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44):52-54
“在整整一生里都无法捉摸的幸福是什么/在不断刺探我那原来已成定局的命运是什么/在不断呼唤我那原来已经放弃的追寻是什么啊/透过那忽明忽暗的思绪在日与夜的交界处埋伏……”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不是专职作家也非诗人,而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她叫徐瑛。徐瑛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如今正在攻读研究生,选择的是近代文学方向。徐瑛的“师傅”、小语名师庄杏珍这样评价她:“你的整体素养适合往专业发展,你的悟性和对文字的敏感适合做语文教学,你的课真实淳朴,有感染力。”江苏省教研员李亮评价徐瑛:“徐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示出的气质、风度、素养,尤其是与学生问那种亲切自然,特别舒服的对话.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  相似文献   

2.
杨夏卡和张皮皮最讨厌的是做清洁。在家里扫帚倒在地上他们都要绕道走过去,更别谈什么扫地抹桌子了。上一次、上上一次、上上上一次学校做清洁也都是叫爷爷或者奶奶代劳,后来老师发现了,定下铁的规矩:谁叫家长代劳,罚谁再做十次清洁。这么不讲情面呀,一罚就罚张皮皮跟杨夏卡说:“咱们老师怎么这么不讲情面呀,一罚就罚十次,我觉得这有点不太人道。”杨夏卡说:“我也这样觉得。”话虽这样说,这清洁还是得做,而且就在今天放学之后。这两个家伙,谁也跑不掉。快放学时,他们想溜走,却被叶妮拉和李小香紧紧盯住。叶妮拉的办法简直酷呆了,她收缴了这…  相似文献   

3.
尽管做教师的总是哀叹学生见识肤浅,思维僵化,没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却很难接受或承认学生对事物的见解,对问题的看法,甚至习惯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从课本上寻章摘句,按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前几天,去听一个老师的历史课,内容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正当老师讲兴正浓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什么是事变?”老师的回答倒也干脆明了:“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那日本帝国主义侵我河山,占我国土,杀我军民,这也叫事变?”“那应该叫什么?”“应该叫战争!‘九·一八’事变应该叫‘九·一八’战争。”学生的回…  相似文献   

4.
开心直播室     
不公平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早早回家了,另一个仍在伏案疾书。老师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哭着说:“太不公平啦!他的名字叫丁一,好写得很;而我却叫魏鑫龙,光是那个该死的‘鑫’,就有二十四画!”(高华新)词语新解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张荣起)开心直播室@张荣起 @高华新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唯唯诺诺儿子:“妈,什么叫唯唯诺诺的人?”妈妈:“就是那些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嘴里总说‘对,对,对’的人。孩子他爸,我说得对吗?”爸爸:“对,对,对。”乞丐和吝啬鬼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吝啬鬼家门前乞讨。乞丐:“请给一小块肥肉,乳酪或奶油。”吝啬鬼:“没有呀!”乞丐:“面包屑也行。”吝啬鬼:“也没有。”乞丐:“那你给口水喝吧!”吝啬鬼:“我们连水也没有了。”乞丐发怒了:“那你为什么还坐在家里?快跟我一起要饭去!”这就叫懒惰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什么叫懒惰?”晚上,老师在灯下批改作文。当…  相似文献   

6.
当过学生如今又做了教师的人,更知道当好教师之不易,教师之重任,以及优秀教师之可感、可敬与可佩。记得我刚当教师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委曲和诱惑。克服困难、释散委曲、抵制诱惑的力量,固然要靠人的理想和信念,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想起了自己最尊敬、最佩服、最想效法的老师。而且,要把这些老师当成自己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好大一棵树》这支歌曲中所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然而,教师的言传身教,即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要当教师,就要甘受一辈子的清贫。"这是我读本科时候在一本书里看到的。"教师待遇不好,特别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如果走上了教师之路,那就与理想的‘小资’生活无缘了……"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职业,什么叫幸福生活。有一天,室友开玩笑地说:"这些中小学教师都怎么了?大四在中学实习时,一个老师告诉我:‘不要当老师,当老师很苦的!’我当时只是笑笑,以为老师跟我说笑,没往心里去。现在读研了,前一段时间去一所小学调研,跟那里的老师聊天,结果一个老师也劝我:‘不要当  相似文献   

9.
张庄杰 《小读者》2010,(4):36-36
大家好,我叫“水晶宝宝”。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叫什么,反正小朋友们都这样叫我。我可深受他们的喜爱,算是小朋友的“明星”。一下课,我就被小朋友们从课桌里拎出来,东看西看,七嘴八舌地讨论我有什么变化。可老师们不太喜欢我,认为我会影响小朋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属猪的我     
我属猪,长得却像孙悟空瘦瘦小小的。谁让我什么都不喜欢吃呢?每次看到饭菜我就皱起眉头,吞下一两口就趁老师不注意倒掉了。所以,我越来越瘦,是个减了肥的猪八戒。 说起我的“懒”那可是出了名的,和“猪八戒”没啥两样。老师叫我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老师常常问我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啊,我们都会说:“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我要做一个老师”、“我要做一个医生”等等。实际上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那么天真地说说罢了。如果你现在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我会毫不迟疑地说,我的梦想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好学校,学个好专业,做一份薪水高的工作,让我的妈妈不再辛苦!  相似文献   

