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斤斤计较”,意为气量狭窄,遇事好计较,含贬义。这就怪了,在市场交易中,别说“斤斤”计较,有些贵重物品,比如黄金,那是“克克”都要“计较”的,即便常见的粮油蔬菜,如果少给顾客一斤,也属欺诈行为,怎能不计较呢?  相似文献   

2.
说“质”     
质繁体作“”,《说文》:“以物相赘也。从贝,从斦,阙。”以物相赘(即两方交换财货),故字从贝。然字何以又从“斦”,许慎当时已不得其解,只好暂付阙如了(段玉裁《注》:“阙者,阙从斦之说也”)。查《说文》又收“斦”字曰:“二斤也,阙”。竟又是一个“阙”!看来这“从斦之说”要成疑案了。幸亏段玉裁为“斦”字条写了如下注语:“《尔雅》、《毛传》曰:‘斤斤,明也’,盖其义与?”段先生的语气虽然不肯定,但这里所说出的,实在是破的之言。 斦,即所谓“二斤”,亦即“斤斤”,乃聪明鉴察之义。《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曰:“斤斤,明察也“。《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引申为过分较于细事,今有成语“斤斤计  相似文献   

3.
斤斤计较,意为气量狭窄,遇事好计较,含贬义。这就怪了,在市场交易中,别说斤斤计较,有些贵重物品,比如黄金,那是克克都要计较的,即便常见的粮油蔬菜,如果少给顾客一斤,也属欺诈行为,怎能不计较呢?其实,问题就出在对斤斤的理解上。斤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头形,它的本义是指砍伐木头用的斧子一类的工具。《庄子.徐无鬼》中有一则运斤成风的寓言故事:郢(楚国国都)人垩(涂抹墙壁用的白土)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用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时常用成语——明察秋毫。“秋毫”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建议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重要的交际用语 ,也是英语口头语言中使用较多的句型之一。掌握好英语建议的表达 ,有助于进行英语的口头交流。那么 ,在英语中 ,怎样进行建议的表达呢 ?一、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 ,意为“……吧”如 :Let′sgotoseeadolphinshow .我们去看海豚表演吧。二、以whynot+动词原形的问句 ,意为“为什么不……呢 ?”如 :Whynotcomealittleearlier?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呢 ?三、Shallwe……的问句 ,意为“……好吗 ?”如 :Shallweclimb…  相似文献   

6.
“杀鸡给猴看”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个成语,不论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有文化的人,可以说人人皆知.这个成语所揭示出的是法律的社会作用,为什么不“杀猴给鸡看”呢?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英语交际中,怎样才能委婉地提出建议,或建议别人和自己一道去做某事呢?现介绍你几种方法,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用“Whydon′tyou+动词原形?”表示这种句型相当于Whynot+动词原形?的句型,意为“(你)为什么不……呢?”例如:1、Whydon′tyouaskyourteacher?你为什么不问问你的老师呢?2、WhynotvisittheGreatWall?为什么不去参观长城呢?二、用“What/Howabout……?”表示注:about为介词,其后应接名词,代词或动词的-ing形式,意为……怎么样?例如:1、Whataboutgoingoutforawalk?出来散散步怎么样?Allright./OK.好的2、Wha…  相似文献   

8.
“Why not...?”是一个形式上的省略疑问句,实际意为“为什么不做某事呢?”或“(做)……怎么样?”。这是说话人劝告或建议对方应该做某事。例如:W hy not try again?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其含意是:Com e on,tryonce m ore!)W hy notm ake your Christam as cards?为什么不自己制作圣诞贺卡呢?“W hy not...?”也相当于“W hy don tyou...?”。例如:1.W hy not go to the picnic with us?(=W hy don t you go to thepicnic with us?)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去野餐呢?2.W hy not learn to drive a car?(=W hy don t you learn to drive acar?…  相似文献   

9.
“腰缠万贯”这个成语,是形容一个人钱多富有。那么,“万贯”究竟是多少财产呢? 古时候的铜钱是用绳子穿着的,这穿钱的绳索就叫贯,即钱贯。1000枚铜钱穿在一起就是“一贯”。明朝洪武八年(1375),曾发行面额为“壹贯”的纸制“大明通行宝钞”,当时规定,“一贯”等于铜钱  相似文献   

