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的联系日益紧密.面时人口剧增、资源和能量消耗巨大,有限的水资源能支撑多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需要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因为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含在两个方面:城市降水、城市建设对雨洪径流量和水质的影响.建设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合理控制雨洪径流措施、开展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水信息学作用、强化水环境管理法规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从根本上处理好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雨洪是导致城市洪水灾害的罪魁祸首,然而,如果利用得当,则城市雨洪是缓解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现状,对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茂名市的水资源现状,阐述了茂名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的概念和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茂名市一定区域范围内雨水收集量与用水量估算比较,论证了茂名市一雨水资源化利用潜力,为茂名市雨水利用决策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在我国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只针对雨水收集排放或只用于调蓄洪峰,未考虑雨水的原位入渗、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处理等;作为新型的雨洪综合管理模式,低影响开发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例如在进行雨水水量控制的同时,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且便于实施、建设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等.同时,低影响开发模式已受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从业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公园绿地在雨水径流控制与利用上的效益最大化,从城市规划中的公园选址、提升公园绿地截流能力的主要途径、地块竖向设计衔接以及结合景观设计进行生态雨水处理4个方面,论述如何从整体区域层面上利用公园绿地控制雨洪,并实现雨水资源的景观应用。  相似文献   

6.
季风气候控制下的降水集中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城市雨水地表径流的危害日益凸显,但只要加以科学利用,即可趋利避害。笔者通过总结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经验,分析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城市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以控制地表径流、补充生态用水和地下水、促进城市地下水系统健康循环为主要目的,以凹式绿地为主的自然下渗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城市雨水利用途径与方式,并从法律法规、奖惩政策、市场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雨水利用的政策保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雨水利用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矛盾、污染的产生、雨洪问题的突出,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雨水利用的问题。国外雨水利用技术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一些缺水的国家。国内在雨水利用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从目前的调查看,雨水利用在台州尚少见。根据从国内外雨水利用的经验,结合台州市的实际情况,对台州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城市雨洪耦合模型中堰流公式的准确性并量化地表人孔处交互流量的水力学特性,提出基于现实尺度的三维数值模型,用于评估地表与地下管道间的交互流量.所述水动力模型基于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包括利用标准k-ε模型模拟湍流过程和采用有限体积法(VOF)捕捉自由表面.通过对比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模拟结果与传统堰流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在指定条件下,堰流公式适用于地表与地下管道间的流量交互计算;正常流和溢流条件下管道中心剖面的流线和速度轮廓线表明双系统间的水量交互与路面水位、人孔和排水管道右侧结合处的水流变化直接相关.结果证明:CFD方法在分析城市雨洪交互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并能够更加清晰地提供雨洪交互过程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城市雨水能否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产生良性对接,国内外已经进行很多研究,这些研究从可能性、可行性、规律性和潜力等方面给予分析.掌握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技术措施,了解其发展趋势能够对城市雨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理论性和技术性帮助.该论文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措施,并展望未来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实现城市的低影响开发。通过对临沂大学中央绿地区域内的下垫面测量统计、地形与地质调查,按照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指标要求,进行中央绿地道路的平、纵、横设计以及路面结构设计,并结合人工湿塘、生态滞留设施对雨水进行全部管理利用,实现综合径流系数同比降低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88.6%以上,蓄雨水的能力达到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增加135m3,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套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规划方案.与传统排水规划不同,该方案通过在社区尺度上规划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削减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实现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采用结合了传统排水管道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水力模型,对规划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20年降雨数据的连续模拟发现,在规划完全实施基础上,相对于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径流总量削减率可达80%以上.为保障和指导规划的实施,结合当地条件,制定了技术实施导则.规划区域内3条主干道道旁生物滞留设施已完成施工建设,区域内其他地块的开发也正在实施导则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和实施.提出的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区域雨水综合管理规划、评价和实施方法,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人工湿地对氮磷和重金属的去除现状,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因素,如填料、植物、前处理等,提出需要从设计方法、水文资料统计、人工湿地组成部分及人工湿地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改进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采用以径流污染控制和削减为目的的设计方法、以多年水文资料为根本的设计思路,以新型填料研发、耐淹及经济植物选择为应用前提,强化暴雨湿地管理,建立暴雨湿地数据库,是改进暴雨湿地净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对城市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雨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对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建筑垃圾对Pb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均对雨水径流中的Pb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粒径粒级越小,对Pb的净化效果越好,但其渗透性能越差;建筑垃圾的粒径粒级对Pb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具有重要影响,粒径2.36~4.75mm的建筑垃圾对Pb的平衡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最大,分别为18.1μg/min和5.5μg/g.上述研究结果为城市雨水径流中Pb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阳峪村绿道旅游总体规划进行研究,给出了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设计了规划方案。从管理体制、人员培训和经营策划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太阳峪村绿道规划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我国绿道旅游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降雨路面径流汞(Hg)污染状况,对南京绕城高速公路马群段11场降雨路面径流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汞(Hg)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以及降雨特性对径流中Hg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赋存状态的Hg的污染程度均较为严重,总Hg(THg)、溶解态汞(HgD)和颗粒态汞(HgP)含量分别为0.173~3.347,0.069~0.862和0.104~2.485μg/L.THg的EMC超过了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5类水的限值.雨水径流中Hg主要以颗粒态存在,络合态Hg(Hgre,0.250~2.821μg/L)的含量远大于挥发性Hg(Hg0,0.023~0.215μg/L)和活性Hg(Hg2+,0.026~0.359μg/L).各种降雨特性对径流中Hg污染的影响顺序为前期晴天数径流时间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特性:以深圳市为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析华南地区道路径流污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华南地区典型城市深圳市道路进行了4场降雨的径流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显示道路径流水质劣于地表水4类环境质量标准,说明道路径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威胁.同时研究发现初期冲刷效应受到降雨类型和污染物种类的双重影响,因此在针对道路径流处理设施特别是初雨截流装置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降雨类型与污染物种类.另外,建议华南地区的初雨截流量为3~5 mm的初期降雨.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有效的道路径流处理设施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绿道政策是广东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如长距离借道、未划定绿廊控制区、部分绿道功能不全、缺乏管理等,政策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政策执行主体未充分认识绿道的内涵,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宣传不足等原因,为此提出要加快绿廊控制区的划定工作,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健全绿道保护的相关法律等进一步完善珠三角绿道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新特点,根据城市地理学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将案例教学法在《城市地理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总结为"一案贯穿"教学方法,是指采用特定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案例,贯穿《城市地理学》各章节主要理论的讲解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并围绕"一案贯穿"教学方法的提出,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装配规划与设计的集成系统,该系统借助于产品数据转换标准STEP实现了在装配规划和装配设计之间的产品数据交换.系统由CAD子系统、产品建模子系统和装配规划子系统所组成.产品模型符合STEP标准,大多采用集成资源中的实体,部分采用对装配规划必需的自定义实体.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装配顺序生成方法,它适用于复杂装配体的装配规划.从优化总装配时间的角度对生成的装配顺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