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江南人文地理看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爱情婚姻的美满结局是一种普遍的模式。造成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才子佳人小说诞生的人文地理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江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风俗奢华,民心思乐,是孕育才子佳人小说团圆结局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元代婚恋剧的基本形态是才子佳人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民族文化心理定势、历史事实和元代士子特定的生存状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才子佳人戏反映出杂剧作家的进步婚姻观,剧作家的婚恋意识中已具有现代性爱的萌芽。才子佳人戏的大团圆结局是剧作家为成就才子佳人们的爱情而想出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反映出作家的双重困惑。  相似文献   

3.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人类自出现以来所共通的情感或许就是这挣不开逃不脱的爱情,神话传说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亚当夏娃,小说戏剧中缠缠绵绵的才子佳人,古典诗词里那些美丽的哀怨与情愁,……一段段风流佳话被我们反复吟诵,关于爱情的话题也是百谈而不厌倦的.  相似文献   

4.
巧对结姻缘     
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特色文体,是展示其才情的极佳方式,也成就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巧对结姻缘的佳话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礼服情缘     
佚名 《良师》2011,(9):30-31
爱情最美丽的结局就是两人携手走向教堂,男友为我带上了戒指,我们都认为这是最美丽结局,我们就是这样享受着简单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带给人生命中最丰富最细腻最刻骨铭心的感受。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说过: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我们也常听人说,男孩子要找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女孩子要找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两个典故本来出自两个互不相关的故事,中国人偏偏爱把它们拴在一起,这就是才子佳人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厢记》、《玉娇梨》是我国著名的两部写才子佳人的著作.一部是戏剧,一部是小说,体裁不同,二者所叙述的故事和描写的人物在某些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对爱情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两部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我国才子佳人的题材渊源甚远。唐传奇、宋元话本以及元杂剧等都对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古典戏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则更为密切。作为明代爱情题材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故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设置、思想主旨、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对后世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开放进取的社会心理构成了中唐爱情传奇故事模式的基础.社会文化风尚为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视角,浪漫的中唐爱情传奇虽表现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但对元曲、明清小说的才子佳人型的故事影响巨大,尤其女性在追求幸福历程的痛苦程度差异甚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开放进取的社会心理构成了中唐爱情传奇故事模式的基础。社会文化风尚为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视角,浪漫的中唐爱情传奇虽表现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但对元曲、明清小说的才子佳人型的故事影响巨大,尤其女性在追求幸福历程的痛苦程度差异甚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曾经一度掀起高潮,这一题材多以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为叙事主 干,以大团圆的喜剧性结局收场.然而,在喜庆场景的背后抹不去感伤的悲情色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才子佳人小说作家在作品中含蓄表达了对功名仕途的复杂情感.文章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结合作品,解读这一作家群体的功名观问题.并进一步挖掘其深层的文学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才子佳人小说讴歌士子和淑女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和世俗伦理所要求的爱情往往形成对比,具体表现在父母开明、婚姻以情为本、情与才色并举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爱情对世俗伦理的冲击,折射出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满婚姻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名作家叶辛在世纪之交连续创作了两个中篇小说《爱情世纪末》和《爱情跨世纪》,自称意在表现跨世纪一代青年全新的爱情观。然而,作家并未完全理解和把握“新新人类”们的性爱原则,将故事写成了似新实旧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传奇。尤其是《爱情世纪末》,塑造了一个新旧人类都无法读解的年轻女性聂虹的形象,这显然是有违作家初衷的。  相似文献   

14.
1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穷小子打败高富帅赢得白富美的爱情故事感动无数人。屌丝逆袭,情比金坚,这样的价值观全世界通用。在中国,向来也不乏类似的故事。"泰坦尼克号"沉没13年后的1925年,在北京,一个叫陆小曼的京城名媛和一个叫徐志摩的新月诗人相识并相爱,上演了一曲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被世人称为佳话。我丝毫不怀疑这俩人是不是真爱,也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婚姻模式的特征和成因──兼评其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纪德君明末清初产生了一大批以描写才子佳人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的小说,它们大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仕途得意和爱情、婚姻的幸福、美满;其情节结构也大体一致,即人们常说的“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  相似文献   

16.
山西永济县的普救寺名扬天下,原因倒不是那独具风格的建筑,而是那发生在该寺西厢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要数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当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前者是传奇,后者是杂剧,内容大致相同,结局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7.
以才子佳人小说为代表的古代爱情传奇构筑了古典爱情独特的东方神韵,然则结合古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爱情传奇的虚幻和故事背后深深的"幽怨"情结;在这些故事背后负心才子一直是民间批判的对象,而这些才子的变心其实也有深刻社会原因和现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才子变心和古典爱情的"幽怨"一样是注定的。这种不可解决爱情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影响了我国古代爱情传奇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绝大部分以大团圆作结。但才子佳人们最后的终成眷属难掩之前故事所展示的现实悲凉;辞官归隐或修道成仙结局的大量出现,映射的却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人生如梦"思想和虚无观念。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文本状态,与早期同类小说中简单明朗的爱情喜剧特质迥然有异,却真实反映了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作者对叙事操作的调整及创作思想的渐变。  相似文献   

19.
爱是艰难的     
沈从文第一眼见到张兆和时,惊她为天人.随后展开疯狂进攻,激烈时,甚至扬言要自杀.堂堂一大才子,在爱情面前,完全没了自我.最后,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张兆和追到手.得知这结局的人,都替他们长舒一口气,以为从此后,才子佳人,定成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20.
才子佳人小说主张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上自择自主,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明清时期理学和礼教发展到极端,扼杀人性、人欲,爱情婚姻领域极不自由,才子佳人小说力图在这一领域表现人的追求,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为此,小说从与人的自然本性紧密相连的貌、才、情等方面而非金钱、门第、权势、地位等方面来探讨人自身,表现人的精神力量,才情尤其是作家思辩的热点。同时,小说又以进步的妇女观为指导思想,歌颂了妇女的人格价值。由于爱情婚姻领域是理学、礼教禁锢最严的区域,历史的巨大惯性使新思想的曙光还很难在观念转换的初期显示出它的现实实绩,故而,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更多地带着一种理想化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