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新建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应积极创新未来教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未来教师。文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主要从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以及评价体系的重新建构这几方面论述了物理学师范专业”三性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期对物理师范本科生的培养提供借鉴,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金成 《文教资料》2021,(2):183-184,109
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有关标准,全面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双一流建设,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究人员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及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国标”背景下美术学(师范)专业发展趋势所需的新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人才培养依靠教师,为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恰逢其时。本文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认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师范生培养为例,参照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构建了以“毕业要求为核心”的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初衷,提出了“多维协同培养”模式。希冀该模式对完善师范专业建设、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卓越教师培养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培养中学卓越生物学教师是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卓越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为例,探讨并提出了中学卓越生物学教师需具备的“KPDIS”五位一体必备能力,建议以OBE成果导向教育作指导,参照“一践行三学会”的师范认证毕业要求,以实施“UGSS”人才培养模式和“五个一”工程,全方位培养具备“KPDIS”能力的卓越中学生物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师教育特色难以凸现.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则具有培养方式与国际接轨、师范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培养主体复位等优势,因而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国际潮流与国内新课改的大趋势下,从"混合"走向"分离"的时代专向是专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师范特色的关键。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秉承优势,探索了幼儿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本文阐述了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的背景、界定、意义以及“理论的实践化”、“实践的理念化”、“反思的常态化”的渗透式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的实践一反思价值取向理念,以期克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弊端,改变传统封闭型的理智取向教师培养模式,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探索有效途径,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幼儿教师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7.
选择教师培养模式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师资供求状况及学校自身的基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普通本科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应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8.
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教师供求状况是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则是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可采取4+2模式,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积累经验;普通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针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我国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验。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升级式”的,即由四年本科学士学位教师的培养向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晋升;还有一些院校采取完善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等措施,进行学士学位教师培养的改革,以增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10.
以贺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为例,总结了目前地方高校主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中传统校内实践模式、校外实践基地模式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型背景下贺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可为其他院校数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着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传统,这一传统折射出其注重“博雅教育”、实施“包班教学”的理念.以此为背景,本文选取荣林斯学院作为研究个案,探讨了美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制度和实习制度,对其实践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是否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取决于现实的教育需求,关键在于提升未来教师的教学效能;小学阶段的教师培养更需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养成,要强化“师范性”科目的学习;小学阶段的教师培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养成,这是帮助未来教师胜任小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铁岭师专英语教育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剖析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导师制”开展人才培养的思路,明确了培养实用型教师人才的原则。从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教育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专业特点,为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建设实际,本文提出“四目标、五模块、六平台”的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旨在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优秀师资.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生的培养更需要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同时,师范专业认证的开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一种新的挑战.本文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基于“自主发展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方高校师范生培养简单趋同化、缺乏特色等问题,以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索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特色化发展模式.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和师范认证要求,重构培养方案,在保证“师范性”的同时,凸显区域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教育,传承历史文化和“南水北调”志愿服务精神,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信息技术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保障与监督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培养层面的基本矛盾,“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是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存在的,它只可能在作用点或维度上发生转移,而不是消失。就生发逻辑来看,这一矛盾因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围绕教师求与供的互动而起,逐层向下投射到培养主体选择、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设置等方面,并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的“师”“综”之争、培养模式的内在结构重组、“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比例的调整、实践活动设置的改革等。随着教师培养落到“师范专业”上,培养主体的“师”“综”之争烟消云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的作用点也将聚焦到“好老师”造就上。在“好老师”内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将会进一步推动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标准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式建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思政新时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本硕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应用至物理学(师范)专业与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双师型育人团队,实现教学管理的一体化整合,以及实现本科生教师教育与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官卫星  舒海燕 《文教资料》2014,(20):123-124
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打好师范学生的心理基础,关系到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合理设置课程,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营造师范性校园文化,以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信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目标,提出“分流分层培养”的人才培育模式,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培养对象4个方面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