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梁岩 《编辑学刊》2008,(3):33-34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个栏目,由于易中天、于丹等位先生在这个讲坛上的精彩讲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而名声鹊起,红极一时.  相似文献   

2.
《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中峰  彭薇 《传媒》2006,(3):60-62
2004年12月7日、8日两天,央视10套<百家讲坛>在<红楼六家谈>系列节目中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百家讲坛>是一挡录播名师名家讲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在当天开播的央视"科技教育频道"第一次亮相,历经两次调整改版后,在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达到0.17%,成为央视10套仅次于<周末讲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3.
张治国 《今传媒》2007,(4):37-37
2006年中央电视台科教文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作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几乎期期不落.  相似文献   

4.
郑琴琴 《新闻世界》2009,(12):81-82
《百家讲坛》自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然而,近两年,在《百家讲坛》“热”的背后,学术界关于《百家讲坛》的争议和讨论从未间断。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本文主要探讨了《百家讲坛》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有着怎样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百家讲坛"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10月推出的一档学术讲坛类节目。节目开办以来,一直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不经意间,这档只有午间和深夜才出现在屏幕上的讲课式栏目竟然火了起来,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乃至成了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现象。作为一档科教节目竟能取得如此的成绩,自有其独到创新之处。但是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到节目未来的发展。学者明星化与学者自主性的丧失“百家讲坛”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打“名家牌”,推出了一批“学术…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原是一个形式单一、内容高深的科教节目,曾一度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2004年,栏目制片人等及时调整编辑策略,使栏目迅速发展起来。文章从普通编辑学角度归纳《百家讲坛》的编辑活动,探析其编辑策略调整及其带来的效益,进而揭示普通编辑学的普适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新宏 《新闻界》2007,(1):40-40,42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学术性”较强的栏目,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青睐,收视率稳步上升,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相似文献   

8.
刘倩 《青年记者》2006,(22):61-62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10月推出的一档学术讲坛类节目。节目开办以来,一直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不经意间,这档只有午间和深夜才出现在屏幕上的讲课式栏目竟然火了起来,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甚至成了一种众说纷纭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刘倩 《新闻三昧》2006,(12):30-32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10月推出的一档学术讲坛类节目。节目开办以来,一直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不经意间,这档只有午间和深夜才出现在屏幕上的讲课式栏目竟然火了起来,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乃至成了一种众说纷纭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从《百家讲坛》看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以来,栏目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栏目改版之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节目从遭遇末位淘汰的尴尬到后来的收视率攀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将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CCTV第十套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开播至今已逾七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如今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其间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该栏目把精英文化的内容定位和大众群体的对象定位结合起来,把本属知识阶层的小众化的“珍馐佳肴”做成了大众化的“家常便饭”,使精英和大众得以契合,这种契合既成就了该栏目本身,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危机。本文试图以《百家讲坛》的成败得失为例,探讨当代传媒在传播中的文化抉择。  相似文献   

13.
杨文斌 《传媒》2006,(10):69-69
电视新闻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办出特色,提高收视率,新闻策划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运城电视台科教频道<记者调查>、<法治扫描>等新闻栏目的实践经验,谈谈做好新闻策划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经历了面临“末位淘汰”的险境之后却一路“蹿火”,成为颇具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而以栏目主讲人身份出现的易中天、于丹等人,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造就出独特的“学术明星”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2001年7月9日开播至今,《百家讲坛》已经成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它首先直接带动了央视十套收视率的上升,同时更引发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市场日渐繁荣而消费主义也开始盛行的今天,依然可以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网友自拍<百家讲坛·从靖康耻到风波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点击率高达40万次.被称为"山寨版<百家讲坛>".本文运用大众文化相关理论对山寨版<百家讲坛>分析发现:包括山寨版<百家讲坛>在内的山寨文化的勃然兴起与社会不公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分配不公的晴雨表.山寨版<百家讲坛>是亚群体运用"权且利用"战术对话语权力分配不公的一种抗争,亚群体能在抗争中体会到一种冒犯式的快感.  相似文献   

17.
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创办于2002年4月20日,是山东电视台的5个系列频道之一。农科频道的节目主要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向全省传送,每天播出17个小时。 农科频道创办两年来,以“立足广阔天地、突出三农重点、兼顾科教文化、服务城乡观众”为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栏目设置和节  相似文献   

18.
赵允芳 《传媒观察》2006,(11):12-14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与科教频道同时诞生,创办于2001年7月9日。但节目最初的学术讲堂性质使其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在C C TV-10的排名中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努力,《百家讲坛》如今已快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收视转换,从一个学术论坛的  相似文献   

19.
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教大视野>是天津电视台唯一一档推广传播科学,教育方面知识的电视节目,但自节目开播至今,其影响力并不尽如人意.笔者下面就如何提高<科教大视野>(以下简称<科>)的影响力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涛 《新闻界》2006,(5):63-64
2004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栏目收视率一路上升。2006年,易中天的电视讲座《品三国》以及同名出版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众多来自普通观众、专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评说和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