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本刊讯】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于2014年9月底举办第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本次活动由新疆教育厅教科院承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合肥市第一中学联合承办的"永中杯"2011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于2011年12月3日~6日在合肥市第一中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3.
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和检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青岛出版杯”第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于2014年10月25-28日在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4.
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促进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主办的"智慧天下杯"2012年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和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于2012年11月在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顺利举行。本次展评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的选手参评,其中初中段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关于举办学术会议的规定,经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商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7月21日至24日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龙芯杯2010年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和EPSON杯2010年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于2010年11月分别在江苏省南京市和无锡市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21日-2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196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21日在山东日照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农村的基础教育是国家加大力度改革的重点,由于农村实际条件的限制并且受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不能得到普及和发展,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结合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青教 《电大教学》2014,(6):77-77
【本刊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于10月25—29日在山东青岛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 此次优质课展评在青岛李沧区实验小学举办,由来自全国各直辖市、省、区推荐的129名教师参赛,近1300名代表现场观摩比赛,参赛教师和观摩代表人数均为历届最多。本次展评特意邀请国内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担任评委。129名选手经过理论测试、基本功竞赛和说课比赛三个环节的初赛以及课堂教学展评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出全国特等奖和全国一等奖若干名。  相似文献   

11.
历经多年,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已经转变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形成直接源于信息技术的深刻变化,同时也根植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新课程是新理念的反映和载体,而课堂则是以课为单元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实施与创新.其中,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是中介,课堂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则是实现这一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专业素养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课程资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  相似文献   

13.
巢燕 《考试周刊》2013,(22):26-27
<正>对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其专业素质决定课程教学的实效。然而,事实上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距新课程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非常重要。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信息技术专任教师队伍构成复杂,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比例不高。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一支专业性很强的教师队伍。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已落下帷幕(详情可见大赛网站case.ictedu.cn)。下面对今年的参赛案例进行分析,供信息技术教师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厂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升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发展水平,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七届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发展论坛,于2009年12月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王海玲 《教师》2012,(25):92-92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体验生活,如何发展个性,如何创新。新课标提出了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那么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新”在哪里?如何用“新”?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由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只是一门会考科目,因此,它不论在学生还是在信息技术教师心目中便成为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法公民”。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其中转型的核心就是理念的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理念,转变陈旧的观念和做法.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等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和信念,增强课改的适应能力:其次要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再次就是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加强自我发展。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语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传统师范教育课程的诸多问题日益显露,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应大力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开发教育心理课程、提高教师的现代心理科学素养,开发研究方法课程、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科研素养,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7月下旬在浙江金华召开。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信启、化事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与创新,总结、交流富有成效的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经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定于2006年10月下旬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第四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会议期间将组织优秀论文与案例的评比和展示,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组织分组讨论等,大会还将进行学校考察、观摩活动,使与会者能够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1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改理念已经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培养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