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文化传承严格意义上都是属于中华文化圈范围内,在日本保留着唐宋以来的一些文化、习俗,日本民俗及其禁忌文化存在的礼数禁忌与行为禁忌,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日本历史传承中的不同文化习俗和发展情况。概述民俗与禁忌概念,重点从礼数禁忌、行为禁忌、语言禁忌入手,分析日本民俗与禁忌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民间故事中的禁忌题材。禁忌题材作为民间故事的一个基本元素,不仅可以支持起许多鲜活的故事内容,而且通过这些禁忌内容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众的思维观念等。通过民间故事中禁忌题材的研究来解读日本文化是一种新颖而直观的方式。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对日本民间故事的禁忌题材进行分类,其次对各个题材的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3.
汉文化有其独特的民俗。在汉文化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或吉祥语,绝大部分禁忌语或吉祥语是通过语音符号的邻近关系来传递其隐含意义的。我们正好可利用这种语音邻近关系,从转喻思维角度对汉文化民俗中存在谐音的禁忌语或吉祥语进行探讨,以为人们理解汉文化民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加深人们对汉文化民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族传统禁忌的传承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禁忌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人类使用手势或口语之前禁忌就已经普遍存在,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民族禁忌文化的内容和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禁忌的产生、具体表现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民间故事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集体创作的文化财富,其中包含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形态和民俗信仰,是民众朴素思想的表现。民间故事中的"禁忌母题"是世界民间故事中经久不衰的主题,而"密室型"故事是"禁忌母题"的一个主要代表类型。日本的"密室型"民间故事体现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无常思想、座敷童子信仰及自然观。  相似文献   

6.
禁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其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禁忌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禁忌作为社会历史产物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生产发展,时代变革,科学进步,其或迟或早、或快或慢,总会发生变化。拉祜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赡的禁忌习俗,这些禁忌涵盖了拉祜族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其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民间口头叙事文学中,存在大量的禁忌母题,仙乡、羽衣和密室禁忌母题是最突出的三种。从一个侧面,表明中日两国民间故事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透示出东方民间故事的鲜明特色。仙乡、羽衣和密室三种禁忌母题包含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充分说明人间与仙界、人与仙或兽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对立。  相似文献   

8.
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化现象,不同的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为了国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必须了解这些禁忌,才能在交往中回避它,若触犯了这些禁忌,便显得唐突无礼,令人生厌。禁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外交等等.章主要介绍跨化交际中的一些日常生活禁忌。  相似文献   

9.
禁忌是人们为了避免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利情况而产生的对某些事物或做法的一种限制。例如植物禁忌、动物禁忌、数字禁忌等。它之所以能被世代相传,并且延续不断,最主要的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不能摆脱恐惧、愚昧和迷信的影响,因而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崇拜或者惊恐的心理。至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广为流传的建房禁忌现象便是众多禁忌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民间禁忌文化五花八门,内容繁多,其中有不少是与女性歧视有关的禁忌文化和与谐音联想有关的禁忌文化,由此可以揭示出民间禁忌文化古今传承的关系和思想含义。  相似文献   

11.
在民间叙事文学中 ,禁忌往往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 ,禁忌本身及恪守禁忌的人大多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说明一些禁忌民俗正在走向末路。这类民间叙事文学对禁忌民俗的式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一个侧面颂扬了广大民众蔑视迷信的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制造嘲讽话语的智慧。语言禁忌之所以引起这类文本的特别关注 ,主要是语言禁忌的目标太大所致  相似文献   

12.
在交际场合中,由于某种原因,人们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词语或某些话题。这些词语或话题被认作是危险的、神圣的,或让人不堪入耳的,它们只被运用于某些场合。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交际中,如不加注意,犯了某种禁忌,就可能引起语用失误,造成双方理解、沟通障碍,甚至对抗、敌意。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民间故事题材丰富,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大和民族独特的生活场景与思维方式。文章以密室禁忌型故事为切点,对日本密室禁忌型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解读并尝试从性别的文化建构视点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民间信仰的信对象繁杂,表现形式多样,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民间信仰的自身特点,人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等原因,上海地区祠祭形式的民间信仰总体上趋于衰落,但近年又有复苏的迹象,而散在的民间信仰活动,如巫术,占卜,预兆,禁忌以及祖灵崇拜等现象还时时可见,其社会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民俗传承的滞后性决定了信仰习俗的演变不可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上海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视其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芳  乔丹 《课外生活》2014,(7):84-85
民间故事大多都是口口相传地延续下来的,虽历经年代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这也是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我们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听大人讲故事,这些记忆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再把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就像生命的延续,这些故事也在不断地传承。《虎姑婆》是一个典型的民间故事,就在当下,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中西方学者对禁忌定义的基础上,重新对禁忌给予了界定,并独到的指出了它所具有的性质、特征,严格区分了民俗禁忌与科学禁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禁忌这一民俗现象的产生、分类、传承、消亡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剖析了它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民俗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讨论禁忌的积极意义。禁忌是民俗学颇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受到这样或那样一些禁忌的约束。可以说,禁忌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历史的总结、集合,凝结着人生的哲理、经验、智慧和情趣,饱含着人们对社会的深沉独到的评判,反映了人类思维史和社会文明发展史。本文拟分以下四个部分,对禁忌风俗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言语交际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顺利、愉快地进行交际,人们往往有意回避一些词语和话题,这就是语言禁忌现象。本文主要从语言禁忌的出现、分类、特征、原因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语言现象,并帮助我们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与文化移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这就是禁忌。在同文化体系中有“十里不同俗”之说,在不同文化中禁忌的差异就更加明显。禁忌像一种无形的戒律束缚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如果谁犯了禁忌,就会被排斥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日常交往中人们都十分注重这一点,正所谓“入境问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西禁忌的差异有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温州商业发达,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禁忌民俗,其商业禁忌以言语禁忌和店堂禁忌为典型,其内核为"重利"和"崇神",折射出瓯越文化重商与多鬼神信仰的特质,温州商业禁忌民俗是瓯越先民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意识在文化中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来,由于受小农经济及其意识的束缚,民众深受安土重迁的民俗心理和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观念影响,“旅途不靖”、“心存禁忌”的意识观念根深蒂固。不仅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成为人们的金科玉律,并且有诸多言行禁忌观念在左右着民间行旅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