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东平 《对外大传播》2005,(2):33-33,38
尽管母亲生前一再吩咐,她身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单位领导和同事、亲友,但因母亲原单位外文局和新世界出版社的领导及她生前好友,坚持要为她送别,我们还是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告别仪式。母亲走了,她留给我无尽的思念与回忆,这几个夜晚,我辗转床侧,难以入眠,母亲平凡而可敬的一生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昨天父母生前好友张彦叔叔打电话询问母亲的丧事情况,他让我写写母亲,并答应给我帮助。在张叔叔的鼓励下,我决定写写母亲。尽管我文笔不佳,但还是期望以此寄托女儿对母亲的崇敬和哀思。母亲幼年时期正值军阀连年混战,她…  相似文献   

2.
新新老妈     
在我的生活中,我认识许多令我肃然起敬的人。但是我的母亲是我生存生活的榜样。 母亲8岁当童养媳,熬到解放奋起反抗,自己到乡政府解除婚约那年她才13岁。16岁入了预备党员,并担任乡女民兵连长。接着邂逅我伟岸英气的父亲。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干警的父亲随工作组来到我母亲的家乡,一下子被三位姑娘看上,母亲是其中一位。用现在的眼光看,母亲最不具有竞争力。因为母亲除了能吃苦耐劳巧手刺绣外,既不识字,形象又非特别亮丽。为了爱情,母亲报名上夜校扫盲班,  相似文献   

3.
读小学时,每当老师布置写关于母亲的作文 时,总是咬着笔梢,绞尽脑汁,不能下笔。因为一提到“母亲”,人们想到的都是母爱,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人们把天下好的美的东西都比喻为母亲,“祖国——母亲”.“党——母亲”、“故乡——母亲”等等,“母亲”是神圣的、无私的、宽容的等等,总之,母亲是爱的象征。可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挨母亲打骂,我不能以和同龄人同样的感受来叙述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我曾因为写不出有关母爱的作文而在心底里暗暗地恨母亲、埋怨母亲:看我长  相似文献   

4.
从得知母亲患病的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诚惶诚恐地过着。去年八月份,我专程回去看望过老人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母亲的模样。我把手伸过去,让她抚摸着,她就久久地不放。然后从手上摸到我的脸上。那一时刻,我的血直往上涌。我从母亲的手上,感觉到她的皮肤是惊人的粗糙。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吗?怎么突然变得这样苍老了?但我同时也发现,母亲心里是滋润的,温暖的,她见到了么儿,如同见到了阳光,禁不住一脸沧桑的笑,眼睛里装满了泪花。母亲  相似文献   

5.
思念母亲     
我早已做了孩子的母亲,可无论是忧伤、快乐,还是悠闲、繁忙,我都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无论我长多大,可在母亲面前我总是个小老丫。  相似文献   

6.
舅舅的战绩     
我的老家在山东,一个有着大海的地方。 我很小就跟随父母离开了老家,对老家的记忆是一片空白。但母亲对老家总是怀着特别浓厚的感情,而且时间越久,这种感情还与日俱增。因为,老家有母亲太多的挂念,那里有母亲的亲人,有母亲生活过的足迹。还有,老家有母亲的大哥,我的大舅,一个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战士。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眼睛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有一次,母亲来看我们演出的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从左边数第六个。”母亲说道。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民谚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出嫁为妇,加之在外地工作,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日呆在母亲身旁。看到母亲76岁了,但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吃饭的时候,我端起饭碗就吃,母亲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忘记了?"一句平常的话,倒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红艳艳的桃花开过,红红的桃子成熟之后,当我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便告诉我:"桃养人,杏  相似文献   

9.
花香 《文化博览》2005,(9):63-64
我十六岁离开家. 从此,就没有惦记过回去.我天生不太念旧,母亲说我心狠,我也自以为是,我在过去的那十几年里真没把那间生养了我的屋子当回事,虽然里面有父亲和母亲.  相似文献   

10.
舍弃     
澜涛 《文化博览》2006,(9):14-15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个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哥哥,还有妹妹就在母亲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快乐地长大着,成为小山村里人们的艳羡。一次,母亲去给一户新结婚的人家帮忙,人家给了她两块喜糖。母亲纸包纸裹地将糖拿回家,给了妹妹一块,剩下的一块,母亲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说道:"就一块了,你们抓阄,谁抓到了给谁,抓不到的不可以生气。"母亲说完,就找来两张纸条,分别写上了"吃"和"不许生气",放在家里那个瓷罐子里,盖上盖,晃了晃,将盖打开,我抢先抓起了一个纸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下就泄气了,纸条  相似文献   

