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所发展,在题材上,突破《诗经》言志抒情的传统,而走向社会批判的道路;在表现手法上,再现人物形象独立的审美价值,达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定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发展了《诗经》叙事成分;突破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趋向五言;继承发展了《诗经》赋、比、兴手法.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民歌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使它冲破了《诗经》的类的表现方式和温柔敦厚的审美品格,把艺术表现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深入到下层社会平民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比较自由地表达了平民百姓的悲欢哀乐。细致、生动、尖锐、激切都有别于《诗经》中的创作。同时,相应着叙事性特质的要求,一改过去单纯而缺乏变化,板滞而过于凝固的四言诗形式之弊,创造了灵活多变、参差错落、不拘一格的杂言、五言全新的诗歌模式。汉乐府民歌的出现,不啻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刻画了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刻画,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尤其是心理刻画艺术,可谓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刻画了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刻画,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尤其是心理刻画艺术,可谓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萌苗 《现代语文》2009,(12):17-19
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书写爱情的篇章,其中春秋时期《诗经》中的《氓》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与捍卫。本文主要从作者对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女主人公爱情变故的原因及她们对爱情作出的抗挣三个方面探讨比较两者人物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乐府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其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唐代及以后的新乐府创作。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呈现出的不同情调与风格.初探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诗经民歌和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作为诗歌鼻祖的“诗三百”,在形式、内容、思想、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其后的两汉乐府叙事性民歌 ,不仅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并且对其叙事艺术技巧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矛盾冲突、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类似后世戏剧艺术手法的特色 ,汉乐府中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可以说是后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滥殇。  相似文献   

9.
南朝乐府民歌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抒发了南朝畸形都市生活里下层女性的心声和情感。缠绵婉转,感情纯真,语言鲜丽活泼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创作。  相似文献   

10.
<正>《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后人盛称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也称"木兰辞")为"乐府双璧"。它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这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采用个性化的对话、抒情性的穿插、渲染衬托等方  相似文献   

11.
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城市的繁盛。市民阶层的兴起,诗体的进步以及南北文学的合流等种种原因,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勃然兴起,蔚为大观,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根据其艺术上的特点可分为三类,他们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红信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35-36,41
通过分析《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诗的不同,认为《诗经》中的情诗恋歌质朴自然、率真热烈,歌颂了女性本身的美,而且笔法拙朴;汉乐府民歌中只有少数反抗礼教的诗歌,赞颂女性多囿于道德美,艺术上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3.
《诗经》民歌中朴素自然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对汉乐府民歌、北朝民歌和中唐新乐府民歌等都有很大影响,此外,比兴手法、复沓的章法、灵活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和韵律以及其中的叙事诗等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鑫 《华章》2011,(23)
汉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苦苦追求爱情或饱受征战相思之苦或任劳任怨或被男子抛弃或机智反抗权贵戏弄,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汉代人民的生活.汉乐府善于将叙事与抒情结合,时话与独白结合,综合运用铺陈排比,侧面烘托,对比描写并辅以动作和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形象.其多种多样的艺术塑造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总。它不仅广泛地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与情感,而且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作为旧中国社会最底层、受苦最深的不幸者和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法制度下作牺牲品的妇女,其个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源头。汉乐府民歌是汉代文学的精髓,它们之间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达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建安诗歌深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诗歌中激荡着民歌的旋律.在形式上,建安诗歌接近乐府民歌旧曲,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旧题、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比兴、铺陈的手法;在精神上,它传承了汉乐府民歌中的伤感与悲情,无论是忧伤的长歌与短唱、昂扬奋发时的慷慨陈词,还是悲壮激越的篇章,都激荡着生命内在的旋律.追溯其文化渊源,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声调与《诗经》中秦地悲歌一脉相承,建安风骨是汉代乐府民歌与商周时期秦地民歌音乐精神的张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并有许多新的艺术创造,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本文想谈谈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完美的艺术结构是它的第一大成就。它故事完整,层次分明。作品从兰芝向仲卿诉说苦衷,主动要求遣归,仲卿向焦母恳求无效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民歌中有很多是把妇女作为歌咏对象的,从《诗经》的《氓》到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等不朽之作,不仅反映中国古代妇女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而且融进了创作者的愿望、理想和追求。这些妇女形象的基本性格特征可以归纳为勤、柔、刚、勇四个方面,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女性的道德标准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0.
诗经民歌和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作为诗歌鼻祖的"诗三百",在形式、内容、思想、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其后的两汉乐府叙事性民歌,不仅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并且对其叙事艺术技巧加以继承和发展,在矛盾冲突、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类似后世戏剧艺术手法的特色,汉乐府中这些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可以说是后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滥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