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久川同志的文章《关于“不毛之地”与“食土之毛”》(辽师学报八三年第四期)对拙作标题的批评极是,但所述见解难以令人信服,因此仍有进一步商榷之必要。田文认为“不毛之地”解作“不长五谷的地方”早以有之,似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无须再探讨了。其实不然,我们释义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探求“毛”所以解作“五谷”的缘由了。田文认为“毛”的本义,除许说而外,还有早于《说文》成书近四十年的郑众说“五谷桑麻”也。并认为许慎身为晚辈所以不取,“盖因其末闻郑说或疏略”所致。首  相似文献   

2.
沐俊敏 《学语文》2006,(1):46-47
一、“不毛之地”之“毛”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向沙漠进军》:“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有是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课文对“不毛之地”的注释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第六册《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课文对“不毛”的注释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  相似文献   

3.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说道:“[王]连谏曰:‘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有也。’”这里的“不毛之地”,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不长毛草的地方。翻查新《辞海》的“毛”字,果然解释说:“指地面所生的草木。如:不毛之地。”“草木”之意是由“毛”的本义类比引申出来的意义,这种解释貌似合理,实为不然。《说文解字》“(?)”字下,段注云:“按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文,一直被选为高校文科和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对文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的“不毛”的释义,历来注家众说纷纭。或释“毛”为“草木”,“不毛”即“不长草木的荒凉地方”;或释“毛”为“苗”的借字,“不毛”即“不长庄稼(五谷)的地方”;或释“毛”为“生长在地上的植物”,“不毛”即“五谷不生、草莱未辟的荒凉地方”。这类训释,大同小异,不胜枚举,故不赘引。其实,这类解释都是误解,极大地影响了读者对该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及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故此,笔者不揣固陋,参之前贤之说,述以管见,以辨正之,并…  相似文献   

5.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丰登”诸语中的五谷,究竟是指哪些农作物呢? 李景林同志《何谓五谷》(见《生物学教学》1993年第10期)一文指出:“不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部分选编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该课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不毛”的注释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区。”认为“毛”同“苗”,意即生长庄稼。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六册》的译文将“深入不毛”一句译为“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薛儒章、孔祥珍等知名学者编译的《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语言分析》(初中五、六册)一书,该书也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荒凉地区”,也认为“毛”“苗”同音,是个名化动词,为“生长庄稼”。于是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都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或“寸草不生的地方”。对此诠释,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2 0 0 3年1 2月第1版)对《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的解释是:“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序,引,招致。”这个解释有问题。《辞源》《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词典》中“序”均无“引,招致”之意。《学生古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988年第1版)解释“序”,其中一个义项为“按次第区分、排列。如序齿,引申为统辖”,并以此句作为例句。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社1 995年6月第2版)也将“序八州”解释为“统制八州,序,原指排列位次,这里是引申义。”陈中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川文艺…  相似文献   

8.
这是屈赋《九章·惜往日》中的一段。其中的“立枯”一词,古今注家多认为是指介子推抱树而立被烧死。一九五六年,文怀沙同志曾发表过不同看法:“我觉得这种理解嫌迂曲,所谓立枯,就是无精打彩地老站在那里发愣的样子。”(《屈原九章今译》)但联系上下文,此解似嫌勉强,故对此说附和者甚少。不久前拜读《“立枯”新解》 (载《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二期,以下简称《新解》)一文,看到对“立枯”的解释又有新说。《新解》直截了当地断言:在注释“立枯”时“介子推抱树而立被焚”的说法“其实是无稽之谈,向壁虚造”,判定姜亮夫、马茂元、聂石樵、金开诚、郭沫若等学者对“立枯”的注解都是错误的。《新解》的推理过程大致是:这些人的注解都是沿袭王逸  相似文献   

