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莉 《学会》2009,(11):F0004-F0004
<正>由中国科协主办和厦门市科协承办的,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及制造业信息化为主题,以促进海峡两岸制造业信息化的交流与合作为目的,全面推动海峡两岸制造业共同发展的"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信息化论坛"于2009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幅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要求,主要研究并分析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的现状,总结出现有工作模式的不足,通过对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信息化促进工作融合前景的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从而加快制造业促进工作模式的转型,加强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了解,促进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带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中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制造业崛起,制造业崛起的标志是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通过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及其与两化融合的关系、国际化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全面阐述,分析提出发展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焕然 《情报探索》2007,(10):82-84
介绍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分析洛江区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洛江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制造业发展的特点,提出具有区域特色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实证检验信息化嵌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信息化嵌入能显著推动制造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实现;对制造业整体来说,信息化嵌入通过劳动力成本中介增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中的显性比较优势;信息化嵌入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作用于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时具有显著差异,高技术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更好,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信息化结合能力弱,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已高度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南海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制造业重地,其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南海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南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南海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随着新斟枝革命的深入.信息化不仅成了社会总发展潮流,也成了制造业崛起的契机。一方面,世界各国制造业信息化潮流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战略发展路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要求制造业通过信息化实现加速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业也表现出信息化发展的特性。为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力,企业主动引进虚拟化技术,实现特定空间内的多系统运行。虚拟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其信息化的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制造业进步提供基础条件,完善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对虚拟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业如何实现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样大环境就要求机械制造业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就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实施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制造业是既要维持经济中高速的增长、又要保证我国产业持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努力从数字化阶段向网络化阶段转型,因此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正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两化融合服务平台(www.cspiii.com)采集的16万余家企业两化融合数据为基础,从开放研发、精益生产、智能产品和服务、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我国信息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