10.
“见异思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人人都知道这是个贬义词,是用来批评用心不专一,好高骛远的人。今天,我却想为“见异思迁”正名。“见异”如果是见到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去想办法得到它呢?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人的本性来说,也是人人都希望有好的环境,得到好的东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得“思迂”,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看到了人家的许多好东西。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产品是我们所没有的,这就是“见异”,  相似文献   

11.
“闻过则喜”是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意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这个成语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了,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空前的改革,改革中必定会出现失误。当我们还处于“当局者迷”时,“旁观者”知无不言地向我们提出来时,正是判断我们态度的时候。我们是“闻过则喜、闻者足戒”呢,还是“闻过则怒、讳疾忌医”呢?  相似文献   

12.
文苑小品     
种夹竹桃的道士
  钱穆先生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道观,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先生好奇地问:“这古柏虽死,但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钱穆先生问:“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先生大为惊异:“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相似文献   

13.
河间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丽颖 初中语文第二册,公刘《致黄浦江》诗歌中有“烂醉如泥的外国水兵”;又如《后汉书·周译传》有“一日不斋醉如泥”的句子。 查《中华成语大辞典》、《辞海》、《辞源》等可知:“烂醉如泥”的含义是形容喝酒过量,醉得昏昏沉沉,东倒西歪,瘫成一团的样子。但都未对“泥”字进行单独解释。 那么,为什么用“烂醉如泥”来形容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呢?“泥”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4.
教“元、角、分的认识”这一课时 ,除了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外 ,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结尾 ,使学生认识到钱不是万能的。师 :今天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你们知道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 ?生 :钱可以买铅笔、买衣服。生 :还可以买电视机、买电脑。……师 :是啊 ,钱可以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好多好多东西 ,钱的作用可真大。有什么东西钱是买不到的呢 ?生 :老师 ,墙上的一等奖奖状用钱买不到。师 :为什么一等奖奖状用钱买不到 ?生 :因为这是奖给我们的 ,不是买的。师 :为什么要奖给我们呢 ?学生说出原因。师 :是啊…  相似文献   

15.
why not?常用来表示提出建议、征求意见或表示疑问,它的用法主要有:1.表示同意或赞同某人的意见或想法,意为“好的”“,可以呀!“”为什么不?”或“有什么不可以呢?”。—Shall me gotothe Great Wall?我们去长城好吗?—That’sagood idea.Whynot?好主意,为什么不呢?—MayIuseyourcomputer?我可以用一下你的电脑吗?—Whynot?当然可以。2.表示一种不可理解的心情,有反问的意味,意为“为什么不能”或“为什么不会?”,常可理解为Whydon't(won't、can't)...?等结构的缩略形式。—I amafraid I amnot goingtopass the exam.我恐怕通不过这次…  相似文献   

16.
成语意蕴丰富、精辟警策,结构整齐匀称,大多是四个字组成的。为什么成语多以四个字为基本形式呢?这是因为许多成语是截取诗文。故事中最能概括意义的成分构成的。如成语“白驹过隙”来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名句“若白驹之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我家离学校有十多里路,平时总是爸爸用摩托车接送我。而今天,我却要独自"长征"回家,这是为什么呢?放晚学了,爸爸要开会,给了一元钱  相似文献   

18.
“贵”字与“贱”字,两个字都带“贝”。贝是什么?不就是钱吗!那么,同样有钱,为什么一贵一贱?这是因为,两个“贝”的摆放  相似文献   

19.
“腰缠万贯”这一成语出自南朝梁殷云《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因以“腰缠万贯”或“腰缠”形容身上带着很多钱,或泛指甚为富有。在古代,铜钱用绳穿,千钱为一贯,万贯甚重,腰焉能缠得?但后来这一成语却变成现实了。且不说今天的钞票、存折和卡,也不说过去的银票之类,这类纸质的钱,就是万万贯缠在腰中也压不着。就说金属的钱,到了宋代以后真的能“腰缠万贯”了。一些富有的商贾游人出远门,为了带钱方便,防抢劫和偷盗,便把银子打成腰带缠在腰…  相似文献   

20.
cats and dogs     
有这样一则英语成语:“To rain cats anddogs.”如果望文生义,则会被译为“下猫下狗”,因而会弄出许多笑话来,这应当是值得引以为戒的。其实这句成语的真正含义是:“下倾盆大雨”。那么下雨为什么会与cats和dogs联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