12.
讲话有礼貌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拥进教室,老师堵住一个学生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学生回答。   老师教训他说:“对老师讲话要有礼貌,必须加‘先生’这个称呼,好,现在回答我,你叫什么名字 ?”   “王小明先生。” 地球是什么样子   “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山村小学教师问道。   “不知道,老师。”同学们齐声说。   “那么,我常用的那个鼻烟壶是什么样子呢 ?”   “四方的,老师。”   “不,不 !我的意思不是那个,我指的是我星期日用的那个。”   “圆的,老师。”   “那…  相似文献   

13.
鬼知道这个小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反正,当我一如平常地把头撞在书上时,它就蹦了出来,差点没吓死我。说它“蹦”出来,似乎不太妥,因为我听到它的声音,并看不到它的形体;打招呼说“嗨”也好像不太妥,那声音似乎是从我体内发出,如同直接与你对话一般──我确信我不是做梦,并且没有双重或多重人格。 它说它叫小豆,并一再声明,是“她”! “小豆,你到底是什么啊!” “我就是我啊,晶晶亮!”她很得意地涮了我一把。 我暗骂了一声便径直到厨房拿出奶奶做的辣酱,小豆怕得声音都发颤了:“别,有话好好说!唉!就是说你这种脑子也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是妖精!  别怕!也别急着转身去找那七十二变的孙行者,我并不是那堆白骨化成的真妖精,而是温柔可人的姚鑫也。且听我慢慢道来!我的名字叫姚鑫,很好听很上口是吧!只因为有一天晚读时候,我读书太投入,我的邻桌叫我几声我都没入耳,她就不厌其烦地接着叫,这时我们班调皮大王吴勇听出味儿来了,大叫:“哇,姚鑫,听起来真像‘妖精’!”从此,在他的提醒和带动下,我们班同学一哄而上,纷纷叫我“妖精”。真真气煞我也!要知道,我可是班上有名的“淑女”,这么叫下去,对我的声誉可不大好哟!万一被老师听到追究下来,还以为我做…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如数学课上用的圆规、两脚规;矩,是画直角或长方形用的曲尺,如直角三角尺或丁字曲尺。画圆若无规,就会画圆而不圆;制方若无矩,就会制方而不方。“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规范每个人言行的法律和纪律。  相似文献   

16.
说实话,幼儿教师在农村人心目中就是“保姆”的代言词。这个职业社会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门槛低。当一个职业是任何人都不需要经过特殊训练就可以从事时.它当然就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也相应地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每次听到孩子们管没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的人叫“老师”.心中就有些犯嘀咕,觉着这“老师”是不是也太好当了?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讲座是罗小维老师给我的“命题作文”:《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我想,既然是网上交流,我也就不正儿八经地讲,就漫谈吧!先从钱梦龙老师谈起。大家知道钱梦龙老师的学历吗?对头,是初中毕业。但他后来成了语文教育的泰斗,因为他自身的追求,自己的人文素养非常高。我曾经对钱老师说,只要教师个人素质高了,他怎么上课,都叫“新课改”!我还说,什么叫“素质教育”?高素质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就叫“素质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能体谅我们做老师的心,整天打打闹闹的,说了也不听。”一位教师这样埋怨道……相类似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我有时也有这种感慨。每当这时我就反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难道是老师讲得不够真诚、不够感动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为何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这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交谈,我感到可能是学生无法体会老师的苦心、真心,他们认为老师说的只是安慰他们罢了,谁知道老师内心在想什么?于是,我想能否通过一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增胖     
别人都为减肥伤透脑筋,我却为增胖闹了不少的笑话。妈妈说我生下来时只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妈呀!算一算人的整体,脑袋岂不是只有三厘米,那嘴巴不就只有几毫米了吗?怎么吃奶呢?我不相信!世上那样的人也太奇怪了,妈妈这样形容女儿瘦小也太夸张了吧!在学校里,同学们常常嘲笑我是“皮包骨头”、“竹竿”,我不情愿地说:“什么皮包骨头?这叫苗条!”在笑声中,“苗条婆”这个外号又出生了,整天别人一见我就冲我喊“苗条婆”,真使我哭笑不得。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增胖,我找了许多书,总的来说是增添营养。我每天坚持吃四两饭,两个…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主义的痼疾在德育工作中随处可见,什么“告别陋习万人签名活动”、“珍惜资源宣誓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授牌仪式”等等。仪式之隆重,场面之浩大,可以说是一个胜过一个。你搞“干人一声”,我就来个“万人签名”;你成立“志愿者”,我就来个“别动队”……搞这些活动不排除其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