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与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和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苦”并不能换来教与学的“甜”。那么能否创造出“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建立新型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代凤 《教师》2013,(26):61-62
一、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的诠释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同时存在的时候,形成了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帮助学生“学”的活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就是教学方式。从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来看,学生的学是主体,教师的教只是主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42):58-59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4.
教与学是互相作用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在教与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是教的基础,是教学过程发展变化的内因.而教是促进学的外因,是通过学起作用.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达到统一呢?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表现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端正教育思想的过程。当前在改革中,教学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重教轻学,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什么,怎样教考虑的多,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考虑的少,教学“满堂灌”,颠倒了教与学的位置。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学方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应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并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模式主导课堂教与学的活动. "三线五环节"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就是以学习活动模式为主进行课堂教与学活动的模式. 它是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线、学线和问题线三条线同时进行. 三线中"学线"是主线,"问题线" 是核心,而"教线"是通过"问题线"作用于学生的"学线",为"学线"服务的. 其中的学线为:进入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研究--提炼交流发表--变式应用巩固--反思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连接教与学的纽带是训练这条主线.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设计课堂训练的程序与内容,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增强训练的功能,实现训练系统科学化,不仅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的组织、策划下,通过愉快的师生课堂活动,在单位时间内高效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高效课堂是针对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提出的,从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其根本要求就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一.教师角色的现实困惑1.师道尊严,自己难,学生也难"师道尊严"主要表现为教师过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  相似文献   

12.
教学改革深化就在于教师能否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都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多少.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学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3.
顾志跃 《上海教育》2011,(14):33-33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在课堂里实现深度学习或非文本知识学习的途径与方法,我觉得市三女中的教育剧场课给出的就是这种尝试。课堂教学的最核心命题是协调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的教能够引发学生的学。学生虽然人在课堂里,但学习不一定发生。课堂里的教与学存在着三种可能性。一是教与学的游离。教师教了,但学生并没有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想在开小差。二是学生模仿着学。学是学了,但没动脑筋,只是鹦鹉学舌般地跟着。三是教师的教激发了学生的学。学生不仅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思维活跃,能与教师对话,实现思维互动。这第三种情况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纲要》强调: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活动不应该单纯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该建立教与学相结合,师与生相互交流的新型课堂.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要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  相似文献   

15.
"少教多学"是教师的理想教育状态,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仍旧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合作活动等,主动地改良以往的教学结构,在有效协调教与学关系的过程中,落实"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逐步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陈萍 《班主任》2002,(5):15-15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把“学生不配合”挂在嘴边:一堂课上砸了,分析原因——学生不配合;一次活动开展得不理想,总结教训——学生不配合。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学生配合教师,还是教师配合学生?教与学到底谁服从谁、谁服务于谁?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是第一性的,学决定了教;教是第二性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会学,教是为了学。在解决学生由不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否有效,不单是教师教清楚,教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清楚,是否学到位.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教师课前备课认真,教学到位,但教学效果却不好.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教师重视了如何教,却没有落实好学生的学.教本来要为学服务,现在学反倒成为教的"附庸".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应该是引导的教,学生的学应该是发现中的学.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去发现,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停留在保守的讲授式教学上,则会约束学生思维的发展,远离新课标的要求.那么,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放开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和结论.本文谈谈笔者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姜红珍 《教师》2012,(12):119-119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虽然教师的教主导了学生的学,但教学的目标是围绕学生来实现的,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导,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出现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不可代替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教"占主导地位,学生"学"占被动地位,效果不佳,何不转换模式,互换角色,站在对方的平台来教与学,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让教师在新的角色下再思考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