11.
父亲     
父亲在我16岁时逝世.在这16年中,我听见父母交谈的话,不到一百句,我也没见父亲进过母亲的房门. 我相信父亲是至死爱母亲的,但自我出生以来,母亲却扳起脸来,掷还了父亲对她全部的爱.可是我们却从未听他发过一次怨言,也没有看见他掉过一次眼泪.  相似文献   

12.
母亲去了,沉睡在果树下,再也醒不来了。我陷入无尽的思念,孤独向我袭来,心灵少了依靠,冥冥之中,好像母亲就在我身边。母亲1931年出生在山西省荣河县王午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她的曾祖父做过清朝的县长,祖父一生行医,父亲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很多年前,我在整理相册时,发现了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有母亲、我和4个妹妹。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就问母亲。那是1959年的圣诞夜,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离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代单身母亲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周围的人都用歧视的眼光看我们一家。可怜的我们就住在贫困的温尼伯湖小街区里。那段时间夜里警报声不时响起,母亲望着天花板,眼里噙着泪  相似文献   

14.
高展飞的母亲冷冷地说:“我是来谈事情的,和她抽烟不抽烟没关系。”燕妮很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青树端起酒杯对高展飞的母亲说:“相识就是缘分,伯母,我敬您一杯,我喝干,伯母随便。”高展飞的母亲抿_r一口酸奶,青树把杯中酒喝干了。高展飞的母亲说:“你们两人谁是说话管事的?”高展飞笑着指着青树说:  相似文献   

15.
叶广苓 《文化博览》2005,(12):58-59
1956年,我7岁.我感到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见到我,哭了.母亲说:"你父亲死了."我一下蒙了.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自己是什么反应,没有哭是肯定的,从那时我才知道,悲痛至极的人是哭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要说子怡的事,肯定要涉及到我的父母亲。我的父亲叫章元孝,我的母亲叫李涿生。父亲在北京电信部门工作,是个很正统的党员、干部,母亲原来是幼儿园老师,因为身体不好,现在退休在家。母亲年轻的时候也算个美女。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宣武区那儿住,邻居都管我妈叫“小华侨”。父亲就对我们说过:“你妈年轻的时候真漂亮。”  相似文献   

17.
又见野鸭     
去年金秋,父母来我家小住。放下行李坐在院子里小憩时,母亲突然问我,今年入秋以来有没有野鸭在天上飞过?我有些不解,不知母亲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猎趣     
宗原 《生态文化》2008,(5):45-46
在我母亲的家乡,有一种鸟儿,长得很是不起眼儿,身体小小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也是小小的,毛色则是灰灰的。但母亲家乡的人对这小小的鸟儿却都很崇敬。与这小鸟相识,是我记事后第一次去母亲的家乡。在外祖父家院子里的大树上,我看到了这种小鸟儿,我叫它小小鸟儿。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五月     
洗完水池中最后一只碟子,坐在椅上胡思乱想时才记起有日 子没给母亲打电话了。母亲住城南,我在城北,一向懒散的我,来来往往间就靠了那样一根细细的金属线与外界沟通。线的一端是娘家,一端是我的小家。母亲从不给我打电话,一来不是那种善言之人,二来也怕打扰我。她总讲女人关在家里写东西太辛苦。 上次通话大概是一星期前,和父亲随意地聊了文学,又和妹妹历数京城的商厦动态和流行趋势,惟独忘了与母亲讲上两句。其实不忘又能怎样呢?母亲无非说些家长里短不咸不淡的话题,远不如父亲和  相似文献   

20.
“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这首歌我最爱听也最爱唱。因为在我床铺下就摆着一双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每当看到它,就想起煤油灯年代在灯下纳鞋底的母亲……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家兄弟三人穿的布鞋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母亲做的鞋子样子粗苯,但结实,穿在脚上舒适,一双鞋能穿好几年,往往是大哥穿了二哥穿,最后才轮到我穿,虽然很不情愿,但今天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