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刘敬敏老师的《一类问题的解韪方法》。笔者初读时有些不解,再读时发现不解的原因是例题错了。原文中的例题是: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众所周知,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大数是扩大了,是不可能等于小数的。原题应改为: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  相似文献   

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其教学难点是小数点位置移动,位数不够用“0”补足时的情况。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数不够时,易忘添零或多添零。在教学中,我采用投影手段,制作复合抽拉式投影片进行教学,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如,先映出图1表示7603,再抽拉图2形成图3,表示76.03,这时把图2向右拉动一位,表示760.3,扩大10倍。再把图2向左拉动一位、两位各表示76.03、7.603,分别缩小10倍、100倍。…  相似文献   

3.
<正>大家都知道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那么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性质呢?例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2.05、7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分析0.4是一位小数,2.05是两位小数,7是整数。要想不改变数的大小,把这三个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就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改写0.4时,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才能变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即0.400;改写2.05时,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即2.050;7是一个整数,它的小数点“藏”在7的右下角,所以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三个0,即7.000。  相似文献   

4.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的例1,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课本是这么排版的:例1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5.
任卫兵 《江苏教育》2007,(22):37-37
在教学“认识小数”这一内容时,多数教师都设计安排了教材上的一道习题: 先做5张卡片,分别写上数字0、0、1、2和小数点,再用其中的几张按要求摆出小数,并读一读。  相似文献   

6.
四年级柜台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认真思考,把空填好1.一个小数,小数点左边第一位上的数字是3,第二位上的数字是0,第三位上的数字是7,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  相似文献   

7.
用数字卡片0、0、1、2和小数点.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组成不同的小数:(1)0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1个0;(3)读出2个0。(1)要使0在组成的小数中都不读出来,则小数部分不能出现0,即0只能安排在整数部分;要使整数部分的0也不读出来,则2个0只能在个位和十位上。因此,0都不读出来的小数有:100.2,200.1。  相似文献   

8.
[题目]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然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把小数扩大100倍,最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3.52。请问:原来这个小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案例背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克隆技术的介绍,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着重探索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相加、减的竖式计算。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在交流不同的算法的过程中,着重比较"把小数点对齐"和"把末尾对齐"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刘荣娇 《数学小灵通》2010,(10):40-45,48
一、巧补天窗 1.0.125×0.7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 )。 2.把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结果是0.56,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相似文献   

11.
[课例简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重要性质,它着重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导学时可采用引导发现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错在哪里     
[诊断]由于这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时,它们的相同数位恰好对齐,小数点也对齐了。受此误导,同学们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把积的小数点与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对齐,从而出现了错误。  相似文献   

13.
用数字卡片0.5.9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列举法,把能组成的所有小数列举出来。为了保证列举出来的小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首先,从0、5、9三张卡片中任选一张,排在第一位,这样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教学“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时,先把事先写好的数位顺序表贴在黑板上,要学生着重看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并把它们读几遍。然后,大量练习这类题目:小数点右面第三位是什么数位?万分位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等等。  相似文献   

1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对于这种化归思想,教材具体地体现在竖式上。如:对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写竖式计算时出错,总是反复强调要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和多余的0划去,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学生往往会在小数点问题上过多的纠缠,反而容易出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6.
小数乘、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小数乘、除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乘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积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因此,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是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容易把积的小数点位置点错.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下面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一个四位数,在某一位前加一个小数点后与其本身相加,所得的和是4110.7,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解答这道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在某一位前加一个小数点”指的是在哪一位前加上小数点。因为4110.7是一位小数,可推断4110.7可能是原四位数与一个一位小数相加的和,即小数点加在原四位数的个位前,则加上小数点后的小  相似文献   

18.
一、用小数表示阴影部份。(8分)赣廖缀圈圃酚 巴》 H、$gy。(20H) ①0.068读作____,表m_。 ②20.063读作.___,表W.______。 ③四十点零六五写作_。 零点零九写作___。 ④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91O0个o.01是_..__015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___。 ⑤不改变数的大小,把6.08改写成小数部份是三位的小数,是——。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0分) ①把0.506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把1.70小数未尾的0去掉,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去掉5.06的小数点,它的值就扩大了100倍。() ④把5.75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它的值…  相似文献   

19.
小数和分数是数的两种表现形式,在某种情况下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比如,若想把0.75化成分数,需将0.75的小数点去掉变成75做分数的分子,由于0.75是两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两个0作分母,这样就可以了,即0.75→78/100,把75/100约分变3/4.  相似文献   

20.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中孕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因素,主要是: 1.比较、分析的能力。这在规律的揭示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板书: 首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把①→②、①→③、①→④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数点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从而把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小数大小变化建立起联系,逐步板书出“向右移动”的规律性内容。同样,再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分析比较,④→③、④→②、④→①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