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运动模型,处理方法有: (1)分段法.将竖直上抛运动划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作一个匀变速运动过程,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同取一个正方向,用匀变速运动公式列式.  相似文献   

2.
王建增  高鹏 《物理教师》2010,31(8):10-10
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I第42页第2小题.原题是: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有人提出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3)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也越大.(4)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此r非披r     
求天体运动的加速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1)根据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1.物体的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跟速度无关,不能根据加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大小),也不能根据速度大小判断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大小),  相似文献   

5.
一、超重、失重现象 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加速度α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T)大于物体的重量,这种现象叫物体超重.同理,物体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口运动时,上述压力FN(或张力T)小于物体的重量。  相似文献   

6.
除基点法外,还可延伸出投影法及瞬心法分析平面运动刚体各点的加速度。本在投影法所用公式的基础上,论证了加速度分析须给定四个独立条件,分析出任意两点加速度方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研究了在各种给定条件情况下加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判定物体的运动轨迹,用到以下两个知识: (1)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由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若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物体做直线运动;若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变化:△v=v1-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当△v和v0同方向时,速度增大,反之减小.(3)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a=△v/△t=(vt-v0)/(t-t0),若令t0=0,则a=(vt-v0)/t.(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和△v的方向相同,即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匀加速直线  相似文献   

9.
1.加速度公式a=v-v0/t 例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6m/s,经一秒后速度大小为8m/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1复习课题——“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1.1复习目标(1)深刻理解测量合外力的思想方法。(2)熟练掌握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会分析实验误差的形成原因。(4)感悟创新型实验的设计思想,掌握解题方法法。  相似文献   

12.
匀变速曲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即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力与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合直为曲.即先将匀变速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化曲为直),再将两个直线运动合成(合直为曲),从而得到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张赟 《物理教师》2010,31(2):29-30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于2009年第5期刊登了《加速度不能这样分解》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内容说的是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见的绳牵连物体运动模型中物体和小车的加速度的关系,文中提出不能用合成分解的方法求解这里的加速度,并给出了用求导的方法来求解加速度,且得出了两者加速度的关系,最后得出“用合成分解的方法求解这里的加速度是错误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十分迅速求解牵连运动体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定点跟踪法。  相似文献   

15.
对向心加速度的意义的理解和讨论,已有诸多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和各种辅导资料中.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声音”:一是向心加速度描述的仅是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二是向心加速度不是仅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而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声音一”的逻辑是: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法向),与速度方向(切向)垂直,它不能体现在速度...  相似文献   

16.
抛体运动     
肖洁 《广东教育》2007,(7):79-82
知识梳理 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即速度方向,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为变力,做加速度改变的曲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增大;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减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汪飞 《物理教师》2014,(1):88-89
如图1所示的两幅图为一类常见的以轻绳或轻杆为连接物构成的牵连物系模型,图1(a)中以轻绳为连接物,图1(b)中以轻杆为连接物.虽然两幅图中的连接物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在运动过程中,A、B物体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且连接物不发生弯曲.故此将运动过程中连接物(轻绳、轻杆)不发生弯曲的牵连物系归为一类. 在以此类牵连物系为背景的力学题中物体常做复杂的变加速度运动,对物体加速度的分析是此类问题的难点.笔者在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中发现,通过转换参考系,可得出一条有用的结论:若以牵连物系中某一物体A为参考系,则另一物体B将相对于A物体做圆周运动.应用此结论可将复杂的变加速度运动转化成熟悉的圆周运动,给问题的分析带来方便.下面首先对这条结论进行简要的证明,再通过几道相关的例题来呈现此结论在分析问题中的巧妙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推导刚体平面运动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另一种方法——解析分析法,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合成法相一致,为理解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孟年 《天中学刊》1999,14(5):76-77
1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的修正设物体质量为m,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F,非惯性系(加速参照系)相对于惯性系的加速度为a,物体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加速度为a’,则,或其中叫惯性力.此式就是非惯性系中的质点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它表明在非惯性参照系中,外力与惯性力的合力等于质点的质量与相对加速度的来积.引入惯性力后就可在推惯性系中应用牛顿定律来解决动力学问题了.2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的推广应用在非惯性系中应用修正后的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①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它所受到的作用力.②选取参照系,建立坐标系。③由惯性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十分迅速求解牵连运动体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定点跟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