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7):F0004-F0004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福州市职业学校中唯一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是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和“福州市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渝北区鹿山小学校于2002年10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题结构的资源开发》的实验研究,2005年4月结题,获重庆市课题研究一等奖。学校在近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体育为特色,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以体育为突破口,以课间活动改革为切入点,将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师道》2005,(7):20-20
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创办于1954年。近半个世纪,学校成就了以足球运动为品牌的体育化。多年来,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群体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4.
《福建教学研究》2008,(3):F0002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04年,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两千余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和学校体育、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学校三大办学特色。建校一百多年来,在几代附小人的精诚合作、辛勤耕耘下,我校已成为省级示范性窗口学校,曾荣获“全国百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潘小敏  潘全宗 《师道》2000,(8):37-38
我校坚持以“全面发展为方向,素质教育为目标,教学工作为中心,电化教学为特色”,倡导“求实、开拓、奉献、进取”精神,把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特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佛山市文明学校、体育先进学校。成为了一所设备高标准、队伍高素质、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参考》2005,(1):F002-F002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创建于1902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省级示范性高中,现有教职工.180名,学生2400多名,占地72亩,教学实验楼、图书馆等各种教学设施完备。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综合实力名列甘肃省中学前茅。  相似文献   

7.
徐坚良 《辽宁教育》2007,(10):F0003-F0003
“让学生具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是辽宁省实验学校坚持的育人理念。人的健康是人“成就美好未来”的基本前提,因此,“健康”是我们让学生具有的“第一”素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组建体育运动队、陪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发展学生特长,学校曾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8,(7):48-48
经过50年的发展,银川九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自治区骨干教师17人.享受国家津贴优秀专家2人。近十年来,银川九中受全国和自治区表彰达30多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有(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先进集体”“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冬季体育锻炼先进集体”“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先进集体”“全国双爱(爱祖国、爱香港)先进集体”“全国八五期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双文明先进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党总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宁夏回族自治区普法先进集体”“全区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先进考点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劳技、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致远高级中学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是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数年来,学校坚持开展“自主创新、主体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以“科研兴校”为己任,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创造力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上升。学校的特色项目是艺术体育教育,选修美术、体育的学生考入高校的每年有40余名。  相似文献   

10.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的要求。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春天即将来临.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说醴陵四中是一所体育特色学校,一点也不过份。这所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几年来捷报频传:先后被授予“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湖南省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称号;去年代表株洲市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近几年来,学校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获国家级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获省、市级金牌390多枚,向大专院校和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43名……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产业化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概念,是体育产业的“朝阳产业”。本针对学校体育教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昆明第一中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德育为先导,以向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为具体目标,构建具有个性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的具有昆一中特色的教学体系,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和谐中创新,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中西部中小学网络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等。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促使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大肚改革,不断创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德育》2007,2(11):F0004-F0004
广东仲元中学始创于1934年春,是为纪念著名民主革命家邓仲元先生而命名的一所纪念中学。学校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94年6,9被首批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4月通过广东省全国示范性高中建设初期督导验收,并先后获“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首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终身体育”将贯彻到高校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和能力。高校体育是学生受系统、正规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在高校体育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强调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13,(10):61-62
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 南国花园小学先后获得中华经典诵读实验特色创新学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小足球)、省电教“一类达标学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省级、市级“一类管理学校”。学校被授予“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校”。  相似文献   

18.
五邑大学一贯坚持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把它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日,校医务所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广东省高校中唯一荣膺两项全国奖励的校医务所。 据悉,这次同时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广东省高校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我校健康卫生教育荣获两项全国奖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多功能、多目标已被不断拓展,在学校教育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全面教育的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20.
在终身体育意识下强调体育教育改革,既是高校体育教育落实体教融合理念的需要,也是坚持“健康中国”发展方向、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需要。坚持终身体育意识深化体育教育改革面临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及教育空间等方面的阻碍。高校体育教育应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创新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密切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间的联系,在各方面通力协作中坚持体教融合,践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