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1,(6)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等对冷轧冲压用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盆进行微观组织形貌以及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体碳含量偏高是导致不锈钢冲压开裂的根本原因,其主要与连铸阶段的冷却强度、拉速,热轧阶段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工艺有关。通过数据分析,确立了节镍不锈钢的最佳生产工艺:连铸拉速为1.0~1.2m/min,结晶器宽面冷却强度为2350L/min、结晶器窄面冷却强度370L/min,二冷Ⅱ区冷却强度为170L/min以内,加热炉加一段温度1100℃~1160℃、加二段温度1260℃~1280℃、均热段温度1265℃~1285℃,总时间≥200min。该措施实施后,节镍不锈钢因裂纹导致的脱皮缺陷降级率由14.8%降低至2.4%,为冷轧冲压用奥氏体不锈钢提供了品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对象为M钢厂工业在产的980 MPa高强冷轧双相(DP)钢,在790℃退火温度下,通过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实验装置,进行了过时效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研究。进一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实验钢组织,拉伸试验机检测其性能,评估了不同过时效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过时效温度290~370℃范围内升高,实验钢马氏体组织含量并未变化,其微观形貌由板条逐步岛状化;340℃温度过时效时,马氏体分解。过时效温度增加,实验钢弯曲性能呈正比例变化,抗拉强度递减而屈服强度无趋变。过时效温度为340℃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强塑积(AT×σb)为16.53 GPa·%。  相似文献   

3.
5083铝合金是AI-Mg系防锈铝中的典型合金,要用于模具制造业、造船业、运输业,是制作船板、船外壳、燃料储存罐等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以5083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电导仪等实验设备,分析了退火保温时间对5083铝合金板材再结晶过程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565℃)时,随着保温时间从15min增加到360min,板材的晶粒尺寸从23.5μm逐渐增大到59.5μm,板材的硬度从82.7HV降低到72.5 HV,板材的电导率从27.2%IACS升高到27.8%IACS。退火保温时间对板材电导率度的影响规律与保温时间对板材组织的影响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7.0Zn-1.7Mg-1.1Cu铝合金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480℃范围,随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非平衡相回溶效果提高,合金强度增加;继续提高固溶温度,合金强度逐步降低;试验合金适宜的固溶制度为470℃×60min。  相似文献   

