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康脑液干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康脑液28.6、14.3、7.15 g·kg-1·d-1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改进Longa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h、24 h、72 h、7d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VEGF、BDNF、MMP-9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缺血再灌注24 h大鼠脑梗死灶面积,发现28.6、14.3 g·kg--1·d-1剂量组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28.6、14.3 g·kg--1·d-1剂量组各时间点的VEGF、BDNF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MMP-9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脑液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VEGF,BDNF的表达,同时抑制脑内MMP-9的表达,缩小脑梗死面积,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保护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缺氧是实体瘤生长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和肿瘤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体的一种转录因子,HIF-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HIF-1α代表HIF—1的活性,其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特征密切相关.HIF-1α对临床的诊断和对癌症治疗手段和新药物的研发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在间歇性循环牵张力作用下诱导大鼠终板软骨细胞退变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胰酶消化法获得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用FX-5000T仪器给予终板软骨细胞施加10%牵张力、0.5Hz、8h/d的力学刺激诱导终板软骨细胞退变,实验中设对照组(无力学刺激)和实验组(10%、0.5Hz、8h/d力学刺激),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二型胶原分泌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软骨细胞中HIF-1α、COX-2的m 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给予一定力学刺激后出现退变改变,软骨相关合成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实验组中HIF-1α、COX-2的m 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COX-2在力学诱导大鼠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中表达水平均增高,进一步推测其与椎间盘退变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鼠脑出血给予三七总皂甙治疗后,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有无变化,并观察脑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相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升高;2d后治疗组大鼠与脑出血组相比分值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Bcl-2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高(P<0.01)、Bax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低(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脑含水量即12 h开始增加,24 h后比较明显,48 h达高峰,7d之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三七总皂甙治疗组48 h ~72h干预后,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其脑出血组(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肌肉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经过免疫组化和HE染色检测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缺血诱导因子)及HSP70(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HIF—1α及HSP70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非感染状态下腹膜透析大鼠模型腹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CAPD大鼠血清及腹透放出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腹透液浓度增高,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增强、阳性面积增大;正常对照组未见VEGF的表达。4.25%腹透液组的腹腔透出液VEGF蛋白质水平明显高于1.5%和2.5%透析液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中血清VEGF蛋白质水平相近,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可以导致大鼠腹膜表达VEGF的升高,高糖腹膜透析液能通过增加大鼠腹膜中VEGF的合成促进腹膜的纤维化。提示高浓度腹透液可能通过腹膜间皮细胞对VEGF表达和分泌产生影响,促使腹膜滤过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F-1α、VEGF、P53对老年宫颈癌局部浸润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老年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30例、微小浸润癌34例、浸润癌36例中HIF-1α、VEGF、P53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浸润癌(P<0.05和P<0.001),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P>0.05);VEGF在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和浸润癌(P<0.05和P<0.001),微小浸润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浸润癌(P<0.05);P53在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和浸润癌(P<0.05和P<0.05),微小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癌无明显差别(P>0.05)。HIF-1α与VEGF阳性表达之间在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存在密切相关(r=0.8737P<0.01和r=0.7957P<0.01)。HIF-1α、P53与宫颈癌的微小浸润密切相关,VEGF与宫颈癌浸润的全过程密切相关。结论:HIF-1α、VEGF、P53都与老年宫颈癌局部浸润相关,其中HIF-1α、P53在局部浸润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VEGF在浸润全过程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对大鼠脊髓挫伤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其急性期抗氧化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PinPointTM精密皮质撞击器制备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伤后30 min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sc)甲氨蝶呤(0.5 mg·kg-1·B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的含量以及损伤组织中4-羟基壬烯醛-His加合物(4-hydroxynonenal-His adduct,HNE)的含量。结果:伤后1、3、6、12、24、48、72 h,甲氨蝶呤组MDA、8-iso-PGF2α以及HNE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尤其在伤后6、12 h,甲氨蝶呤组血浆中MDA和脊髓组织中HNE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伤后12 h,血浆中8-iso-PGF2α含量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甲氨蝶呤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或减轻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PTEN和HIF-1α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PTEN和HIF-1α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7例卵巢浆液性腺瘤和19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37例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PTEN和HIF-1α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瘤表达较高,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组织中表达下降,而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表达量最低,与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IF-1α在各组的表达趋势与PTEN相反.卵巢浆液性腺癌组与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HIP-1α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体积明显相关;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PTE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两者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而HIF-1α表达明显增强,与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可以推测PTEN表达的缺失诱导了HIF-1α的表达,二者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的肿瘤形成和预后判断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癫痫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12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TZ(戊四氮)组、VPA(丙戊酸钠)组、Gb(天麻素大剂量)组和Gs(天麻素小剂量)组(n=24)。对照组和PTZ组分别以生理盐水(4mL/kg·d)灌胃;VPA组给予丙戊酸20mg.kg^-1,Gb组和Gs组分别给予天麻素200mg.kg^-1和100mg.kg^-1;每天1次,连续7天。造模第一天,除对照组大鼠外,余者均腹腔注射戊四氮75mg/kg,记录动物行为学变化。