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微流控芯片的微区电化学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流控芯片一般用于分离分析细胞和胞内物质,为对活细胞做分析研究一种金属材料为基材的新型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具有分离、控制单细胞能力且可借磁力准确定位于新近场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具有光谱分析能力的超衍射限光学显微术被研究作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器。采用微区控制电化学加工工艺。并对芯片上的微通道做了激光共焦显微术表征。结果显示金属微流道的微区控制电化学加工工艺是可行的,加工精度可达1微米。为发展活细胞分析技术的新显微成像提供一种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光干膜的微流控模具制作方法。以50μm厚的感光干膜为主要原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不同微流道结构的干膜微流控模具。针对紫外曝光和显影主要环节的关键实验参数进行了选择优化。利用该工艺制作的干膜微流控模具,完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微流控芯片的封装及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光刻微流控模具制作方法相比,干膜微流控模具制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无需昂贵实验设备和专业操作人员,且制作后的干膜微流控模具边界规则、图形分辨率高,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工作中,将Ag纳米粒子包覆于纤维素微丝表面,获得等离激元纤维素微丝,将其置于微流通道中组装成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用于微流控的SERS检测。受益于等离激元纤维素微丝分布在微流管道中对管道空间的高利用,溶液中的微量分子更容易聚集在Ag纳米粒子周围进行拉曼增强。为了获得高灵敏度,对纤维素微丝的结构进行了纯化、羧化处理,从该微流控芯片中收集到的SERS光谱表明:等离激元纤维素微丝在检测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可达10-13 mol/L,并且在SERS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实验表明,这种带有等离激元纤维素微丝的微流控SERS检测系统在在线SERS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人体体液检测领域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采用射频CO2激光器直写载玻片获得微流控芯片微流道的方法,通过光路仿真分析及优化获取理想光斑能量分布,并通过试验设计法研究每英寸点数(PPI)、加工速度、激光功率、加工次数等参数对微流道表面宽度和深度的影响,以及加工速度、激光功率和表面覆盖水膜对微流道加工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道表面宽度、深度与激光功率、加工次数成线性关系;当PPI取2 000以上、速度取2 000 mm·s-1以上,且激光功率较低、加工表面干燥时,微流道表面较为平滑,崩边较少,加工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设计并制作了扇形微流控芯片。通过Cr3+在碱性条件下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了微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对水中痕量Cr3+含量的检测。实验证明,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良好、灵敏度很高。该实验的开展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析(Flowinjection analysis,FIA)打破了分析化学必须在物理化学平衡条件下进行的传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高效率、低消耗、重现性好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异军突起的微型全分析系统为流动注射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总结了十余年来在微流控分析芯片上进行流动注射分析操作的方法与...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制作了10种不同结构的玻璃微流控芯片。向微混合器中通入NaOH的水溶液和酚酞的乙醇溶液,借助体视显微镜(CCD)拍摄微通道中两流体的颜色变化,并测定红色液流的宽度,计算出各种结构微混合器的混合程度。最终优选出连续半圆结构、圆柱结构、扇形结构的3种微混合器,其混合程度均为100%。该实验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据2014年9月10日《科学网》援引报道,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与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量细胞样品处理与核酸俘获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针对1000个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 IP-Seq)。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上。应用Ch IP-Seq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俘获和富集特定蛋白,得到与这些蛋白结合的DNA片段,将其进行纯化后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动稳流方法,研制了一种流式细胞仪三维液流聚焦的液流系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所搭建系统的鞘液流量与气动装置中气压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细长孔动态流动的流量经验公式适用于所搭建的系统。利用CCD荧光成像方法对系统的样品聚焦稳定性进行了定性测试。使用Matlab软件对APD探测的多组样品聚焦的荧光信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定量地评定了系统的样品聚焦稳定性。结果显示,研制的液流系统的样品聚焦宽度14μm时,脉动低于0.5μm;聚焦样品流的荧光信号的波动方差低于0.606。  相似文献   

10.
吉林大学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断研发与改进实验技术与教具,探索前沿技术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将微流控技术应用于药学综合实验,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相对比实验,使学生对非接触电导检测法、芯片毛细管电泳、谱图分析处理等有更深的认识,了解前沿技术,拓展科研思路,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