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里,有些化学定义的描述仍然不够精确或不够明白,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讲解好。例如,课本第153页中“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就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答题中,他们往往产生误解而把酸式盐和碱式盐排除于盐之外。但是,当在其定义中加上一个“有”字,描述为“电离时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盐”,或直接按原文顺序描述为“电离时生成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学生就能很快地接受和把握,答题正确率也提高了许多。因为修改后的定义更明白地强调了“只要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  相似文献   

2.
解答:在初中化学课本里给酸和盐下的定义是:酸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在高中化学课本里,“电解质溶液”一章介绍了阿累尼乌斯的水-离子理论和布朗斯特——劳莱的质子理论;后者认为:凡  相似文献   

3.
当我讲授初三化学第八章“盐”的一节,讲到盐的一大常见类别——“铵盐”时,有位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以及碳酸铵等化合物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NH4^ ),而不是金属离子,不能叫盐。要么,就得修改盐的定义。教材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我顿时哑然……但潜意识在告诉我,这是个了不起的问题,这是位了不起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1.在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一定相等,但阴、阳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如:H2SO4溶液中,H 带的正电荷总数和SO42-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但H 的个数与SO42-的个数不相等。)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 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但电离时有O H-生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M g(O H)C l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O H-,但它是碱式盐。)3.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但盐不一定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如:N H4C l是盐,电离时生成N H4 和C l-,其中没有金属离子。)4.酸溶液的…  相似文献   

5.
尹立新 《课外阅读》2010,(11):163-163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P32是这样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中又强调:“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和气体仍用化学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是中学化学里对电解质概念的描述,这一描述似乎已成为人们对电解质约定俗成的看法。然此描述却给人造成许多误解,如氨气、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也都成为电解质了,因为它们的水溶液是导电的。为此我们有必要给电解质以本质的描述,或者说给电解质下一个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样,以上所述弊端便不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考点分析】考点1物质的分类[例1]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Mg(OH)2、CuSO4、H2CO3B.HNO3、KOH、NaClC.CaCO3、NaOH、H3PO4D.H2SO4、KNO3、NaOH分析:酸的构成只含有氢离子(H )和酸根离子,一般命名为“某酸”或“氢某酸”;碱的构成只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盐的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一般命名为“某化某”或“某酸某”。[答案]B考点2常见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①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生活中用于调味、腌渍食品、医疗上的生理盐水(0…  相似文献   

8.
一、新教材中有不少定义比老教材准确 只有定义准确,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新教材中有少定义是在分析研究老教材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 1、新教材第一册14页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下定义是:“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快慢不变”、“路线是直线”,准确、简明。而老教材给匀速直线运动所下定义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新教材以“快慢不变”四个字就代替了老教材的烦琐叙述。 2.新教材第一册81页为密度所下定义是:“某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下定义。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被下定义的概念和下定义的概念。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化学上“溶液”这个概念,应当这样给它下定义:“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被下定义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下定义的概念。例如,食盐溶解在水里,组成食盐的小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只要水不  相似文献   

10.
当问及电解水得到的产物时,学生都知道在阴极得到氢气,在阳极得到氧气.作为问题的答案,主要产物为氢气及氧气是正确的.但对于氢气及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反应物是什么研究甚少.在现有的化学教材(包括大学普通化学教材)中,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电解产物时,仅考虑电解质电离的离子及水分子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放电反应.这样,在阴极可能放电的正离子有两种,通常是金属离子和氢离子;在阳极可能放电的负离子也有两种,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授课时,简单地介绍氢气由氢离子得到电子而形成;氧气由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以适应学情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之一,也是教学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与能力。在《盐类的水解》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就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引导学生从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的角度分析盐的类型,及根据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产生的离子能否生成弱电解质来解释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使问题与内容环环相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读了贵刊1984年第6期对《酸式盐》概念定义的意见一文后,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不同书刊中,对酸式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略举几例如下:辞海(理科分册(上))中给酸式盐下的定义是:除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以外,还含有一个或几个能被碱中和的氢离子的盐类,酸式盐可以认为是酸的氢原子一部分被金属原子置换  相似文献   

13.
符慧敏 《化学教与学》2012,(9):84+97-84,97
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而什么是离子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盐类水解原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盐类水解的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4.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能溶于水中;(2)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  相似文献   

15.
水是最常见的无机弱电解质,水的电离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的水解都有密切的关系。水的电离知识综合性强,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该知识点可从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胶体》一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搞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盐类的水解是在水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 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此可知:1.盐的水解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2.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且极其微弱。3.盐中必须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易水解,溶液酸性还是碱性由组成盐的对应的酸、碱相对强弱而定。例如 NH_4Cl 溶液显酸性、CH_3COONa 溶液显碱性、而  相似文献   

17.
"电解质"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属于概念原理知识的教学。从教材的体系看,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建立电离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微观离子角度认识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发展了学生的微粒观,帮助学生形成用微观实质解释宏观现象的化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前面借贵刊浅谈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些问题,今天再来谈一下与酸、碱、盐相关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内容。酸、碱、盐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中从电离的角度给这三类化合物下了定义,我们就从电离出来的相同结构的离子谈起。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对带分数的定义是: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我认为此定义有不妥之处。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在小学里学生学的整数包括零和自然数(正整数)。假如按上述定义,0和1/2合成的数是1/2,那么1/2是带分数,显然不对。给某个概念下定义,所下定义的概念的外延不能大于或小于被下定义的概念的外延。而教材中对带分数的定义犯了所下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大于被下定义的  相似文献   

20.
零度的角叫做什么角?如果根据小学课本中的定义“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似乎应把零度的角叫做锐角。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定义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在小学放学中所讨论的角均是正角。真正严格一点给锐角下定义应该是:“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所以零度的角不能叫做锐角。认为“锐角的概念是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因为在三角形中没有零度的角,所以,零度的角不是锐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