9.
明朝人魏学的《核舟记》中,有这样两句话:“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其中的“黍”字,不少书刊都解释为“黄米”或“黄米子”、而且似乎这种解释还成了一种比较通行的说法。比如: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高可二黍许”解释为“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辞源》在释“黍”字时也说:“禾属而黏者也……今北人通呼为黄米子”。我认为“黍”和“黄米”固然有联系,但是两者是不同的,不应该把它们混为一谈。 (一)从历史上来看。黍在我国是一种很古老的粮食作物,被列力“五谷”之一。这说明,从先秦直到明,清,“黍”的概念是清楚的,那  相似文献   

10.
●不毛之地不是说不长毛的地方,那不毛之地到底不长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史新华 《语文知识》2005,(11):21-21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中有较多使用“至于”的例子,但是在解说时有矛盾或不统一的地方,似应统一起来。对于《六国论》一文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教材作了这样的解释:“表示由于上文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而对《伶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课时,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我把学生分成“新解方”和“质疑方”两组(每组5人),以学术讨论商榷方式来呈现三个各自对立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创设、营造教学情境,形成极具张力的语文阅读教学。下面仅实录其中—个观点(关于“月落乌啼”的“乌啼”是一座桥的新解)的论辩片断:“新解方”(生1):根据最新考证,我们认为《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啼”其实不是乌鸦叫,而是指“乌啼”桥,意思是“月亮向乌啼桥方向落下去了。”“质疑方”(生1):你说“乌啼”是一座桥,这倒真新鲜,那你有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新编全日制高中教材《语文读本》第二册《赤壁之战》中有“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之句。《渎本》将其中“方数千里”注释为“方圆数千里”。与此相似,新编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本)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将“齐地方千里”注释为:“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而新编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本)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中“方千里者九”则注释为: “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方……里”究竟该怎样解释呢?  相似文献   

15.
读了《语文教学通迅》(一九八○年第二期)载邢铁华同志《“灵台”新解》一文,我又重读了鲁迅的《自题小象》一诗,觉得邢铁华同志关于“灵台”一词的考证虽属有据,但具体运用于这首诗的解释中,却不尽切当。  相似文献   

16.
龙溪淼同志在《谈谈“三人行”的“行”》(见《语文知识》94年第3期)一文中否定了“三人行”中朱熹所作的“出行”的解释,认为应解释为:“表示处所,犹这里、那里。用在人称的后面。”我不敢苟同,特此商榷。  相似文献   

17.
近读萧甫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解》(载《大庆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新解》),觉得见解虽新,但论据不足。对此本文想谈一点看法。《新解》称此诗“主要是咏雾,不是咏雪”。其理由是“这种描写实际上与北方冬季的雪天景象不符”,因为“风雪天是不会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景象的”。所以《新解》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非是以梨花喻白雪,而是描写的树挂。”并进一步解释说:“在北方冬季的雾天里,一般树挂从傍晚开始,随着入夜气温逐渐降低而不断加厚,翌日早上所有的树木都被上了一层晶莹…  相似文献   

18.
《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必修)》(1996年4月第6次印刷)《殽之战》一文中:“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208页书下注释(11)将“不顾而唾”解释为“不顾是在君前,就(面对襄公)吐了口唾沫。”此处译为“不顾”,自然是“不顾忌”之意,这是不妥当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3年5月第3次印刷)  相似文献   

19.
读一九八四年第四期《教学通讯》(文科版)李定与同志《“深入不毛”一解》后,觉得有必要就“不毛”一词再慎重地做些探讨。李文认为,诸葛亮《出师表》中,“深入不毛”一句之后,不能加“之地”二字,也即诸葛亮南征时,并非深入不毛之地,而  相似文献   

20.
“白露为霜”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二句,是历代所称道的写景名句。对其中“白露为霜”一句的如何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蒹葭》全诗的正确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夜间白花花的露水变成了霜”,对此,笔者根据气象科学知识,结合全诗内容意境,参考训诂有关资料,在《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上著文《“白露为霜”新解》,提出夜间露水不可能再变成霜。这句诗应解作“白露似霜”。此解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