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中华文化论坛》2009,1(1):125-128
作者将郭店楚简动词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作了比较,认为在动词词类发展中,郭店简不但丰富了动作、心理、存现几类动词,它同时处于关系、能愿动词的定型期,以及趋向动词的萌芽期;在语法功能方面,郭店楚简与甲骨文、西周金文相比,其动词的语法功能有所扩展,动词作主、宾语大量增加,承担起更多的语法意义的表达,处于一个较迅速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性自命出》与《乐记》是反映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其中《性自命出》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中的儒家文献,“郭店一号楚墓竹简儒书各篇,与今存传世文献相比,在思想、内容、文字上,与《礼记》最为接近”(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收入氏著《简帛与简帛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而《乐记》也正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所以二者在思想上的交集可以更加丰富地反映当时儒家思想的面貌。本文拟以两篇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  相似文献   

3.
“仁”字臆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庞朴 《寻根》2001,(1):4-8
郭店楚简的13000多个汉字中,大约有将近70个“仁”字。这些“仁”字,不论是出现在道家思想的献中,还是出现在儒家思想的献中,也不论它上下义怎样,或出自哪位抄手之手,全都无一例外,皆从心从身,作(身心)(图1)。这个字,以前也曾出土过,《古玺编》有录(编号5381、1149等),可惜是或未被认识,或误读为“信”,以致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被白白闲置了若干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郭店简出土与整理,虽有不少学者对其中的文字做过相应的考察与辨析,但还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简文当中从“心”的字特别多,我们特选取几个在哲学史、思想史上非常重要且颇具代表性的范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思想特征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与郭店楚简、上博简主要为先秦诸子特别是儒学思想文献有所不同,清华简则涉及到诸子学之前王官学的相关内容。由于清华简的其他简文尚未公布,对于其整体内容还不能妄下断语,但就已公布的《保训》篇部分简文来看,它给学界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赵平安先生在《(保训)的性质和结构》中说:“此篇提供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训’的样本。特别是训...  相似文献   

6.
孙进  江林昌 《寻根》2006,(2):42-49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其中的“混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同,马王堆帛书《老子》作“昆成”。“昆成”亦“混成”,同音而借。如何理解“混成”,各家回答不同。或以为“浑然而成”,如:  相似文献   

7.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收有《慎子曰恭俭》,虽然只是断简残篇,还是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众所周知,战国楚简佚籍的出世,是近年最重要的一项考古发现,对于学术史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不过已发表和正陆续发表的郭店简、上博简,主要内容都是儒道两家著作,尽管重要,却没有如大家意想那样,体现出当时诸子百家群起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徐少华先生是一位长期从事先秦历史,特别是楚史与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其新著《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一书,由郭店楚简考析、上博楚简研究、清华竹简探论、相关问题释疑四个单元组成。该著作以探讨早期儒家学说的内容与思想为主旨,同时保持了对于楚国历史与地理的极大关注,其著述对楚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包山楚简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山楚简于1987年元月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保存状况之完好,为历年来出土楚简之中较为重要的一批,是研究先秦时期楚国历史与文化乃至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①。这批竹简共448枚,除极少数竹简因器物重压而原本残断外,绝大多数完好...  相似文献   

10.
庞朴 《寻根》2001,(1):4-8
一 郭店楚简的13000多个汉字中,大约有将近70个"仁"字.这些"仁"字,不论是出现在道家思想的文献中,还是出现在儒家思想的文献中,也不论它上下文义怎样,或出自哪位抄手之手,全都无一例外,皆从心从身,作(身心)(图1).这个字,以前也曾出土过,<古玺文编>有著录(编号5381、1149等)①,可惜是或者未被认识,或者误读为"信"②,以致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被白白闲置了若干年.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看得出儒家学说偏重伦理,但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儒家伦理学说体系。原因似乎在于,他们自己未曾留下这样的著作;也许本来有的,可是后人没有见到过。这次郭店楚简的出土,在儒家伦理学说方面,也给了世人一个惊喜,那就是,它向我们披露了儒家伦理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三重道德层次;而这是我们过去闻所未闻的。我们知道,人生在世,首先是家庭的一分子,然后是社会的一分子,以及宇宙的一分子。无论任何人,一定会有这样三个位置,也一共只有这样三个位置;一体而三位,三位而一体。与此相应,便有三套职责,包括有关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12.
郭店楚简共有先秦文献18篇,其中道家文献4篇:即《老子》甲、乙、丙和《太一生水》。其中,《太一生水》篇是我们之前未见到过的先秦文献,颇显珍贵。《太一生水》篇主要阐释了关于宇宙如何生成的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辩证性。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一批帛书,业已著称于国内外学术界。这座墓下葬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所以帛书的年代下限是文帝初。帛书内有《周易》经传,审其字体及与其他帛书的关系,可定为文帝初写本,内容同当前通行之本有较大差异。这对《周易》的研究,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发现。帛书《周易》的经文部分,经过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整理,释文已于一九八四年发表。传的部分迄今尚未刊布,但通过一些学者所作介绍,也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遗址自1986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重大发现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三星堆出土的珍贵物在海内外的不断展示,使“三星堆古蜀明”让更多的、非学术界的人士所知晓。三星堆博物馆的开放使人们纷至沓来,亲睹这一世界化瑰宝。为使大家了解三星堆古蜀明的发现、发掘、探索、保护方面的物考古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星堆的关怀,同时也为专家学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古蜀化,特将三星堆遗址自发现至今的一些重大事迹予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收有《慎子曰恭俭》,虽然只是断简残篇,还是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众所周知,战国楚简佚籍的出世,是近年最重要的一项考古发现,对于学术史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不过已发表和正陆续发表的郭店简、上博简,主要内容都是儒道两家著作,尽管重要,却没有如大家意想那样,体现出当时诸子百家群起争鸣的局面。这究竟是由于两批简所出墓  相似文献   

16.
《黄帝伐赤帝》属于《孙子兵法》之佚篇,1972年4月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二号汉墓,“《黄帝伐赤帝》则是有关古史传说时代的新资料,均非常珍贵。”(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该简自出土以来,学术界研究甚少,似乎“新资料”、“非常珍贵”的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在华夏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五帝”时代是各民族共同体从孕育、形成到初步发展的时期,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时期在先秦时期民族形成的过程中更居于重要地位,本文拟从先秦时期民族融合的角度阐释《黄帝伐赤帝》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7.
<正> 陈荣捷(1901-1994),广东开平市长沙三江人。著名哲学家、朱子学专家。他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定居美国并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针对当时美国中国哲学研究不足的状况,陈先生在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史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热切关注的焦点。20余年的学科发展,以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城市史学研究,先后完成了从个案研究到整体研究,从纵向梳理到横向比较,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审视的历史性跨越。一批颇有学术价值与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产生,并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提升,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拓展。这其中,由何一民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堪称是中国城市史学研究中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修养论是对人性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中提出培养理想人格的方法的理论。修养论受到古代儒家的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儒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关修养论的思想内容。郭店简《性自命出》中提到:“喜怒哀悲之气,  相似文献   

20.
宋兆麟 《寻根》2001,(5):104-110
红山化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新石器时代化,而且是中国明起源地之一,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关于红山化是农业部落还是游牧部落,出土的掘土工具是石耜还是石犁,目前尚有争议,本拟对红山化的石耜进行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