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已过去80多年了,功过得失究竟如何?用沈雁冰自己的话说,五四时期崛起的老作家及20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作家,都与《小说月报》有过密切的关系。作为革新期《小说月报》的主编,沈雁冰开风气之先,基本上奠定了后来《小说月报》的格局,而且也基本上设定了《小说月报》后来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文学期刊"的一系列特性。叶圣陶甚至说:"自从《小说月报》革新以后,我国才有正式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之所以取得不同凡响的声望,这与沈雁冰十分先进的编辑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飞花拾零     
慧眼识鲁迅的“伯乐”在我国,鲁迅先生几乎妇孺皆知.然而,是谁最早发现、扶持鲁迅的呢?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恽铁樵。恽铁樵是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著名编辑,主编过《小说月报》,在发现和培养人才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3年,鲁迅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怀旧》,署名  相似文献   

3.
江曙 《编辑之友》2018,(1):102-107
1921年前《小说月报》由王蕴章和恽铁樵主编,编辑特色主要在于:在栏目设置上强调小说的社会启蒙功用;主编对古文小说进行点评以便于学生学习古文,这也间接提高小说的文学地位;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在改革言情小说、古文点评小说、刊载短篇小说等有所体现;小说语言上1918年前多文言,其后提倡白话.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载的《何谓“鸳鸯蝴蝶派”》一文,说到“鸳鸯蝴蝶派曾创办过百余种报刊,如《小说月报》……。”一位读者给本刊来信说:该文说到的《小说月报》,应为茅盾等同志主编的进步刊物,怎么会是鸳鸯蝴蝶派呢? 《小说月报》能不能说是鸳鸯蝴蝶派刊物?我们请人民文学出版社张伯海同志撰文,简要介绍《小说月报》的始末,借以答复读者。  相似文献   

5.
董瑾 《编辑之友》2006,(4):76-78
沈雁冰,即茅盾(1927年发表小说《幻灭》时始用此笔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编辑家.他在1921~1922年主编《小说月报》时期对该刊全面革新,使其成为五四以后从事新文学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纯文学刊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办刊思想基本奠定了后来《小说月报》的发展格局,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探讨沈雁冰改革《小说月报》的编辑活动特点及其中蕴涵的编辑思想,有助于丰富对茅盾编辑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小说月报》在我国当代期刊史上及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对于促进当代期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说月报》后期面临着停刊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编辑的"不合时宜"、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商务高层起用新文学家沈雁冰改版《小说月报》是维持刊物生存、追求利润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接受和刊登了商务印书馆时尚、通俗广告;1923年创办的《小说世界》是商务印书馆为了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大众读者再争取回来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文学巨匠往往同时又是文学编辑大师。鲁迅、郭沫若是这样,茅盾也是如此。伟大的革命作家茅盾在现代文学杂志的创轫及发展的过程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小说月报》是我国现代文学第一个专门杂志,1920年初,当茅盾接编时,先是主持该刊《小说新潮》栏的半革新工作,同年11月任主编,实行全部革新。由于当时《小说月  相似文献   

8.
一常常有人问及:如今的《小说月报》与二三十年代的《小说月报》有无关系?更有人干脆说:《小说月报》是二三十年代创办的刊物,几十年延续下来,真不容易! 每当遇到这样的发问,听到这样的议论,作为《小说月报》的一个负责人,我的心河里就翻卷起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人们何以会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发出这样的议论?应该怎样回答,才算圆满、正确,才能令人满意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有多份文学杂志命名《小说月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8月,它在1921年革新以后,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面旗帜,影响很大.由于它革新内容,招来鸳鸯蝴蝶派的攻击,引起一场历时不短的论战,并促使商务当局另出一份《小说世界》来解决矛盾.《小说月报》在革新以前,在民初文坛,也独领风骚.鸳鸯蝴蝶派的鼻祖之一李健青说:“当时小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先生系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人,他是一位誉满中外的高产作家,又是主编报纸副刊的高手。他自1919年步入新闻界,在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皖江日报》副刊、《世界晚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以及北平《新民报》副刊等。张恨水主编报纸副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1.
4月17-20日,由莫斯科《旗》杂志主编、批评家谢尔盖·丘普里宁,莫斯科《我们的同时代人》杂志主编、诗人维切斯拉夫·库尼亚耶夫和诗人费拉基米尔·科斯特罗夫组成的俄罗斯作家代表团访问了南京。4月17日,俄国作家与江苏作家在南京丁山饭店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江苏作家有《钟山》主编(执行)徐兆淮、《雨花》主编周桐淦、《当代外国文学》主编余一中、江苏省作协研究室主任黄毓璜、小说家储福金等。座谈会由周桐淦主持。  相似文献   

