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专利计量方法,对全球软件专利进行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全球软件专利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美国和日本是全球软件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全球软件专利的高产机构大部分分布在日本,但是全球软件领域的核心专利大多数却分布在美国;中国软件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要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为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CNABS和VEN专利检索数据库进行汽车直流驱动电机相关专利检索,统计分析了汽车直流驱动电机的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国内外主要申请人,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全球汽车直流驱动电机专利申请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基本发展形势、国际专利分布、企业间的专利引证率和知识流动网络等角度来比较分析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程度和专利位势,以期能够评估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内的竞争态势。为我国各级政府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汽车企业的研发合作、技术引进等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参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专利计量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和勇  古龙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02-210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李国秋  范晓婷 《现代情报》2017,37(7):123-130
本文根据研究团队的相关预研究,结合主题词、德温特手工代码、IPC分类号等方法,精心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检索策略,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平台上收集数据,对检索结果使用TDA软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从年度专利走势、主要技术领域、竞争机构专利分析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专利一直在稳定增长,国外在专利布局方面都没有忽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申请,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  相似文献   

6.
苏祥荣  沈翔宇  崔颖 《科技通报》2019,35(3):238-243
以专利计量方法研究全球和我国特别是浙江省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对智能汽车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分类号、申请人、地区分布、主要机构、重点技术等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为我国和浙江省智能汽车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等提供参考。主要建议包括:加强制度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专利导航,加强技术研发;加强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发展;实施人才工程,集聚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研创新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申请的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了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态势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CMOS图像传感器是主流的固体成像传感器之一,各国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专利布局都十分重视。本文从全球专利分布状况和在华专利分布状况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对全球专利随着年代的发展、原创国、目标国分布和在华专利主要申请人、主要技术类型、主要申请人的主要技术类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我国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球91%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掌握在日本、中国大陆、美国、韩国、德国手中,通过聚焦分析主要国家(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综合应用Derwent Innovation、Derwent Data Analyzer、Innography等专利检索平台和分析工具,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上构建检索策略,从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主要专利权人、专利价值等视角,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进行宏观分析,对主要国家(地区)专利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德温特数据库作为样本数据来源,借助于德温特专利族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的计量分析,揭示太阳能汽车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特点。结果表明,太阳能汽车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该技术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中、日、美、韩、德等少数国家,中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受理国,也是全球主要的专利产出国,但是中国并未积极谋划海外专利布局。而西方国家早已将中国视为未来太阳能汽车的主要战场,美日等国继续推行进攻型专利战略,抢先在海外市场构筑了专利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综合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了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分类体系和专利检索策略,采用恒库和Vantage Point等软件工具对欧洲专利局世界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数据下载、清理,获得本领域全球专利数据。通过对2004-2013年全球碳纳米管各技术领域专利的时间分布特征、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及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等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发现碳纳米管全球技术创新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中国在碳纳米管专利的申请量上占据优势,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中国今后碳纳米管领域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使用Incopat平台,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以及驱动电机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纯电动汽车是技术研究的热点,而对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相对滞后。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竞争者、热点专利以及各国申请人在全球的专利布局,发现德日韩企业在驱动电机方面的研发实力较强,中国专利申请量比较高,但专利质量不是很高,且研发力量过于分散,同时国际汽车巨头非常善于使用专利策略,在全球进行了合理的专利布局。因此,中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要通力合作,发挥协同作用,并且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力争早日抢占战略制高点,摆脱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技术分支,在许多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IncoPat数据库,对全球在虹膜识别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并对专利数据做了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技术主题探测、创新主体研究、专利布局等专利信息分析,通过分析,为全球的虹膜识别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专利的视角对增加弹丸射程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总结分析了全球专利的申请趋势分析、主要申请人分布及其技术分支分布、以及技术分支的申请趋势,为增加弹丸射程技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肖智  徐巧 《现代情报》2012,32(11):14-19
电子地图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科技新产品,它的应用已从汽车导航、城市建设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借助专利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对国内外电子地图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国际专利分类(IPC)分布、专利权人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国内电子地图技术的专利地区分布、生命周期和申请类别进行了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找出国内外研究差异、研究热点分布,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关于电子地图技术领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汽车轮毂轴承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数据,比较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分布差异,进行国内申请人的优劣势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OLED显示面板用阻隔膜技术进行专利检索,明晰了该技术专利申请的时间分布和区域分布,厘清了全球申请的主要创新主体及其专利保护水平,明确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的深入研发和市场竞争提供了有价值的专利信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德温特分析家软件开展专利情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杨志萍  方曙 《现代情报》2005,25(12):14-17
本文针对如何利用德温特分析家软件开展专利情报研究进行了讨论。通过使用德温特分析家软件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太赫兹相关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专利数量、归属情况、技术分布、引文情况、以及数据组配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度挖掘软件的各种功能,实现了利用该软件进行专利情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专利角度出发,从国内外申请量变化及专利产出国分布、技术分支以及主要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领域全球专利概况,并重点研究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分支及其申请量分布,为无叶风扇降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专利信息。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管理》2013,(2):26-31
电动汽车产业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日本是现今电动汽车产业化最为成功的国家,对日本汽车企业的电动汽车专利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作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他山之石。分析结果显示,日本丰田、本田两家企业的专利领域集中在混合动力汽车,日产专利分布均匀,三家企业都十分重视微处理系统、燃料电池等专利的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