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就是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每天都要生活,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生活,每个人每天都要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我觉得每天忙碌地教书育人是一种幸福。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学习以及生活阅历的丰富使我更明白了:我们所面对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教师每天看似平凡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用一个有爱的生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有时我会蓦然觉得生活很幸福:每天早上走过那熟悉的路,每天都在那熟悉的教室上课,每天都有这么多同学陪着我,心中便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种快乐的满足.现在回想,真的还想重温那一段时光.读书改变我的命运记得有一次举行班会,老师让每个人都谈谈"为什么读书"和"我的梦想".我当时说:"我相信读书改变命运,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成就一番大事业,让父母不再被人瞧不起,让他们不再受苦受累,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4.
正2月11日晴步入了六年级,每个月都要月考,每次的月考都要排名,还有计入毕业分数。在学校,同学们谈的最多的就是月考。成绩好的抓紧复习,成绩不好的,为考试后怎么跟父母交代"操白了头"。考试前,我们经常会因为太紧张而睡不着觉。所以,有时,我也想取消月考。  相似文献   

5.
沟通,一是倾诉,二是倾听。与孩子沟通,是现代父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专家建议:无论您多忙、多苦、多累、多乏,每天都要抽出半点二十分和孩子说说话,在心理方面力争和孩子保持零距离接触,化解他们生活的难题,扫除他们心理的不快,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为人父母要坚持"孩子优先"的原则,当孩子想倾  相似文献   

6.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昆二的特色就是,每天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伴随着"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欢快的旋律,迈进美丽的校园、温馨的教室,和亲爱的老师、同学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在"我要做合格小公民"的耳濡目染下,在"我要做合格小公民"的激励下,我们这些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生命,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奔波,似乎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问自己“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时,往往会感到十分的迷惘和困惑,我们需要意义,我们时刻也离不开意义,我们生活的本性就是要追求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考记     
我姓尚,名大学。我很郁闷,因为每个人在和我说话之前都会先喊我的名字:尚大学,你……就好像每个人在跟我说话前都会先命令道:上大学!我家在农村,父母有几亩田,每年忙时早出晚归,可真若如此也就罢了,家人都很淳朴,与世无争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可父母偏偏经历过特殊时期,深知念书的重要性,于是对  相似文献   

9.
爱没有离开     
正1月12日晴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只有您——外祖母走了!寒冬腊月的风没有吹远我对您的思念,您那皱纹满面和蔼可亲的脸时时在我心头闪现。外祖母的一生很平凡。她把一切都给了子孙儿女,她任劳任怨地照顾我们。我可以对每个人说,我小时候的玩伴就是外祖母。因为父母工作忙,奶奶也在工作,只有外祖母,每天背着我走街串巷,看热闹,哄我开心。  相似文献   

10.
我家三条虫     
告诉你个秘密,我家有三条"虫"!吓着你了吧!其实呀,那是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工作虫",妈妈是"忙碌虫",还有一条"贪玩虫",那就是我啦。爸爸是盖大房子的,工作非常忙,每天都是很早就去上班,很晚才能回来。爸爸有个"毛病",就是每次吃完饭,看一会儿电视就又去工作了,每天都在忙。所以爸爸是"工作虫"。妈妈呢?每天要买菜、做饭、洗衣服  相似文献   

11.
米粥里的爱     
<正>我一直认为爸爸沉默寡言,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根本不懂得生活,也不会照顾我,是一个十足无趣且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有一天我在那碗米粥里读懂了他。一直以来都是奶奶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父母彻底的成了"甩手掌柜"。一年当中总有那十天半个月是我感到最糟糕的日子。这不,奶奶"跳槽"回老家收割稻子去了。这为我煮饭烧水的重任便落在了平时根本不问事的父母身上。妈妈忙碌得根本无暇顾及我,受领导指派要出差好几天呢。家里就剩下两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爷  相似文献   

12.
陆燕青 《教书育人》2008,(11):12-12
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大多物质生活优越,父母把他们当作宝贝。他们是每个家庭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家呵护的对象,父母会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看上去他们什么也不缺。人们都说,他们生活的年代多好,要啥有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3.
这两天,我对一个教育现象深感纳闷:现在许多父母都是"自我虐待狂",他们每天都要为孩子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似乎都和我一样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就不  相似文献   

14.
吴雷 《江西教育》2023,(48):28-29
<正>小时候的我对阅读并没有什么概念。生活在农村里面的孩子,没有多少机会接触书籍。在村子里,我每天的生活便是和同村的孩子们一起去山上玩,或者是和大人们一起去农田里干活,或者是去山坡上放牛。那时候,我以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直到后来上了小学,一天,我看见班里有个成绩很好的同学课后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耍,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在教室里看书。那一刻,我看着她,觉得她读书的样子真美,于是我在心中立下目标: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央求父母带我去县城里的图书馆看书,开始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诗呀,散文呀,小说呀,什么都看。  相似文献   

15.
巴金语录     
关于“爱”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愿意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人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快要走到生命…  相似文献   

16.
张婷 《新作文》2013,(5):61
以前同桌曾让我做过一道测试题:测测你在别人眼里是什么颜色的。结果如我所想,异常给力。我想,既然颜色可以形容人,那也一定可以形容生活。生活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后来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发现答案不尽相同,而且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同桌前一阵一直发愁自己的数学成绩,所以他的回答是:"生活就是灰色的。"表姐半年之后就要成为新娘了,所以她的回答是:"生活是红色的。"我问父亲,他忙  相似文献   

17.
教师每天都从早忙到晚,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我们还头顶着方方面面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似乎"幸福"二字离我们很远。可教师真的就没有幸福了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从何而来呢?根据我的教学工作、生活经验,窃以为:教师如果学会忙里"偷闲",还自己一份心灵上的宁静,或许能提高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生活的滋味是酸甜苦辣。在每天的校内外生活中,学生只有学会了感受生活的滋味,写起作文来才会有滋有味,有情有趣。1,感受家庭生活甜甜的滋味。每个家庭都会有酸甜苦辣,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时,就会发觉甜甜的滋味还是很多的。这种"甜"首先可以从父母亲人身上发现,其次可以从家庭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身边的人     
上帝十分公平地在每个人的身边都安排了许多的人,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别人身边的人,这样的身份就如同每个人各自的独特性一样不可取代。譬如我,我对于父母是女儿;对于亲戚是亲戚,不过差别于亲疏远近;对于朋友是朋友,不过差别于交浅言深;对于陌路人是陌路人,不过差别于机缘巧合。这些每天在我身边打转的人,身份是永远存在的,它是客观的,但要和有着什么样的脸色打交道,那就是主观上的因素了。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时代》2012,(10):34-35
铃儿响叮当:西子姐姐,有件事情我总也想不明白!西子姐姐:什么事情呀?说来听听,看看我和其他的同学能不能帮上你的忙。铃儿响叮当:在家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要我"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规矩可多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他们的方式做事?寻水的鱼:这事儿,恐怕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在我家,我爸妈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规矩更多。西子姐姐:每个人成长都是要遵循一些规则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啊。不是有句老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