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学生评价计划”是迄今为止国际教育评价研究中规模最大、领域最广、水平最高的研究项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评定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5岁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在今后成人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评价计划非常关注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国际学生评价计划”主要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四方面的能力囊括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就评价方法而言,“国际学生评价计划”具有组织管理严密、取样工作规范、样本规模大、测验方法多样、测验与问卷相结合等特点。“国际学生评价计划”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成绩在不同等级水平之间的分布、学生测验成绩的平均分的差异以及学生测验成绩的性别差异等不同侧面,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型劳动者;依托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提供文明坐标,引领生态文明的潮流为目标。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生态文明“三观”,加强生态学知识和生态法律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技能和生态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态阅读”与思辨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设计并实施整本书“生态阅读”的教学方案,采用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方法,评估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整本书“生态阅读”实践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态课堂”理念与实践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目标。在“生态课堂”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及知识内容本身都与其综合发展紧密联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与奠基作用。有效建构初中生物学“生态课堂”,可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以生态环境为内容,以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为目标的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这样理解生态教育有较大的局限性:一是把教育内容局限在“生态环境”上,忽视了造成生态问题本身牵扯面极广的事实;二是把生态教育的目标局限在“生态意识”上,忽视了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生态能力,特别是利用生态的系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性的整体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不利于生态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校其它教育活动的相互渗透。因此,应当把生态教育界定为:旨在培养人的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教育。一、生态教育的必要性这是由社会的客观迫切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及教育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技术已  相似文献   

6.
值此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并实施三十年之际,我们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发展的“十大”成就;解析了影响成人教育未来发展的“十大”问题;并思考了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希望它们能够对于我国成人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台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值此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并实施三十年之际,我们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发展的“十大”成就;解析了影响成人教育未来发展的“十大”问题;并思考了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希望它们能够对于我国成人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台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之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理由有 :加强环境保护符合我国国策 ,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决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中国“入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可通过发展知识经济、环保产业、旅游业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关系 :换句话说是 :“喂”与“吃”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滔滔不绝的“喂” ,学生是囫囵吞枣似的“吃”。一节课下来 ,教师感到教得很累 ,学生学得昏昏欲睡 ,其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的“一桶水”也兑不满学生的“一碗水”。这样的教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是每个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的学习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还必须靠教师的课堂质疑。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启学生…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自2001年起开始比较大范围地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十年来,生态移民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本文以苏尼特右旗生态移民情况为基础,探讨荒漠化草原的生态移民政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数据分析观念(这里看作一项能力)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正>“汉语盘点20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新华网联合主办“汉语盘点2023”活动,发布了2023年度字词、2023年度十大新词语、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和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2023年度字词国内字:振。国内词:高质量发展。国际字:危。国际词:ChatGPT。2023年度十大新词语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文明倡议、村超、新质生产力、全国生态日、消费提振年、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百模大战、墨子巡天。  相似文献   

13.
“共振·共融·共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学习生态是基于“政行企校”一体化育人的基础上形成的。结合区域办学实际,在“三教”改革、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名师引领四个政策点上发力,搭建政行企校“共振”育人平台,培养学生产教融合学习观念;组建产学研用“共融”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科教融汇学习习惯;推行产学研用“共生”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产教融合学习能力,从而优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学习生态,引导职业教育服务支撑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主任办公会讨论民族教育问题兑一国家教委最近召开主任办公会,认真讨论研究了“九五”期间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会议认为,民族教育是全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难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十整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跨学科实践教学的理念下,以“构建生态廊道”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廊道的作用与意义,通过设计、优化、搭建和评价生态廊道模型,达成跨学科实践的目标。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尊重差异,分层教学;抓住联系,融合“理”“法”;遵循规律,灵活训练等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话题]教养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成绩优秀,已被系里推荐读研。但他为验证“熊的嗅觉灵敏,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是否正确,把兑了硫酸的饮料投给黑熊喝,烧得黑熊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嗷嗷”直叫,眼被烧瞎,舌、口腔、上腭及食道被烧坏,不能进食。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与自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作为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意识,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课改实践中,一些人认为探究就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或学生自问自答,于是,“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一堂课下来少则十几个问题,多则几十个问题,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在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不亦乐乎地…  相似文献   

19.
在最近十年的高校大扩招中,尽管各类高校都获得了大发展,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中东部的巨大差距尚无明显改变。在后扩招时代,发展西部高等教育应采用差异、多样化、特色等生态发展策略。其要点是:确立高等教育多元化生态质量观,引导西部高校合理定位;依据生态定位,强调西部高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兑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82年,投资300多万元,占地13000多米~2,可容纳18个教学班。该校地处吕梁山区偏辟的煤矿区内,经济较富裕。建校十多年来,在镇党委的重视下,校长冯世森与教导主任张贤团结全体教职工,实行全方位管理。连续三年高中、中专的升学人数都超过百人;毕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提高;在校学生的巩固率也明显好转,在山区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