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教学目标:(一)知识点:1、体会散文情景理的完美结合。2、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二)技能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三)德育点:1、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
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仿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  相似文献   

3.
储召连 《学语文》2012,(4):18-19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散文情和理的关系(2)从文章中“什么是美的”挖掘“美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中去。  相似文献   

5.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6.
张勇 《考试周刊》2014,(92):144-144
<正>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3.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过程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能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并能够让学生体会探究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徐峰 《中学教研》2007,(9):26-28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初步应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景素材,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用多种途径推导公式,通过交流合作,体会向量方法的工具性,了解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究的乐趣,培养  相似文献   

8.
唐丹妮 《广西教育》2013,(26):41-42
一、教学目标《典范英语》(6)第13本"The Ghost Ship"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语言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朗读;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写作任务。2.非语言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德。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31~32。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2)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索,初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发展性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运用。(2)学生经历将除数是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计算过程,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学生能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学习,自主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史小琼 《教师》2013,(24):115-115
[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课文中心,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和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赤壁赋》虽为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本课教学通过让学生疏通文意,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情感,从而达到使学生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何瑛 《成才之路》2013,(26):39-39
【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瞻前顾后、执著"等。(2)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细致的心理描写,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3)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写漫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人教版五上《剥豆》)(1)课前听故事《最安全的姿势》,引导初步体会母爱。(2)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会,就能感受到神圣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件小事,认识一位母亲。(板题:剥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  相似文献   

14.
<正> 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叶绿体中的色素。(理解)(2)叶绿体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理解)(3)光合作用的过程。(应用)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领悟"结构决定功能"从现象入手,探索本质"理论指导实践"这些基本的科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  相似文献   

15.
<正>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2 .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3 .培养学生语感、朗读能力。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美好景物、事物的喜爱之情。三、教学过程(一 )内容呈现1 .快速默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并揣摩读技的巧妙与方法。3 .学生自由朗读 ,体会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喜悦之情。(二 )设置问题情境这篇课文可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你能从文中提出一个最有意思的问题么 ?(三 )交流对话1 .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 :这篇课文通过选取春天最有特色的景…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所以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于"这一篇"中独特的情感。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呈现出"作者或背景介绍"出场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在"人""文"观照中体情悟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21例5、P22做一做、P24练习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经历探索小数除以小数的过程,理解、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概括与归纳的数学能力。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规律,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进一步体会"转化"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意义,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索数学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认读14个生字;(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学生体会到太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