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横波投影演示仪”的制作●李伯声本仪器专供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演示用,为了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波是振动的传播,媒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使学生对波的形式有明确的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按照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来区别横波与纵波,进而掌握...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放置了很多插图,与旧教材相比增添了新图143幅,而且在每一章前新设了易于理解下文的彩图。如“绪论”前,是“鸟岛自然保护区景观”“;第一章生命活动基础”前,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示意图”。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采用了彩色图片,使教材显得更加  相似文献   

3.
蔡金艳 《教学随笔》2007,(12):14-15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机械波,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2.知道横波和纵波,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能量、信息。  相似文献   

4.
例1什么是波、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介质中各点都是竖直方向作上、下振动,而波是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这种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叫做横波.还有一种波,例如空气中传播的声波,其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叫做纵波.横波和纵波是两种最简单的波.  相似文献   

5.
1 基本知识回顾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的波.按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在一条直线上的则叫纵波.固体中既能传播横波又能传播纵波;液体和气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相似文献   

6.
王海岳 《物理教师》2002,23(6):13-13
“声源”在空气中振动时 ,一会儿压缩空气 ,使其变得“稠密” ;一会儿空气膨胀 ,变得“稀疏” ,形成一系列疏、密变化的波 ,将振动能量传送出去 .这种媒介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称为“纵波” .不过要注意 ,声波虽然一般是纵波 ,但在固体中传播时 ,也可以同时有纵波及横波 ,横波速度约为纵波速度的5 0 % - 6 0 % .在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 ,原因是气体或液体 (合称流体 )不能承受切力 ,因此声波在流体中传播时不可能为横波 ;但固体不仅可承受压 (张 )应力 ,也可以承受切应力 ,因此在固体中可以同时有纵波及横波 .地震波其实就…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们讲 ,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 ,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经验总结一些小规律 ,通过对这些小规律的思考、验证和总结 ,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在“振动和波”的教学中 ,讲到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时 ,笔者没有讲已有的判断方法 ,而是让学生反复观察横波形成过程 ,自己思考总结判断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说 :“谁总结的方法就由谁来命名 .”第二天 ,就收到了近二十种判断方法 ,有的从波的产生角度判断 ,有的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 ,我们评出最好的一种是利用手势判断的方法 . …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物理机械波一章教学中,主要讨论的是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图像和性质。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机械波知识尤其是横波的图像和性质不易理解,遇到此类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是由于波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形式,相关问题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理解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在此介绍几种简单、易掌握的确定横波传播及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月相及其变化,教材中字叙述很少,主要配了两幅插图,即“月相成因示意图”和“月相变化示意图”。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三球仪进行演示或利用投影、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动感性强,学生易于理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识图,并结合对古代诗词中月相描述的分析及实地观测月相变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选用的函授教材顾建中编《力学教程》第187页中,提出了纵波速V=k/ρ~(1/2)和横波的波速V=N/ρ~(1/2)。在此,特予以补充证明。一、波的传播形式与媒质弹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在弹性介质力学系统中,波传播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的波称为纵波。横波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质点上下运动时,在附近媒质中引起切变,因而产生切胁强,使原  相似文献   

11.
高一物理课本,对机械波的讲述历来都以绳波为例,并附有一幅插图(见课本P143图5-11)。这幅插图在机械波教学中用途广、作用大,不仅能够直观说明有关波的一些概念,还能帮助我们总结出波传播的一些规律。现就它的应用分述如下:(一)这幅插图直观地表示出了波的图像的意义仔细观察图乙中t=>图中各个质“”“”“””““”4—““’””点的位置可知:同一时刻各个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不同的,把各个位移矢量的末端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这个时刻机械波的图像。从而得出:波的图像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二)…  相似文献   

12.
PowerPoint(简称PP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幻灯片制作和播放工具,许多教师都在尝试利用它来制作多媒体课件。高一学生在学习机械波时,往往对质点的振动如何带动相邻质点的振动,以及机械横波中,各质点振动方向总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难以理解。通过横波课件的演示,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机械横波的产生及传播的全过程,用于教学,很受学生欢迎。本文为大家介绍利用PPT制作横波演示课件的详细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高考试题中,涉及横波传播方向或质点振动方向的问题出现较多,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已知波传播方向,判断质点振动方向;其二是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波传播方向。这类问题对学生是一个难点,形成难点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未掌握简便而又容易记忆的方法。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用“沿波反向”法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一幅机械波插图的结论及其应用孙宪宝(吉林省梅河口铁路第一中学,135000)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机械波”一节中都有如图1所示的插图,这是一幅很重要的插图.如果把这幅插图讲得准确、生动、活泼,并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对加深理解波以及处理有关波动的习题...  相似文献   

15.
课本插图教学的改补变──以初中地理第1册为例黄新南删繁就简──“改”初中地理教材第一册共238幅插图,这些图中有些内容繁杂,造成主要内容不突出。为了教学需要,可以通过画简图、模式图、示意图的形式对部分图加以“修改”。如“海底地形示意图”可以改成剖面图...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物》一处插图有误现行初级中学《生物》二册第88页“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插图Ⅳ80下面的文字说明为:“狗对无关刺激无进食反应示意图”,即只给狗听铃声(无关刺激),狗不表现出进食的活动,而示意图中却有口动、分泌唾液等进食的动作。图Ⅳ82下面的文字说...  相似文献   

17.
一、结合插图理解词义的方法《所见》一课的插图是理解词义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理解“牧童”和“蝉”的意思。通过观图,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牧童”就是指放牛的孩子,“蝉”就是知了。二、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采用波动方程及简单物理模型为分析方法,对一列横波上处在平衡位置的某一质点的机械能进行分析,对波动中点的能量变化进行了讨论,从而更深刻理解了“波是传播能量的一种方式”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关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的问题很常见,如果按照它们的本质去判断,应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这里介绍一种容易掌握的方法:循环法. 如图1所示的波动图象中,波向右传播.在图象上圈出一个完整的“凹槽”部分  相似文献   

20.
所谓横波两向,即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在波动问题中,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下面介绍四种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