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这一次的游戏呀,我来说你来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看看同学们能否做到整齐划一。试试吧!  相似文献   

2.
在上“植树问题”这节课时.我有意渗透数学思想,现摘取其中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一:在课前活动中渗透对应思想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拍拍小手,先看老师怎么拍,如果你感悟到有规律了就和老师一起拍。(老师做动作:拍、空、拍、空、拍、空,速度由慢到快再逐渐变慢,最后喊停)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拍了多少下手吗?是拍手的次数多还是空的次数多?生:(脱口而出)一样多!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相似文献   

3.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出示一组词语:继续连续陆续)谁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预热师: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一下吧!我来自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地——江苏海门。你们呢?生:我们是浙江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五(5)班的学生。师:大家互相熟悉了,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想问我?生:吴老师有多重?师:我75公斤。这是私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是不说的。生:吴老师多大了?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大家见过我吗?今天我站在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大胆提,老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把你的眼睛开足马力,仔细地看一看我与你们的语文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2.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一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一样。(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  相似文献   

8.
课堂回放 一、“悄悄话”——彰显“自我” 1.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你想问我什么?不过,当你们问完我后,我也问问你们,老师就一个要求——你们的回答必须真实。  相似文献   

9.
一、课前导语,幽默风趣 师:趴在桌子上于吗?趴着是在偷看我吗? 生:不是。 师:那你们认识我吗?  相似文献   

10.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12.
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9册) 师:课前同学们交流了长江三峡的一些资料,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了解的三峡?(板书:三峡) 生:我知道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生:我知道三峡很长.有200多千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风景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巍峨、雄壮。生: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游览过许多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谁到过黄山?小部分同学表示游览过黄山。  相似文献   

14.
刘锋 《四川教育》2008,(9):32-33
[案例]孙双金老师《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 生:孙老师好! 师:哦,知道我姓孙,孙悟空的“孙”。谁告诉我孙悟空有什么本事?(生笑)  相似文献   

15.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使我们明白了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我想聪明的同学们从文中还会感悟到很多很多,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深入挖掘本文的内涵。谁来板书课题及上节课内容?  相似文献   

16.
·案例呈现· 片段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板书:认识)要想认识一个人,通常要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名字、外形、特征)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这5个前鼻韵母是……(学生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后鼻前母。学习了最后这4个后鼻韵母,我们便能读注音文章,还可以用拼音来写话。同学们愿意学吗?生:愿意!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5个前鼻韵母中都有一个什么字母?你怎样记住这5个前鼻韵母?生:5个前鼻韵母都有尾音“n”。在“n”的前面分别是单韵母aeiu ,就成了anenin un n5个前鼻韵母。(教师板书5个前鼻韵母。)师:现在我们学习第17课后鼻韵母angeng ingong。(教师板书课题,并放映…  相似文献   

18.
<正>课前谈话师:同学们,陆老师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新本领,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不仅会上语文课,还会画画。请睁大眼睛仔细瞧。(师画简笔画大象)师:看出来了吗,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请大家伸出手,跟陆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曹”字真有趣,不是横就是竖,间隔要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19.
一串句子,一个故事——概述中学表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板书:木笛)读一遍。(生读)同学们课前把课文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20.
潘文清 《科学课》2009,(4):26-28
一、引入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喜欢的食物包装,说一说你搜集的是哪种食物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