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历史的陈迹     
1人类涉足吐鲁番,据说是在旧石器时代,距今多少年,尚不十分清楚。有史料证明大约是在两千五百年前,吐鲁番有了土著居民,这些定居于吐鲁番盆地的原始居民叫姑师人。姑师,后来称作车师,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车师这个颇具规模的部落开始与外界频频接触。从车师前国开始,这个盆地就是中国内地同西部边陲往来的必经之地,吐鲁番人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吐鲁番降雨极少,气候异常干燥,这一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地上和地下的众多文物古迹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2.
一自从汉朝和匈奴贵族住西域展开激烈的斗争以求,蒲类和蒲类海就被连篇累牍的记载在两汉史书中,可见蒲类和蒲类海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首先须弄清蒲类之名由何而得。在《后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后部及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是为车师六国。北与匈奴接,前部西通焉耆北道,后部西通乌孙。”由此可知蒲类人民与车师为同族,所称车师六国实际是车师族的六个部落,而以车师为共名。其中车师前后部是同一部落,而蒲类、卑陆、移支、东且弥则又是车师族中以蒲类为首的另一部落,这在《后汉书·西域传》中是有脉络可寻的,它具体指出:  相似文献   

3.
公元九至十三世纪,西迁中亚的乌古斯/回鹘人与中亚土著东伊朗人发生了长久而普遍的民族融合。乌古斯/回鹘人在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方面的统治地位,规定着融合的方向朝乌古斯/回鹘人一方倾侧;而东伊朗人文化及语言的优势地位,又在很长时间内规定着两个亲族的文化和语言朝东伊朗人一方倾侧。这种民族融合的二重化现象(或中途现象)就是中亚史上所谓的“回回现象。它的归途有二;其一,随蒙古西征军东来,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其二,没有东来者,在中亚地区全面地乌古斯/回鹘化。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西域羌族、车师和月氏的社会生活马国荣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战国至西汉时期,是新疆民族活动史上的一个极重要和极活跃的阶段。塞人、月氏、乌孙、羌人、车师、“城郭诸国”的居民、匈奴、汉人,都曾在这段时间内的西域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但...  相似文献   

5.
骄兵必败     
<正>1.公元前68年,汉朝派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xǐ),将免刑罪人送到渠犁(今新疆尉犁西)一带去屯田,广积粮食,准备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2.秋收时节,郑吉、司马憙带领大军出击车师。车师王先求救于匈奴,因匈奴没有发兵,随即投降汉朝。郑吉派了吏卒三百人屯田车师,自己引兵回渠犁。  相似文献   

6.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澳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史聚唯吁(suix。)。康(mo鹿逢人虽未惯,攘揉(n6o)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浣溪沙(选一)@苏轼!宋~~  相似文献   

7.
匈奴、单于、撐犂、祁连、阏氏、居次等词,是古匈奴语译音词。译音词的读音当与古匈奴语原音相对应。后世,汉字读音有变,但这些民族语译音词则应保持其原译字的读音不变。这是“译音词”的一大特性。若译音词不读其原译音,便失去译音词的职质及作用,不堪称之为译音词了。匈奴——古读“honɡ-nu”(洪奴),今误读作“xionɡ-nu”(兄奴);单于——古读“dan-wu”(丹乌),今误读作“chān-yü”(缠于);撐犂——古读“tanɡ-li”(唐犂),今误读作“chenɡ-li”(称犂);祁连——古读“tan-li”(谈犂),即“撐犂”(tānɡ-lī)、“登里”、“邓林”、“腾格里”之别译。今误读作“qi-lian”(齐莲);阏氏——古读“曷氐”(at-di急读,则为a-di=阿抵),今误读作“yan-zhi”(烟支);居次——古读“ɡu-zi”(姑子),别译为“股紫”,今误读作“jü-cì”(拘赐)。类似上述误读之译音词颇多,如:居延、姑衍、呼衍、渾邪、浑耶、昆邪、呼延、壶衍、握衍,虞衍、朐衍、屈射、五船,车师、姑师、恶师,龟兹、屈兹、苦叉、库策、库撤、苦先、库徹、库车,月氏、月支、禺氏、樾...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1~92页. 课堂实录 一、引入新课 (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条船)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平均每条船坐4.2人. 生:每条船坐的人数可能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10条船都坐满. 有的船上的人数多于4.2人,有的船上的人数比4.2少.  相似文献   

