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多元酸与碱的反应 如H3P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1)将H3PO4溶液逐渐滴入Ba(OH)2溶液中;立即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H3PO4+3Ba(OH)2=Ba3(PO4)2↓+6H2O,Ba3(PO4)2+H3PO4=3BaHPO4↓,BaHPO4+H3PO4=Ba(H2PO4)2.  相似文献   

2.
范例一:在K2CO3样品中含Na2CO3、KNO3、Ba(NO3)。中的一或二种杂质.将13.8g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可得9.0g沉淀,则原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会是( ).A.肯定有Na2CO3,没有Ba(NO3)2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C.肯定没有Na2CO3,Ba(NO3)2 D.无法判断何种为肯定或否定的杂质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中学参考书中表示新制的Cu(OH)2与醛反应的方程式最常见的为:醛+Cu(OH)2、→酸+Cu2O↓+2H2O(1)也有教材表示为:醛(2)认为难是同四羟基会铜离子电离出的少量Cu2 “离子反应.为证明两个方程式哪个更确切,做了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uSO4溶液,滴入少量10%Na0H溶液(此时CuSO。过鼾,加乙醛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llS04溶液,滴入10%N4OH溶液至CllS04刚好沉淀完全,再加乙酸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3.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4504溶液,滴入10%…  相似文献   

4.
96年全国高考上海化学试题第22题的命题“pH值为4的FeCl3溶液……”.是否存在PH值为4的FeCl3溶液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已知KspFe(OH)3=4×10-38,Kw=10×10-14设FeCl3溶液中[Fe3+]=0.1mol/L,Fe3+完全沉淀为Fe(OH)3时的[Fe3+]=1.0×10-6mol/L根据溶度积公式,可以求得Fe3+开始形成Fe(OH)3沉淀的pH值为1.87.同理,也可以求得pH值为4时溶液中Fe3+的浓度.[Fe3+]=Ksp/[OH-]3=4×10-38/(10-10)3=4×10-8(mol/L)…  相似文献   

5.
题目在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7mol,向该溶液中加入100mL 8mol/L的K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若Al^3+与混合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比值为x(不考虑Cu^2+,Al^3+的水解及水的电离所引起的离子总数的变化)。则(1)x的取值范围为_。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也能产生沉淀,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解离而产生了足量的碳酸根离子CO32-所致。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a(HCO3)2溶液不产生沉淀的条件是其溶液中H+的浓度应大于2.26×10-7mol/L。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因会产生H+而无沉淀生成;只有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至溶液呈微酸性时才能使产生的碳酸钙溶解,这些实验现象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不能用CaCl2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7.
2004年高考理综(浙江等地卷)第28题的题目如下: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0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P136(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硝酸铜受热分解有如下反应:2Cu(NO4)=2Cuo+4N02↑+O2↑鉴于NO2受热分解,也能使余烬本条复燃(2NO2=2NO+O2)因此,直接用余烬木条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气体混合物中O2的方法,已为多数实验者所否定.如何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O2;最近《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相继有文章讨论.笔者留心地多次做了这个实验,我想再作下面几点补证是必要的.一.用NaOH溶液洗除NO2集O2的方法是不对的如果把Cu(NO)2热分解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混合气体与水将发生多种快慢不同的平行反应:3N0。+H。0=ZHNO。+…  相似文献   

10.
例1 称量21.1g由NaOH和Ba(OH)2固体组成的混合物,配制成523.3g水溶液,向其中滴加100g Na2SO4溶液,可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滤液和沉淀,小心烘干沉淀后得到23.3g固体.试计算:  相似文献   

11.
将3.96g组成为X2YZ4的盐(不是复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2.24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至刚好将Fe^2+沉淀完全.过滤,将沉淀充分加热后得到红色Fe2O3粉末4.80g;将此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含氧酸盐(不是复盐)13.92g.试通过计算和讨论确定X2YZ4的化学式.  相似文献   

12.
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两种理想状态,当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3时正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为1:4时反应正好无沉淀生成.分子式方程为:AlCl3+3NaOH=3NaCl+Al(OH)3↓(A)AIC13+4N3OH=3NaCl+2H2O+NaAlO2(B)南京大学出版《新编高中化学大观》,1995,P.199.描述有关离子方程式如下:Al3++3OH-=Al(OH)3↓①当氢氧根离子过量,则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或全部溶解:AI(OH)。+OH=AIO7+ZH。O@由①+②式得:AI'++4OH"=AIOI+ZH。O@在我校高中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总复习中,多次发现学…  相似文献   

13.
许强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2):56-57
例1在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液中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7mol,向该溶液中加入100mL 8mol/L的K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Al^3+离子与混合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比值为x(不考虑Cu^2+、Al^3+的水解及水的电离所引起的离子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解析:在鉴别盐酸和稀硫酸时,一般应选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不选用AgNO3溶液。因为AgNO3溶液和H2SO4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AgSO4,出现浑浊现象,不好和AgCl沉淀区分。  相似文献   

15.
Fe3+与SO2_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化学教学》96年第2期上“高中化学课本中溶解性表‘一’探究”一文中认为是发生了氧化一还原反应:2Fe3 SO2-3+H2O=2Fe2 +2H+SO2-4原因是:(化学教学)流年第9期上“FeC13与Na。C0a等的反应问题讨论”一文中,在讨论了FeC13与N32C0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之后说:“用Na。5*。溶液代替Na。*0。溶液也有相同的现象”,即认为Fe’牛与5O厂之间发生了双水解反应:ZFe3++3H20+350;=ZFe(OH)。(胶体)+350。T两种看法截然不同,谁是谁非呢?笔者通过了以下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分析:1.配…  相似文献   

16.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在Cu(NO3)2和Al(NO3)3混合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7mol,往该混合液中加入100mL 8mol/L K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  相似文献   

18.
CaCl2能不能区分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我们认为是能区分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别取试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CO。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溶液.因为CaCI。溶液也能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0。:取In1L0.lmol/L的NaHCO。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往其中一支加入0.lmol/L的CZC12溶液,仅加1~2滴就会产生白色沉淀;另一支加入稀释10倍的0lllol/L的CIC12溶液,滴加至8~9滴,产生了白色沉淀;第三支加入稀释100倍的0.lmol/L的CaC12溶液,滴加10…  相似文献   

19.
1.电离方程式的判断例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2H+1+SO4-2(B)Ba(OH)2=Ba+2+(OH)2-(C)Al2(SO4)3=2Al3++3SO42-(D)Mg(NO3)2=Mg+2+2NO3-(1996年山西竞赛题)解析选项(A)、(B)、(D)中均出现离子符号的书写错误;根据溶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