5.
重点研究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对含Cr钢管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确定了含Cr覫200×15mm无缝钢管的钢管的热处理工艺制度为:在850℃,保温60min,水淬;550℃回火,保温50min,空冷。通过上述的研究可知经调质处理后的含Cr无缝钢管的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强韧性匹配良好,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API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生产中需要用60钢板,规格为50mmx50mmx6mm,硬度要求为HRc52-56。我们按弹簧钢传统的淬火工艺,将钢板加热至810~830℃经保温在水中淬火,磨加工时发现,所有钢板都有长短不一的纵向裂纹和弧形裂纹。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钢板很薄,水淬时能完全淬透,表面和心部的组织转变具不同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22Mn-13Cr-3Ni-1Mo-1Cu-0.3N奥氏体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显微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增加,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在1000℃固溶处理后,奥氏体不锈钢织构主要由旋转立方(r-cube)、高斯(Goss)及少量的立方(cube)织构组成,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r-cube和cube取向强度降低,B取向强度增大,而Goss和{112}110取向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废橡胶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验研究了热解温度、保温时间、起始温度和物料粒度对废橡胶热解的影响及其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热解固相和液相的产率影响明显,其中热解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初始温度60℃,保温时间20min,加热温度为500℃条件热解废橡胶,热解油的产率最高,达到20.13%。热解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热解油中含有饱和烷烃和芳香结构物质,并且有含氧、含氮等极性官能团,还存在碳碳双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T10钢进行正火处理以及观察金相组织,来研究正火工艺对T10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在950℃加热温度下,采取不同保温时间分别对四个工件进行正火处理,研究硬度随保温时间不同的变化规律,以选取最佳最佳保温时间,并选取四个不同状态的工件进行金相分析,研究正火前后及不同状态下的组织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拉伸性能、电导率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B93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60℃~480℃范围内合金的拉伸性能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升高;进一步提高固溶温度或延长时间,合金的强度逐步降低;B93合金锻件的优选固溶处理制度为470℃×40min。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热解装置对印尼高硫褐煤进行热解,热解温度250~650%,氮气流量0.1L/min和保温时间为30min,主要研究热处理对磁选脱除煤中有机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对低阶褐煤进行热处理是十分必要;250-350℃及650-750℃时有机硫含量明显降低,热处理能降低煤中部分有机硫,但磁选不能脱除煤中有机硫。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19)
矿井瓦斯是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它是在煤的生成和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般5%~16%之间),在足够氧气浓度(达12%)的条件下遇到高温热源(达650℃~750℃以上)且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炸感应期时,就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3.
铸态镁合金ZK60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在现在所有商用镁合金中强度最高。通过光学显微镜(OM)对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铸态镁合金ZK60的显微组织。分析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铸坯组织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工艺时间360℃,退火时间为8小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苏油田含水上升快、采油速度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堵体系。该体系以分散聚合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乳液为主剂,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配制而成,具有有效含量高(20%)、溶解时间短(<10min)、不含有机溶剂等特点。筛选的交联体系在温度为65℃,矿化度为0~30000mg/L的情况下,成胶时间可控(3d~8d),成胶强度可调(0.04MPa~0.085MP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江苏油田先后试验2口井,综合含水分别由措施前的92.5%降到61.5%、93.7%降到39.1%,降含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制备了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试验钢,分别对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处理,对淬火后试验钢的硬度、回火后硬度以及冲击韧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钢经930℃加热,空冷后,获得了以马氏体为主且含有贝氏体的复合组织,硬度在57~59 HRC范围内,在500℃以下回火后(保温1.5小时),硬度均能保持在51 HRC以上,试验钢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表明所研究的新材料可作为理想的截齿制造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60Si2Mn钢经870℃、910℃、950℃、1000℃、1100℃、1200℃各温度下淬火,再经250℃回火后的组织性能与屈服强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关系。揭示了片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淬火温度小于1000℃时,由于晶粒细化均匀,使其具有较高的韧性。冷作模具用这项工艺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0)
研究速凝剂中各组分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合成比例,室温条件下制备无碱速凝剂,并研究该无碱速凝剂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及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比为:硫酸铝、氟硅酸镁、有机醇胺、络合剂、水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7%、7%、5%、1%、30%,所制得的无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掺量5%,初凝时间均不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min,1d抗压强度均大于10MPa,28天抗压强度比均大于97%。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中研究以红土镍尾矿和页岩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通过对原料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原料配比及焙烧制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陶粒配比为:页岩50%,红土镍尾矿40%,外加剂5%,木屑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焙烧制度为: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20min;焙烧温度1140℃,焙烧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烧制出的陶粒表观密度为686 kg/m3,筒压强度为5.2 MPa,1小时吸水率为5.1%。  相似文献   

19.
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在1020℃~1060℃固溶水冷,再进行480℃~620℃4 h时效处理的硬化工艺。通过硬度检测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时效处理温度的高低能显著影响其硬化效果;17-4PH不锈钢的硬化效果是Cu等元素的析出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480~620℃范围内,随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结构逐渐减少,组织软化,同时富铜相(ε-Cu)等沉淀相质点析出长大,沉淀强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探讨了铝稀土变质剂对ADC12变质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铝稀土作为变质剂。称量500g ADC12铝合金四份,分别放入箱式炉中在750℃融化,1份融化后直接浇注,其余加入0.8%的铝稀土变质剂重新放入炉中,经不同时间保温后浇注。制成标准试样进行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分析试验,确定最佳的变质保温时间。从而得到优良的铸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