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工科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为例,梳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巧设计并融入思政元素,切实落实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有明确的课程德育目标,深入挖掘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体现立德树人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有机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授课教师的育人职责,凝练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针对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程度不够、内涵理解狭隘、实施缺乏方法等问题,提出思政案例的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利用课程思政“八六二”法,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案例建设给出由思政素材到思政观点,以及由思政观点到思政素材两种方法的案例示例,这两种方法的有效实施可进一步保证课程思政过程中立德树人、知识传承、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类法将“医学史”课程思政分为“科学精神”教育专题、“人文精神”教育专题、“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专题三类,并用案例法将“医学史”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联系以具体案例的形式进行阐释,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史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医学史”教师通过“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和相应思政元素的挖掘,逐步提升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医学史”课程中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是贯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探索"点频共振"逻辑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动点频、基础点频和情景点频共振,是创新"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关键作用的重要抓手,对于打通全员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认为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在培养时代新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弘扬主流价值上具有共通性,在锻造科学思维方式上具有互利性。提出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强化高校党委三重责任,构建立体化育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共同体创新模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对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以思政为核心,以课程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8.
滕永青 《文教资料》2021,(2):219-220,23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高职英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教师、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载体,形成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若梅 《江苏教育》2023,(52):23-26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阵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途径。高校应发挥党建优势,突出党支部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功能,探索教师党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的互动融合,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长效育人机制建设,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李杰瑜 《文教资料》2020,(1):184-185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课程思政,可以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因为学生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因和思政教育分离较大。但该门课程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教师力量上,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联系,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培育师资力量等,做好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体系、课程、考评这四个维度,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导向上的同一性;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协同育人体系;要提高教师政治素养,转变教师育人理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形成有思政导向的课程;要构建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统一,形成真正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模式,专业课程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该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探索了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法,并通过三个教学案例深入分析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相融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背景下党建与业务“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要注重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工作相融合、作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相融合、思想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组织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相融合、反腐倡廉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要加强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纳入“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尝试构建融合协同运行机制,促进大思政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14.
覃田  陈志挺 《大学教育》2023,(7):122-12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锻造育人主力军,融入思政元素”“依托行业领域,融入思政元素”“深化课程改革,融入思政元素”“回应热点关切,开展专题思政教育”的课程思政“四维融入”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促进更加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是一种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又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发展历史为理论视野,梳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洞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方法论借鉴。一方面,用逻辑的方法总结提炼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探究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反思,传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课程思政建设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团队顶层设计、组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团队成员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团队的育人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持久教学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会教、愿教"且懂思想政治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宋波 《中国培训》2023,(9):57-59
<正>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系列文件,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成为专业教师的必然任务。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为加强全省技工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课程教学能力,于2022年举办了第一届技工院校思政教学能力职业技能竞赛(包含思政课程赛项、课程思政赛项),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内在要求与具体实践。实践课程思政,需要解决好专业课与思政内容的价值关联与实践困境这一对矛盾。通过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发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需要把学生、教师、课程、教材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开设思政课程.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交流、开展社团活动都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除此之外,专业教师的言行,校园文化熏陶等对高校思政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当不同的影响力甚至相冲突的影响力作用于学生的时候,其效果可能会削减,抵消,甚至引起学生的疑惑。特别是当今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呢?笔者认为,利用网络优势,整合网络资源,建立高校思政课程、辅导员队伍建设.社目建设相统一的“三位一体”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是解决信息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文章分析课程思政的含义和要求,探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加强教师培训并提高其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