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勇 《教师》2011,(13):35-36
曾听过一堂职业学校的口语交际课,至今记忆犹新,老师的教学环节分为六步。 第一步:老师首先让学生提出他们最关心的或急于解决的问题。(由于问题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而学生的任务就是配合老师顺利地实施教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老师所预定的标准答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基本局限在教师设计中,这样的阅读教学只会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  相似文献   

3.
张峰 《教师》2013,(18):41-41
一、教师问题的提出与学生回答的过程提问行为是需要开发的,就像运动中的基本技能一样。但是回答问题需要以下这个过程。第一步,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要学会倾听,注意力一定要集中。第二步,理解该问题。学生不仅需要理解问题的意义,而且需要理解回答  相似文献   

4.
三步循环教学法是笔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三步指的是,就每单元讲授内容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由老师提出讲授单元主题。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创新思考,探索这个问题如何研究,从哪些角度研究,即预先思考设问阶段;第二步,学生围绕问题查找资料,研究问题。即带着问题学习,即研究解决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自然学科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观察与实验活动,学生在观察与实验活动中,不但能获得知识,而且能培养观察与操作能力。《自然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儿童自己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和能力。”组织学生的观察与实验活动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老师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讲清观察与实验的目的要求,再让学生自行探究;二是老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与实验,老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三是在观察与实验前老师讲清观察与操作的步骤,并作演示,然后让学生按老师讲的做。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千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  相似文献   

6.
唐升锋 《教师》2014,(4):120-120
本文将研究学生的特性与老师的内涵之间的联系,对当代小学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建立和谐关系提出改进的方案,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长期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英语五步层次教学法敦煌市五墩中学李滋彪“层次教学法”就是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授课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第一步:老师在解决了本课的生单词、生短语之后,让学生自读句型或课文。读时,提醒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句型...  相似文献   

8.
钱春芳 《成才之路》2014,(27):85-85
正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经常会出现不敢提问、无疑可问、没机会问、不知如何问的场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创新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觉得可以从如下方面斟酌入手。一、氛围营造,让学生敢于提问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等待老师提出问题,跟着老师的问题一步步走下去,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有些想法,也不敢向老师提出来。究其缘由,还是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没  相似文献   

9.
身为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就是有效提问,当然有的会提出大多数学生共同的问题,还有人能提出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有难度的问题,只要问到有关当堂课的问题都是好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为了把一节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但是有时事与愿违,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近几年我们学校在推行讲学稿模式,基本思路是学生在讲学稿的提示引导下一步步完成所学内容,课堂上小组展示.所以这种模式成功与否的第一前提是:讲学的稿的编制,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个案例时,笔者的心情也跟着包老师的描述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在被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打动的同时,也不禁为包老师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击节叫好。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期盼已久的文、师、生三者之间灵动对话的一种生动体现吗!首先,学生的问题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向学生提问,总是用老师预定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问题“圈套”中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这样才算是教学的成功。其实,由于有些问题是从成人的角度提出的,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11.
蔡呈腾 《师道》2008,(11):47-47
许多学生觉得C老师很“神奇”,特别是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眼中,C老师简直就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课堂上他们哪里不懂,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接下来会提出什么问题等,C老师都好像提前一步知道似的。总是在他们还没有举手开口问问题之前,C老师要么就讲这个问题,要么就请有问题的同学提问。C老师每次讲到的,正好就是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显重要,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点。识字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也是孩子走入知识殿堂的重要一步。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下轻松完成识字学习是每一名小学低年级老师深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孩子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小学低段学生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分组实验课,上课之前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做完实验;实验之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物理实验习题。目前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课仍按这个流程进行,使物理实验变得机械化,致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实验的错误认识:做物理实验之前先把实验原理弄清,  相似文献   

14.
笔者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第1-2期刊登吴山青老师的《一个换方问题的解法》一文后,对吴老师解题时的缜密思维感到敬佩。吴老师解此题时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中心数;第二步,根据中心数推导得出其他数;第三步,通过调整得出其他填法。笔者在对吴老师的解法表示认可的同时,认为这种解法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模式。笔者也有一种愚方,现提出来与吴老师及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5.
温国超 《地理教育》2010,(7):113-113
一、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创新热情(1)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是通向智慧的第一步。许多学生碍于情面对不懂的问题不敢请教老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问、敢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并对每一个问题作出评价。如讲到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故事,有学生就问: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了解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课前导入、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氛围的营造、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传授"五步曲"的分析,探索如何通过这"五步曲"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进行抽象思维,概括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在初读一篇课文时,认识常常停留在对个别的具体的现象的感知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适时地提出一些带归纳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将获得的个别、具体的认识加以综合,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化,以加深对课文的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校自然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根据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编自然课本的特点,经过共同研究、反复实践,探索出一种对多数课文的教学都能适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第一步:提出问题。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引进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什么力使苹果落地》一课教学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一定要落到地上来而不‘落’向天空去?”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引起同学们的积极思维,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第二步:引导探求。在学生已经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立即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或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而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学生在语文课上很难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爱面子、怕出错。二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提问。三是过去习惯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四是学生对课文研究不深,自然就提不出问题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漆一枝 《班主任》2003,(5):21-21
人们总是说老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一步踏实向上攀登。老师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老师的爱,像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