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从方言角度,解释了《东京梦华录》一书中的几个词语,如“旋”、“淹”、“虫蟻”等,以明此书在方言词汇研究上的价值。同时,文章兼论《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若干阙失。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方言角度,解释了《东京梦华录》一书中的几个词语,如“旋”、“淹”、“虫蠛”等,以明此书在方言词汇研究上的价值。同时,文章兼论《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若干阙失。  相似文献   

4.
从考察客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方言中的古语词入手,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音义方面的疏漏,以供编纂者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现代汉语方言活的语言材料,择取《白雪遗音》中7则词语进行考辨,从词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等缺漏、失误等不足进行补充和订正。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中一些方言词语释义存在疏漏或不确,某些方言语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释义的线索。文章利用这些方言资料,对《汉语大词典》中“判”、“响”、“搊”、“锥”、“滴”、“坑”、“炉”、“掠”、“扌歪”、“纂”、“猴”、“挺”等12个误释的方言词进行考辨,经过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修正的意见,以期《汉语大词典》修订时补充、修正之。  相似文献   

7.
运用《广韵》《汉语大字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古今字书辞书,考释《安徽安庆方言同音字汇》中十六则未考或误考的安庆方言词的本字,可为印证古代文献中某些词的词义提供鲜活、生动的方言语料,具有文献学和校勘学价值,对于了解安庆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相关工具书对是的一词收列、解释的情况大致是:《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未收列;《金瓶梅词典》、《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列了,但义项的罗列极不完备;《现代汉语词典》收列了似的,却忽视了该词与是的的历史联系。本文拟在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背景下,以万历本系统、人民文学版《金瓶梅词话》为主,对是的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9,(2):65-71
贵州契约文书数量众多,词汇丰富。如"栽手""栽主""佃主""当主""借主""断主""补主""塚""棺""墱""坉"等11例词语或其新意义在《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之《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存在不少疏漏之处,如“丁八”、“放水”、“水客”、“垫发”、“卖串儿”、“三不知”、“死声活气”、“激犯”。《汉语大词典》在释这些词时,多就某一例为据,或未紧扣词素究源索解,或就句释词未能照应上下文意,或忽视了方言俗语的特殊意义,存在许多未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汤”的标音有两方面的失误;第一,弄错了部分音史关系;第二,“汤”作通假字时没有按本字的读音来标令音。本文依据古代字书、韵书、音史书及现代汉语方言对三部字、词典两方面的失误作了辩正。  相似文献   

12.
张泰 《文教资料》2014,(22):20-22
《汉语大词典》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成为汉语教学和研究者重要的参考工具书。但是,由于编写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地域跨度大等各种原因,该词典在书证、释义、异形词处理、义例关系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失误。《金瓶梅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用苏北鲁南方言写成,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借助于本书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编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编纂《汉语大词典》的语料之一。今就《汉语大词典》引《西游记》作书证、注音或释义尚可商榷的几个俗语加以辨析,以备《汉语大词典》修订之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具名,以四川方言为代表的"哈杷儿"、以重庆方言为代表的"抓杷儿"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草扒"同指一物,属于同物异名现象。《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扒"实质是"杷"的讹误。  相似文献   

16.
上蔡方言中有些词语是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有些是近代汉语的音变形式,有些则是概念叠加和结构整合以后形成的新词语.其中量词“和”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汉语大词典》以及《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释义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收语词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论证了《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与晋语研究的关系和忻州方言的一些构词特点;第三部分写了编纂和出版《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所带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读书杂志》对字词的解释发前人之所未发之处比比皆是,《汉语大词典》引用《读书杂志》为证之例不胜枚举。然而《读书杂志》中尚有大量内容实有益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比较二者对相关词语的训释,发现《汉语大词典》在立目、释义、书证等方面存在不少疏失。文章对这些疏失进行总结分析,分四大类九个方面略加举例考索,以供《汉语大词典》编修者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调直"作单义项处理,曹小云先生《"调直"释义补正》增添了一义项。根据语言资料和方言用例,补充了"妥帖,完美"等义项,分列为五个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