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首先被人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其全新的传播功能,这是互联网深入影响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因素。所以,研究互联网的传播功能,科学揭示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是实现正确引导舆论,搞好网络新闻宣传的先决条件。而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可以通过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体现出来。任何一种类型的传播过程,都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依次构成传播过程的各个阶段。即:传播者(谁)→信息(说什么)→媒介(通过什么渠道)→接收者(给谁)→传播效果(取得什么效果)。1.传播者: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更为开放…  相似文献   

2.
传播习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在社会传播现象中,传播习俗具有基因性的意义。它常常非常强烈地影响到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甚或一次传播活动的面貌、成败。  相似文献   

3.
孙琳 《报刊之友》2010,(12):173-174
本文从网络传播时代社会传播活动模式发生的转变出发,描述了金字塔形传播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从新闻传播学科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的滞后性,并就如何在新的社会传播实践背景中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男人帮网站(www.fhmonline.com)是消费社会里一个以男性气质为卖点的商业网站,其继承英国《男人帮》(FHM)杂志的各种主要的传播特色,是一个世界闻名的“ladmag”网站——以男性感兴趣的题材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网站。男人帮网站的办刊宗旨是“有趣,性感,实用”,话题多半以时尚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里,传播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其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人都不会忽视媒介的作用,任何事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的影响。以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健康意识与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传播媒介的作用与影响力更是如此,以至于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6.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梳理分析了网络结构计量的相关学科理论:图论、复杂网络、社会网络、信息计量,认为图论等相关数学知识是研究网络结构计量的基础.然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还原到最原始的图,按照"点→边→子图→图"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包含个体级、局部级、全局级三层指标的网络结构计量框架,进而结合互联网知识传播的特点构建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指标体系.最后,借助于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针对小木虫论坛数据进行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实证分析,提炼总结了现实互联网知识传播可能表现出的一些规律、现象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播禁止及其种类 信息社会的传播禁止,成为新的课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对于探讨传播自由问题,确立当今大众传播规范的合理秩序,大有反手擒题之妙。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禁止极为普遍与经常。社会进入事业性传播时代以来,一方面是大众传播阶升式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绵延不绝的传播禁止。可以认为,传播禁止乃是一种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文化现象,构成中外传播史上一个重量级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人们都在积极地获取外界信息.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和当代青年中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相对其他群体来说,比较容易接触和使用各种传播工具,而且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各种传播工具的重要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0.
章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创新)、分配(传播交流)和消费(应用转化)基础上的经济”为思维立足点,阐述了“知识传播事业的构成要素和知识传播事业体系的内在结构:并且初步论述了知识传播事业在向知识经济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具备的三方面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立川 《今传媒》2005,(6):15-17
传播习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在整个社会传播现象中,它具有基因性的意义。它常常强烈地影响到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或一次传播活动的面貌、成败。它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并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诸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作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新闻事业而言,合理地利用传播习俗,无疑是新闻传播活动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类传播3.0:范式理论视角下的聚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传播是指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基于自媒介体系建立的,融合多种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建立社会文化认同为目的的一种群体传播形态.由于其融合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多种模式,因此成为媒介社区中的主要信息传播形态.如果说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1.0的话,那么大众传播和聚众传播则依次是人类传播2.0、人类传播3.0.聚众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不仅将营造更加辉煌的媒介景观,而且将广泛地影响日常生活、传播机制和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4.
倘若我们以某一个时间段为轴,细细梳理并抽取这些学术产品,力图探索当前中国社会风险与危机传播研究的谱系框架时,我们发现,危机传播的复杂图景伴随着当前研究的问题和困境展露无遗。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危机和危机传播的复杂性对研究造成了困扰;一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范式瓶颈。而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现有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框架难以解决复杂的中国社会危机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网络传播的时代,新闻媒体所传播的重要事件,往往能够体现主流社会价值观,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对形成社会公意、达到社会公识、构建一个民意畅通的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广圣 《新闻界》2013,(17):11-15
乡村传播"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是农民,转型期的农民身份发生了分化,农民在乡村社会传播中的行动直接影响着村庄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建构。借用社会传播网络分析工具考察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传播网络结构是本文的旨归。经田野考察发现,现代中国乡村传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循环的网状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介传播等不同传播方式来编织他们的信息传播网络,这些信息传播网络从不同层面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显示中国的传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生态,即全球化时代的传播、风险社会中的传播与网络化时代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关键在于话语权的争夺;在风险社会中的传播,关键在于信息透明度的把握;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关键在于舆论主动权的掌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媒介公共组织本质上强调参与者话语传播的开放、分享与互动,也是一个自组织的网络传播系统。本文主张用布迪厄开创的场域视角来诠释社会媒介自组织传播实践,并为此提出了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媒介场域独立存在的依据,并以新浪微博为例阐明了社会媒介场域理论建构中的相关概念,包括社会媒介场域中自组织传播行动者主体、自组织传播的幻象、自组织传播的位置关系、自组织传播的竞争工具——资本、白组织传播的逻辑——惯〉--j等。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传播的宠儿——病毒式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病毒式传播这种独具魅力的传播方式,在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病毒式传播的界定及病毒式传播的四大特性,指出了病毒式传播的两个应用平台——互联网和移动通讯。  相似文献   

20.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在传播观念、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文化创造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新闻传播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重建传播观念传播观念,即新闻传播者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新闻传播实际,又具有指导与影响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作用。①重建传播观念,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