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上,香港出版界资深人士就华文出版迈向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祖泽说,华文出版业如何迈向21世纪应有充分的准备。高科技令现代出版业对自己提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两岸相继加入WTO,两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整个华文出版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业者和出版资源也面临着新的一轮重组和整合。现在的问题是,进入新世纪后,如何在国际大舞台上拓展华文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3.
"阅读危机"已经是社会的一种现实问题,而从整个出版行业而言,"利润危机"也已经是另一种现实.整个华文出版市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目前新加坡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华文书较少的境况,新加坡总理公署曾士生呼吁出版商多出版适合本地青少年阅读的华文图书,并希望出版商可以自觉地开展这一工作,主动占领先机。他指出,因为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社会,政府推动华文出版业,就得同时推动马来、印度出版业才会公平。大家也不能单靠教育部出版的辅助渎物,因为孩子们是叛逆的,辅助读物对他们来说与学校课本没什么区别。因此出版业应该出版他们有兴趣的华文图书,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去阅读华文图书。 但其中的尴尬与困难是如何解决新加坡华文出版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的文化资源有着多样性,书籍则是软实力运用的一种方式。本文选择“华文出版”这一特殊出版形式,对华文出版之于华文软实力的现状、华文出版的目标受众、华文出版内容、华文出版渠道的国际化,以及华文出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及两岸图书政策的变化,加强了华文图书的流通,促使华文图书市场一体化的出现,华文出版面临流通整合.  相似文献   

7.
华文出版创新是文化传承与积累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推动华文出版"走出去"步伐。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华文出版新的创新要求。在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文化创新与出版创新有效结合,推动华文出版的新突破,是值得出版人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华文出版要通过本土文化创新、引进出版物的本土化改造以及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等策略实现华文出版创新,以推动华文出版的发展,增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要做好当前的出版工作,编辑就要深入认识出版变革,主动调适自身心理,从而在出版实践中成为转型的推动者。目前,国内出版社普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组建集团、上市,完全进入市场;二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纸介质出版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两大变革直接影响出版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作为出版产业的核心生产力——编辑首先面临这一转变。要做好当前的出版工作,编辑就要深入认识出版变革,主动调适自身心理,从而在出版实践中成为转型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华文图书出版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华文图书出版断想刘卫平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此,出版界人士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华文出版市场的整合和世界化,进而向国际出版市场的转化和开拓,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崇高的历史使命。一、华文出版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召开,其中参展的港台出版商阵容强大.同时,以纪念两岸华文联谊会议走过10年历程为主轴,将举办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研讨活动,显示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在前一阶段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正面临重要的转折和深化期.以两岸出版交流合作为母题,提出了华文出版如何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邹浩)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华文出版联谊会于8月31日在京召开。两岸四地出版界130多位同仁齐聚北京,以“进一步拓展华文图书通路以促进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10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两岸四地出版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24位资深人士进行表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到会讲话并为受表彰者颁奖。两岸四地出版协会决定,2006年的第十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在香港举行。为两岸…  相似文献   

12.
(记者缪立平)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华文出版市场的格局调整,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加快,为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人服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决定结合世界各地华文出版人的力量,编写出版《世界华文出版年鉴》。此书将汇集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  相似文献   

13.
李锡敏 《出版参考》2005,(27):31-32
华文出版走向世界近年来成为一股热潮,也是出版领域最关注的趋势.华文出版市场的扩大整合尤为关键.另外,阅读人口转移与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传统出版市场面临大量退货与回款困难.业者迫切需要提升传统出版业生产(创作端与制作端)与销售(流通端与阅听端)的加值服务.现就台湾地区六家机构的运营模式加以分析,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出版在出版行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和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三家民营出版机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民营出版机构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对民营出版机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1,(7):40
美国著名连锁书店鲍德斯申请破产,连锁书店是否已面临生存危机?台湾两大连锁书店诚品、金石堂表示,华文出版环境和美国并不相同,两大书店2010年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环境,认为要提高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地位,一方面要提升我国出版企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际出版信息.笔者研究发现,"超星发现系统"有助于出版企业对不同国家的华文出版特点进行分析,考查华文出版的发现结果数和总被引频次,可得知该国出版业界对待华文出版的态度.在掌握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华文出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自身的国际出版地位,形成新的国际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18.
华文出版走向世界是一个大题目,是海内外出版界非常关心且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作为<2000年度世界华文出版文选>的顾问之一,我有几点感想: 一是出版科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出版业来说,出版科学研究也是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3S):5-6,8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是指华文出版中贯穿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大致应包括出版理念、出版思想、出版理想、出版文化、出版理性、出版管理之道、出版品质、出版形象、出版价值观、出版哲学等。本文通过对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要义分析,指出出版质量是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并为华文出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