于致痫后12h、2d、5d和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细胞化学术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致痫后12h,P11Z组Caspase-3有微量表达,其余各组几乎无表达;2—7d。PTZ组Caspase-3表达增加。与PTZ组比较,Gb组、Gs组及VPA组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VPA组比较,Gb组和Gs组Caspase-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缺血1、6、12、24、72 h组与120 h组6个时相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记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NSE含量的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体积.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1h神经功能评分就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持续到120 h.假手术组脑梗死灶体积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6h脑梗死灶体积才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72 h明显下降,120 h再次升高.假手术组血清NSE含量在各个时相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在缺血1h血清NSE含量就明显升高,12h达到最高,24 h明显下降,一直持续到120 h.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中NSE含量都明显升高,但三者在不同时相的变化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一1α)、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IF-1a、AQP-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989P〈0.05和r=0.807 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HIF-1a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989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48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只用一对玻色子的产生和湮灭算子α∧ 、α实现了SU(2)和SU(1,1)代数;只用一对q玻色子的产生和湮灭算子α∧ q、αq实现了SU2(2)和SU2(1,1)代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脱细胞羊膜(HAM)与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大鼠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在两侧背部各做1个直径为1.8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HAM覆盖,B组SIS覆盖,C组纱布覆盖。在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皮肤缺损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A组、B组愈合较好。C组愈合较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组VE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C组,其中A组最多;RT-PCR结果显示,A、B组比C组表达更多的VEGF mRNA。其中A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和SIS均能上调皮肤创面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增加VEGF的分泌,其中HAM具有更强的促进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limbremoteisehemiepostconditioning,R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予以双下肢远隔缺血后适应,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雄性SD大鼠脑缺血后12、24、72h进行评分,运用磁共振T2加权像(T2-WeightedImaging,T2WI)计算梗死体积。结果:RIP组大鼠24h后Bederson评分较再灌注模型组评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T2WI算得RIP组脑梗死体积在12、24、72h均较再灌注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减少缺血后24h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梗死体积,具有减轻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以及中药复方AA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44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模型组(PTZ组)、中药大剂量组(AAPl组)、中药中剂量组(AAPm组)、中药小剂量组(AAPs组)和丙戊酸钠组(VPA组);每组各6只.CK组和PTZ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4mL/kg.d)灌胃;中药各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大、中、小剂量(10.26g/kg、5.13g/kg、2.56g/kg)灌胃,每天1次;VPA组腹腔注射VPA(20mg/kg.d).造模第一天,除CK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戊四氮(PTZ)75mg/kg,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变化;于致痫后12h、2d、5d、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致痫后,除CK组外,其余各组海马区caspase-3阳性表达增强;7天,与PTZ组相比,AAPl组、AAPm组和AAPs组海马CA3区caspase-3阳性表达减弱(P〈0.05).结论:caspase-3参与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过程;AAP能降低caspase-3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降低瘢痕疙瘩切除联合放疗后复发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创新点:将高压氧治疗应用于瘢痕疙瘩的辅助治疗。方法:(1)将24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压氧治疗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接受瘢痕疙瘩切除术、放疗及高压氧治疗;非高压氧治疗接受瘢痕疙瘩切除及放疗。(2)收集两组复发病人二次手术切下的瘢痕疙瘩标本及正常皮肤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三组组织标本因子白细胞介质-6(IL-6)、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结论: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瘢痕疙瘩组织氧含量及减少炎症反应来降低瘢痕疙瘩切除联合放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害及血清毒性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梗黄)大鼠肝脏损害及其血清毒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6只、梗阻性黄疸(CBDL)组30只(CBDL组又分为1周、2周、3周、4周、5周亚组,每组6只)。监测各组血液TNF-α、内毒素、肝功能变化。结果:CB—DL组均可见肝细胞坏死及增生,汇管区可见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肝组织改变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血清内毒素及TNF-α含量与梗阻时间明显相关。结论:CBDL大鼠肝脏形态改变明显,血ALT、TBIL、内毒素、TNF-α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梗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9.
香菇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VEGF的表达及MV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香菇多糖(LNT)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左下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瘤株细胞,48 h后,4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生理盐水、LNT0.2mL(5mg&#183;kg^-1)、顺铂(DDP)0.2 mL(20 mg&#183;ml^-1)和LNT+DDP(剂量同上),每日1次。10天后断颈处死小鼠,记录小鼠体重变化、瘤重比,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肿瘤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及MVD。所有数据用SPSS10.0处理。结果:各用药组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NT+DDP抑瘤率最高,达46.2%,LNT组35.6%,DDP组39.7%。LNT组、DDP组与LNT+DDP组瘤组织内的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于NS组。MVD的计数结果与VEGF结果相同。结论:香菇多糖可降低Lewis肺癌小鼠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MVD,有一定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并与顺铂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复制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后,给大鼠做超声心电图、HE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生化检测血脂血糖;Westem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α、PPARβ、PPARγ和CYP2J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指标明显升高,心脏收缩功能降低,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肥大,Masson染色显示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PARα、PPARβ、PPARγ和CYP2J2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可明显改善DC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使心脏收缩功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形态恢复,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PARα、PPARβ、PPARγ和CYP2J2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激活心肌CYP2J2/PPAR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