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那10元钱,成为我一生命运的转折。我至今不知那位好心人是谁,无以报答,惟有永远铭记于心,为社会多做一点好事,算是答谢!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1,(17):63
中国演讲与口才第一品牌夏令营导入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体系打造中国青少年演讲与口才教育的"黄埔军校"一次决定家族兴衰、孩子命运的投资!一次让您一生都值得骄傲的正确选择!一次让孩子脱胎换骨的学习革命!  相似文献   

3.
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说。不!不!我们见过的!我默默地呐喊着,心底隐隐的一丝颤抖牵动着痛楚。不过,那样的知音,一生都难相逢一次,我们己相见两次,已算是老天给我的眷顾了吧。我不再抱怨命运,争辩,默默低下头接受命运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次较大的转折。没有转折和起伏的人生,是平淡和乏味的人生。我要说的这次转折,就发生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我从学校里回来,看到几位穿军装的人正在和父母说话。看见我,父亲说:"孩子,你愿意当兵么?这几位是来征兵的干部……"当时我就惊呆了,对父亲后面的话也没有听清楚。当兵!这可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愿望啊!兴奋与激动,一切是那么的突然,使我一时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5.
遭遇第一跤     
张玮 《考试》2005,(11)
“我们丰富地过一生,不是因为有太多的享乐,而是由于有许多的苦难,这些苦难在我们的挣扎下,都会过去!且在记忆中升华,成为一种泰然!”也许,对于刚刚涉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泰然处事并不容易;也许,因为一时的冲动,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更有可能的,就是于“苦难”中获得的快乐滋润了而后的生活和工作,因而,我感谢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持续了一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一次调查中,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  相似文献   

7.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牛祥春 《教育探索》2004,(8):105-106
一、当代大学生的三次情感转折 所谓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三次情感转折,指的是他们一年级入学以后的第一次情感转折,二、三年级认知过程中的第二次情感转折,四年级面临毕业分配所引起的第三次思想波折和情感困惑。 第一,对许多大学生来说,从中学升入大学是其人生的一大转折,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挑灯苦读、废寝忘食、奋力拼搏,终于敲开了大学之门。多少学生不禁发出了“终于成功了”的感叹,但没等他们松一口气,高等学校新的考验接踵而至。许多人感到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日子很不好过。  相似文献   

9.
和蕃,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缔结的跨国婚姻,人们习惯上认为和蕃女性命运悲惨。但若从这些女性出身、地位等具体情况考虑,其出嫁外蕃,不仅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人的喜剧,是其一生命运的转折。而这些担负政治使命的女性,也为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关于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件事触动我的心灵.触动,那是一种感觉、一种感触、一种感动、一种感慨!俗话说的好("的"应为"得")世事难以预料,确实,也许通过一种途径和一种事情就会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也许不良之举会使人走上绝路,也有可能会断送人的前途,断送人的一生、人的命运刹住.……  相似文献   

12.
选择     
(一) 分科是在高一下学期,那时我的理科成绩一塌糊涂。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说得更确切些,是绝望中送来了希望。我在心里高歌,这是上天给我的机会,是我命运的转折。与此同时,我更加憎恨理科了。我觉得理科阻碍了人类感情的发展,冷冰冰的。在一次名为《我的愿望》的作文中,我写下了这样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件事触动我的心灵.触动,那是一种感觉、一种感触、一种感动、一种感慨!俗话说的好("的"应为"得")世事难以预料,确实,也许通过一种途径和一种事情就会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也许不良之举会使人走上绝路,也有可能会断送人的前途,断送人的一生、人的命运刹住.……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不是发生辛亥革命,孙铭勋(1905-1961)的命运将和他的祖辈一样,在贵州乡下务农兼做小生意,平淡一生。如果不是遇见了陶行知先生,孙铭勋有可能实现“军校梦”,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因为遇见了陶行知先生,他找到了合适的职业,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从此有了充实的人生。遇见陶先生,实现了孙铭勋一生最重大也是最彻底的转折,不仅改变了命运,还多少改变了性格,多少消弭了原先的无端躁动和暴戾,转身俯向嫩弱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研究,大都以揭露封建礼教为主旨.最终归结为对“神权、族权、人权、夫权”的彻底批判。本文试图以人物命运的发展——即祥林嫂三次命运的转折:1、第一次到鲁镇。她满怀希望从婆家逃出;2、改嫁给贺老六。从坚决不从到顺从命运的安排。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3、第二次回到鲁镇。在死了丈夫、失去儿子的双重打击下,怀着一线生机重回鲁四老爷家.最后走向死亡为主线.从悲剧的两个构成因素——人物性格和环境入手,除了分析家庭的、社会的环境因素以外,还从三次命运转折中,祥林嫂的前后外貌、举止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其中她在作品中仅有的几次笑,最能代表她命运的起伏变化。只有全身心地感受人物的生活、个性、背景,拓展探索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视野。才能感知、了解把握人物的命运,以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一次调查中,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后,中国发生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三次历史命运的转折,找到了三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诬次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李弗不 《新高考》2011,(Z2):125-126
又到一年一考时,高考对于中国学生的一生来说,可谓关系重大,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广大考生,特别是广大家长,绝大多数都是极为重视的,有的家庭甚至处于一个子女高考,全家高度紧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是在一次关于课改的调查中,一位家长对我所说的话。这句话时时激荡在我心头,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难以忘怀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仑孩子一生的命运!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