9.
车师是西域北道的重要国家,在维护西域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西汉武帝与宣帝时期,汉与匈奴五争车师,宣帝神爵年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归降,车师随之内属,元帝时西汉在车师设立戊己校尉,保证了汉对车师的监护。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汉与车师保持了密切的往来关系。20世纪出土的西北汉简中有一些关于西汉与车师交往的简文,反映出西汉与车师交往的广泛与深刻。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姑丽娜尔二、史诗中的摩尼教影响大多数史诗研究者认为,在《乌古斯汗传》中,除了萨满数之外,其它宗教都没有留下印记。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乌古斯汗传》中萨满教信仰的成分,与其它突厥史诗相比,《乌古斯汗传...  相似文献   

11.
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凉,是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于河西的五个割据政权。汉人张轨据姑臧(今甘肃武威),为前凉(公元301年至376年),立国七十六年。氏人吕光据姑臧,为后凉(公元386至403年),立国十八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据廉川(今青海乐都东),先后迁都乐都、西平、姑臧为南凉(公元397年至414年),立国十八年。匈奴沮渠蒙逊据张掖,后徙都姑臧,为北凉(公元397年至439年),立国四十三年。汉人李暠据敦煌,都酒泉,为西凉(公元400年至421年),立国二十二年。五凉从张轨治凉起(301年)至北凉并于北魏止(439年),历时凡一百三十九年,大略与十六国时  相似文献   

12.
一、比的意义1.同类量倍数关系的比较——初步认识比的意义(1)师:谁能说一说咱们班男、女生各多少人?(生:男40人,女33人)对咱们班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方法?生1: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生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这些问题各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生1:我是用减法比较的。生2:我是用除法比较的。师:今天咱们继续研究用除法进行比较。(2)研究40÷33师:40÷33在本题里是谁和谁在比较?它表示什么意思?(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好,大家听清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我们又可以说成是…  相似文献   

13.
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向汉朝发动进攻,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坚决打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武装进攻,完成内地与西域的统一,成为西汉政府和广大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从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全面用兵进行反击,元封二年(公元前108年)汉军降服了楼兰和姑师,揭开了汉朝统一西域的序幕。至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朝五路大军再次对匈奴全面用兵,历时半个多世纪。汉军获胜,匈奴在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导致了内部矛盾加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因担心被单于所杀,遂率4万余众降汉。同年,汉朝在西域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建立了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首任西域都护由郑吉担任。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 (略 )二、复习梳理1.复习巩固师 :(出示这次“听课教师人数”的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再相互说说解题思路。①男教师有120人 ;②女教师有160人 ;③男教师是女教师的……④男教师比女教师少25% ;(生独立或分组活动 )2.集体梳理师 :请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边汇报 ,教师边在电脑上整理成下表 )师 :同学们已经讲了各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那么解答这些问题用了那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生 :我认为要用到“女教师人数× ()=男教师人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师 :请你们比较一下 ,在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夏:舜死后,禹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禹原来是夏后氏部落首领,所以,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后取名"夏"。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居于商(河南商丘一带),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后因汤的十世孙盘庚将都城西迁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姑丽娜尔三、《乌古斯汗传》残缺部分的推测史诗《乌古斯汗传》因其首残缺,在研究者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也许有人对此产生过补缺的设想,但大多数研究者对此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我认为在对现有材料深入挖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妹随姐嫁,侄女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夫的婚姻制度,就是所谓的媵制。从“媵、侄”二字字形及意义分析来看,中国古代的确有姐妹、姑侄共嫁一夫的特殊随嫁制度——媵制。所谓媵婚,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一夫多妻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我们一开姑学习计算机,就接触和学习健盘和鼠标的操作,在Windows时代,鼠标似乎比健盘更招人喜欢。但要想熟练地驾驭Windows.早日由一只菜乌成为一名高手.就必须要键、鼠并用。相对鼠标有限几个操作(单击、双击、拖曳)来说,键盘的操作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9.
匈奴的后裔     
关于匈奴族的迁徙,中国史书除其内迁和滞留草原有较详记载外,对匈奴的西迁语焉不详,多为“向西方跑了”。公元前一世纪时汉武帝重创匈奴,部分匈奴或内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约五六十余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生开始翻阅自己的本子)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衣服上就有。生:新闻联播”上播出的也有。生:书里有。生:旅游景点有。师:旅游景点怎么写的?生:今年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了50%。生:在旁边的座位和老师上面也有。师:(侧身看老师座位)老师座位上有?生:老师的人数占座位数的80%。师:哇!这你都看出来啦!你说的是今天的上座率,是吧?或者说今天在座老师的人数占全部座位数的80%,对吧?这个同学说的百分数,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判断出来的。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