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冷战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与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同时,亚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世界权力中心。在这种国际政治环境中,应深入研究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问题,分析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挑战,探究应对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恐怖主义等不安定因素,油气蕴藏量丰富的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当今世界资源和能源日益匮乏,掌握了石油资源,就掌握了争霸全球的条件。资源贫乏的日本也极重视中亚,正在加紧采取外交行动以加强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通过援助等各种手段,渗入其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同中亚的外交。  相似文献   

4.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际能源市场对中东北非地区的依赖度极高,且中东北非局势严重影响全球能源安全,表现在国际石油供应、国际油价走势、国际能源通道运行.中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安全,而中国石油安全实为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安全,因为中国严重依赖中东北非地区石油进口,且在中东北非地区油气投资已成规模,所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要求中东北非地缘政治环境稳定.应该从多角度审视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宏观把握中东北非地区形势发展,微观分析潜在风险的存在,预期高油价或成为未来中国能源安全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列强的角逐已经逐渐从不正常的意识形态竞争回归到传统的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全球的油气资源在西方跨国石油巨头苦心经营了上百年后已成定局,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面对经济飞速增长所产生的巨大的能源需求,如何在既有的利益格局中谋取一席之地,成为中国目前必须应对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未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需要更多的油气资源,然而中国自身的油气储量却严重不足。与之相对,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新兴能源大国且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中哈在油气资源上互补性非常强,能源发展战略也相互契合,彼此之间的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战略意义,而且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均取得良好的勘探开发成果,是一种蕴藏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开发工作正在成为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又一重要亮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生、储、保以及开采的顺序,对页岩气"甜点"评价中泥页岩储集物性、含气性、岩石力学性质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地区分布和消费的不均匀性使得石油消费大国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展开激烈的地缘角逐。中国石油形势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关注世界石油地缘政治,制订相应的石油安全战略,以确保石油安全。哈萨克斯坦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明显的地缘战略优势。文章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美俄等大国对哈萨克斯坦地区石油博弈现状及其走向,以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亚洲地缘政治战略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这种目标充分表达了一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国家利益。从长远来看,美国在亚洲的目标应该是防止在亚洲出现可能会导致战争的敌对关系、猜疑和不安全因素。这一整体目标又需要三个分目标的支撑。美国对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形成了两种既联系又相左的观念。"9·11"事件后,随着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美国的对华地缘政治观也有了些积极的变化。中国要确立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努力与美国等大国建立起平等、互利和制度化的地缘政治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能源政治版图和政治现实中,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亚国家能源出口的需要、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中哈的成功合作为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提供了有利务件.中国要充分发挥"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双赢"的投资环境,并搞好与其它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前,能源问题政治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受其影响,不少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由此带动的能源消费提高遭受越来越多的指责,致使很多国家在能源交易中背负的道义与政治压力与日俱增。针对能源经济问题政治化,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能源经济政策。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相关策略要结合能源安全特征与各个能源地区的地缘政治,加大宣传合作共赢的能源安全理念,重点强化同能源存储富集的邻国与地区的关系,改变过去能源项目单一的外交策略,实施全球能源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推动页岩气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美国页岩气产业早已步入商业化阶段,但中国页岩气产业处于萌芽期,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全面推进.通过介绍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其各个环节面临的难题,建议以创新理念来促进页岩气产业化发展、以协调推动上中下游一体化、以绿色理念推进页岩气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开放理念提升我国页岩气产业的新高度、以共享理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而为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作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最为接近的省区,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从地缘经济角度,在上海合作组织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具有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的地缘条件,新疆可以利用独特的地缘、资源、人文等优势条件,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领域的深化合作。可以预见21世纪的中国新疆,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桥梁和中介,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循环与协作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相似文献   

15.
与国外不同,中国多把致密油气与常规资源放在一起统计。致密油气已在美、中油气产储量,特别是待发现资源量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中国在水平井和压裂两大技术系列上已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造成气价下跌,这促进了页岩油的发展并使其石油产量由长期下降转为较快速上升。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教训显示出管理体制不顺和市场环境缺失是阻碍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首要因素。尊重不同类型资源共生伴生的规律,在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发展中应倡导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对在中国研究程度尚很低的页岩油气开发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在尊重勘探程序的基础上加快。  相似文献   

16.
展望21世纪,石油仍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将继续为控制海外石油资源而争斗。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由于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1997年以来,美国开始实施的“新中亚战略”,重新构筑了世界石油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鉴于能源因素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关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拥有全球能源利益。近年来,俄罗斯在全球层面广泛参与国际多边能源合作,在区域层面继续深化与各能源主体的能源对话和双边合作,努力扭转与西方在中亚能源较量中不利局面,并全力进军亚太能源市场。俄罗斯在"八国集团"的框架内倡导建立全球能源安全体系,协调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融入世界能源一体化进程,为实现经济崛起和国家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国家可能作为新的全球主要大国兴起.它们与19世纪联合德意志的出现和20世纪初强大美国的出现类似.将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其潜在影响像过去两个世纪产生的那些影响一样明显。政治评论家们将20世纪称为“美国世纪”。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能源市场的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大,现已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然而东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是,只有俄罗斯一国是能源出口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各国,国内资源多无法满足本国发展需求,各国都高度依赖进口能源且进口需求逐年上涨.而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迄今为止,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依旧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这就使得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之间形成了愈发紧密的能源供需互补关系,合作前景广阔.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石油天然气合作也存在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如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因素等.  相似文献   

20.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国际油气资源供求趋势的巨大影响。本文在对世界油气资源储量及未来供求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