12.
韦泱 《出版史料》2009,(2):108-116
近年来,海派文学已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不少专著专论在谈到海派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认为上世纪40年代上海文学期刊,为海派文学走向成熟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显著作用,功不可没。比如联华广告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范泉主编的《文艺春秋》等,却忽视了另一份期刊——《春秋》。我将全套《春秋》旧刊逐期翻阅一过,又与仍健在的两位《春秋》主编文宗山、沈寂前辈就刊物的旧事多次闲聊,加深了我对这本海派文学期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920年11月下旬,时年26岁、做编译工作已有4载的浙江桐乡青年沈雁冰被商务印书馆擢拔为《小说月报》主编。商务印书馆的老板希望靠着这一动作彻底改变杂志销量每况愈下的境况。  相似文献   

14.
郭敬明小档案:作家、文化商人。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有:《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岛》、《左手倒影,右手年华》、《1995—2005夏至未至》等,曾主编《岛》系列丛书。现主持时尚青春MOOK品牌《最小说》。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如果研究王国维,首先要研究他为什么正当学术盛年的50岁时沉湖自杀。研究编辑家茅盾,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也有类似的难题。 1945年,茅盾50大寿时,叶圣陶朝花夕拾重提旧事作为寿礼。他在《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一文中说:“我不说革新以后的《小说月报》怎样了不起,我只说自从《小说月报》革新以后,我国才有正式的文学杂志,而《小说月报》革新是雁冰兄的劳绩。” 此说影响甚广。当今茅盾研究者也颇多引用。 略懂而不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期刊史的人是难免颇感突兀的。如此过誉评价,总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日,安妮宝贝主编《大方》的消息引起各界极大关注,媒体、读者通过微博、论坛表示了强烈好奇和兴趣。《大方》是怎样的一本杂志书?创刊号将刊载哪些重量级作家的精彩作品?安妮宝贝是只出任《大方》主编还  相似文献   

17.
偶读我国现代文学的史料,看到一则颇发人深思的文坛轶事.鲁迅先生早期以周(辶卓)为笔名发表在《小说月报》(1913年4月)的文言小说《怀旧》,受到编辑恽铁樵先生的赞赏,并加评语云:"曾见青年人才能握管,便讲词章,卒致满纸饾订,无有是处,极宜以此等文字药之."这条批语,不仅是经验之读,而且对教和学两个方面,都不啻为一个深刻的道理.笔耕之道,有大体之法可循,却没有固定的程式可套.因为循大体之法,可以通变,不必依样画葫芦;套固定程式,势在拘泥,一定囫囵吞枣.元代是戏曲创作的鼎盛时期,有位叫乔吉的批评家提出写作作戏曲的门径,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见《陶宗仪·  相似文献   

18.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3,(4):118-125
晚清十年间,是中国小说借助近代化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期。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是我国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小说专门杂志,1903年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是最早响应“小说界革命”号召,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继《新小说》、《绣像小说》之后,上海又有《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日报》、《小说世界》、《新世界小说社报》、《小说七日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白话小说》、《十日小说》等小说期刊先后问世,其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作家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编辑的身影.巴金最早的小说<灭亡>,是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叶圣老逝世时,巴金在唁电中深情地说,"圣老是我一生最敬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10位编辑家     
叶圣陶:编辑工作也是教育工作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1922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刊,开始其编辑生涯。1923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等名刊。1930年到开明书店工作,主持全店编辑业务,主编的《中学生》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期刊之一,哺育几代人,影响深远。建国前后,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