件。“舔”与“舐”的竞争从明朝持续到现代,“舔”真正替换“舐”发生在当代,但二者在现代方言中的竞争替换情况要相对复杂。关注“舔”之词义发展和对“舐”的替换.为我们深入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和词语替换提供了活体观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继续义.不同义"V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后接宾语、能否扩展、能否拆开、"V上"中的"上"能否用"下、起来"等替换.  相似文献   

10.
Hopper & Thompson提出的及物性假说能更加合理地揭示汉语常用词演变的渐变性和动态过程.从及物性特征分析,中古时期,"开"仅仅在主语施动性、宾语个体性及受影响性、动词肯定性等特征上替换了"启",而"启"的语式特征仍然强于"开",这个特征既决定了"启"可能还会较长时间适用于语言使用中,也证明了"启"正在退出"开启"语义场.  相似文献   

11.
钟向前 《现代语文》2009,(11):153-155
“喝”和“饮”在现代汉语中都可以用来表示把某种液体从口中咽下去的一种行为,但文言文中一般用“饮”。在近代汉语时期,“喝”开始与“饮”具有同义关系。本文从词汇史的角度观照,以期大致描写出“饮”与“喝”历时替换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们"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用法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用在人称、物称代词后或指人、指物的名词后表复数;一种是用在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们"的用法远不止于此.文章列出河北蔚县方言中"们"的使用情况,旨在为辞书编纂以及探讨"们"字的发展演变提供实际语言的参证.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校级数学观摩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策略一替换.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令人意外的是,执教者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替换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是在完成例题后花了较多时间再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侯宇 《现代语文》2008,(1):93-94
"用汉字编故事"综合反映了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认真研究其中的优缺点对汉语教学有启发意义.本文就一名"一对一"留学生作文加以分析,并结合其他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希望找到一些规律和经验用以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鲜卑语"处可寒/汗"一词中"处",与汉语"尔""唯"同义,表示应诺,但其语源不甚了了.通过梳理中古以前汉语应诺词系统,探讨"唯"类应诺词的流变,发现自南朝开始,"唯"逐渐被"尔"取代,但北方汉语由于长期与阿尔泰语系语言接触,得以保持着早期用法,故而形成北方用"唯"、南方用"尔"的格局.通过文献对比可以发现,鲜卑语"处"与汉语的"唯"类应诺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阿尔泰语系各语言的应诺词是中古鲜卑语"处"的直接后裔或者是借自汉语"唯".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新化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不管是男性、女性还是非生命,单数全部用"其"字表示,复数全部用"其俚"来表示,这跟普通话和其它方言是不相同的,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其"字用法在新化方言中的遗留.本文比较粗浅地探讨了新化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其"字的用法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刘雪梅 《现代语文》2006,(12):98-99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结构助词"的"一般用在定语后面,"地"用在状语后面,"得"用在补语前面.这样分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8.
词类划分一直是汉语语法史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两次讨论至今仍悬而未决.真正对词类划分问题产生过而且现在仍产生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大致可以归纳为"意义标准"、"语法功能标准"和"综合标准"三类.试从"约束"一词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自己的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9.
"变量替换"是求解数学问题的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本文则把这种"替换"进行了引伸,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说"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