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乡村区划是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域划分建制。清末民初河北省的乡村区划状况混乱不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乡村区划整理工作,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统一了自治层级,划定了自治区,完成了编村,确定了村界。虽然河北省的乡村区划仍存在不足,但为该省“县自治”的推行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河北省乡村区划整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区划是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域划分建制.清末民初河北省的乡村区划状况混乱不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乡村区划整理工作,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统一了自治层级,划定了自治区,完成了编村,确定了村界.虽然河北省的乡村区划仍存在不足,但为该省"县自治"的推行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山风景地貌的形成分析,说明了地貌形成中的作用,是新构造运动奠定了其风景地貌基础、控制了黄山风景地貌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流水的作用强大而普遍,塑造了很多典型地貌,流水作用可分为流水的侵蚀地貌和流水的沉积地貌,本文主要分析河流的侵蚀作用及侵蚀地貌.  相似文献   

5.
徐聪  武朝 《华章》2011,(28)
文章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为基础,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大冶市的一类和二类混合区进行噪声功能区划,同时运用MATLAB进行编程运算,使噪声功能区划更加科学,便捷,并最终确定了大冶市城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质地貌景观的地学特征与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地貌景观是新疆最重要的地质遗迹类型,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山岳地貌和火山地貌则是新疆地质地貌景观中最主要的亚类。尽管不同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由于成因上的差异而显现出独特的地学特征,但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均与新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史和多旋回的岩浆活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新疆地质地貌景观为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研究、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沙漠研究等领域科学问题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环境基础。人口增长、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土地的生态安全状况。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及区划研究,能深度剖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已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区划研究主要侧重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这4个层面。乡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划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首先阐述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然后构建了一整套适合于乡镇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划的技术方法体系,最后选择云南省禄劝县作为案例进行评价和区划。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了地球上千奇百怪的地貌。这些地貌具有科学研究和观光价值。以下是各类地貌的图片,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猜猜是什么地貌。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使用者和部门在海洋资源利用上的矛盾冲突往往导致海洋资源的无序开发,甚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功能区划是解决上述冲突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海洋功能区划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的海洋功能区划作为研究案例,根据资源定位原则,将象山港划分为7个海区,并应用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全海域和各海区的主导功能.文章还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海洋功能区划结合到沿海城市的概念规划中.资源定位的海洋功能区划对沿海城市的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貌环境是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其直接影响着太阳辐射、物质来源和生物迁移等其他自然要素,也影响着人类活动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空间格局。本文通过地貌因素对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的作用分析,认为浙江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过程中的地貌环境因素主要包含沿岸陆域地貌、岸滩地貌、海岸地貌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地貌环境的作用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千山地貌考察的实例,否定了千山存在冰川地貌遗迹的看法,又通过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的多方面综合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千山不存在冰川地貌的结论,这对于研究千山地貌成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被的演化以及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对庐山地质演变,山顶土壤和几处典型地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猜想,庐山地貌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水成地貌,第四纪既水冰川也无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林州地区岩性和地质构造基础,分析了与岩性及断裂构造有关的多种地貌类型,论述了地貌与岩性和断裂的关系,以及断裂构造对本区地貌形成与组合起的作用,总结出本区地貌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地貌资源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西安地区环境地质图集》给出的梁洼相间地貌,编绘出新的唐长安城六爻地图,东西横贯的六道横冈与真实的地形可以对应起来了,可以具体解读隋大兴城的规划思想。在曲江与芙蓉园的建设过程中,隋文帝采用了阴阳五行思想体系中的“厌胜”之术。唐代曲江园林文化区是唐长安建筑上的特区,曲江池在唐都长安公共园林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范围广大内容丰富的公共园林区,南有皇家禁苑芙蓉园。  相似文献   

15.
丹霞地貌分布于陆相红层盆地的碎屑岩分布区域,而红层盆地的分布又受大地构造的控制,因而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可以划分为与大地构造有关的6个区域.这6个区域间的丹霞地貌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区域内因内外力的变化不同,还形成了区域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山位于湖南新宁县城南12km,面积102.28km2,海拔300-818m。资水上游─扶夷江纵贯南北。山在早白垩纪前为剥蚀区,白里纪初期断陷为NNE向长条形山间盆地,并沉积了厚达200-2320m的紫红色碎屑岩系。第三纪盆地挤压回升,形成立斜断决山。在岩性、构造、气候、水文、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山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类型,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及优良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湄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受海洋动力和断层活动双重控制。东部以海岸侵蚀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壕沟等地貌,在岬角间,形成海滩堆积;西部以堆积为主,形成淤泥质海滩,海蚀作用相对比东部弱。东峤断裂控制了台地和丘陵的分布,断裂东盘抬升形成丘陵,西盘下降形成台地。受北西—南东走向的仙游—郊尾断层左行运动影响,湄洲岛北部向西移动,南部向东移动,使岛的轮廓呈"S"形态。福建沿海在距今0.7—0.6万年前发生海侵时,湄洲岛处于断块抬升环境,就岛的局地范围,处于低海面;在0.4—0.3万年前福建沿海海侵达到高峰时,湄洲岛的海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动型海侵,第二阶段为地动型海侵。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三峡地区城镇仓储形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半地穴式仓窖转变为半地穴式仓窖和新式的仓屋混合使用,仓储的外在形式也呈现出非规则特征。这种仓储形制的嬗变,并非完全取决于仓储建设技术的进步,而是粮食作物结构变迁及特殊地貌影响的结果。从粮食作物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唐宋时期三峡城镇发展直接受制于特殊地貌及气候环境,而三峡城镇仓储建设的变迁又突显出社会经济与其他地区的非同步性;从城镇仓储形制嬗变特征来看,唐宋时期三峡粮食结构的确立,直接反映出外来移民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相对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基础。由于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不同。其村庄建设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都不同。基于此,以村庄分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村庄发展阶段为视角,以县(市)域为单位,将安徽省的村庄分布划分为五个特征区域;结合安徽省的分区城乡统筹模式,提出各特征地区村庄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旅行家和地质地理学家徐霞客旅行考察我国丹霞地貌风景地貌区的历程,分析了他对我国丹霞地貌形态特征的记载和描述,并论述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