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转化引导问题学生,是职校教育管理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本文对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特点、状态与成因进行探析,提出有效转化和积极引导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职校问题学生心态,理性认识职校生的行为问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智慧,倡导和谐的心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存在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践行积极职业教育,需要科学认识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自觉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以着力创造和实现最优化的最近心理发展区。积极职业教育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心理策略有:倡导开展心理健康自助,指导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引导发掘心理发展潜能,辅导认识心理成长问题,教导建构心理资本资源,督导提升职业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姚翠芹 《考试周刊》2009,(45):135-137
在职校开展舞龙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本文作者对参加舞龙训练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运用学校心理学管理软件《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在实验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测试,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从而找出舞龙运动对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舞龙运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指标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偏执、敌对、心理不平衡五个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同时,由配对样本检验显示,实验组的各项心理指标都有显著变化。可见,舞龙运动对职校生的心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这种影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职校生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今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平偏低、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校教育功利化、心理教育问题化、教育管理简单化。职业学校要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优化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拓展心理教育内容,注重职校生职业心理资本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引导职校生自主开发心理资本,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增多,心理负担压力不断加大,心理适应调节能力不强,心理价值判断迷失错位,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引导的"空场"、社会生活环境的"异化"及职校教育管理的"模糊".职校教师要坚持平等相待,积极思维,做人格和谐的"麻辣"型教师;坚持理解宽容,积极悦纳,做精神成熟的阳光型教师;坚持育人至上,积极引导,做因材施教的"双师"型教师;坚持教学相长,积极反思,做富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职校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大力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共同成长,以自身专业化追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职业学校心理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职业学校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实施发展性心理教育是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要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心理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职业学校心理教育重在引导职校生学会心理自助,提高心理修养.  相似文献   

7.
<正>生本课堂的题中之意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之"根本"。课堂"生本"与否,在其预设的那一刻便可见"一斑"。生本,不是印刷在教材上的"深邃文字",不是挂在嘴上的"响亮口号",而是镌刻在心中的"教育旨归",它展现于课堂、创生于预设——一种具有"同理心"的教学预设,即同理预设。教学中的同理预设,是"同理心"理论在教学预设中的应用,即  相似文献   

8.
心理失衡是当代青少年中较普遍存在的心态形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最本质的根源。重视心理失衡的研究,探索其预防和疏导的有效策略,使青少年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心理的相对平衡,这是克服和消除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务本之举。在类型考察与心理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战胜心理失衡的策略,一是增强内在心理保健素养,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并对相关具体措施进行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9.
以生为本、构建生本课堂,需要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展开教学。这种"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的教学心理、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即为教育教学的"同理心"。沈老师告诉我们,"师生同理"要求教师,设置与学生心理需求相契合、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留意学生情绪波动、照顾学生个性差异,适时适当引导课堂教学;客观真实、积极正面地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等等。除了这些要求之外,课堂走心还要注意什么?欢迎各位老师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分享观点,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职校生也不例外。但受到社会环境、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追求美却不善于辨别美。职校生常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以丑为美。二是只追求外在美,不追求内在美。职校生往往认为仪表漂亮就是美,不懂得内在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所以,许多学生刻意修饰外表,校园内出现了"奇形怪发""奇装异服"的现象,各种"校园禁令"也就应运而生了。职校生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究其根由,是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是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提供的一种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它旨在帮助学生个人成长,却不主张对学生加以指导;它的目的是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却不主张乱开“药方”、滥施“治疗”;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却不主张“好为人师”、“诲人不倦”;它需要辅导教师具有同感和同理心,却不主张纠缠细节问题、同情安慰;它要引导当事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新形势下应树立科学的“95后”职校生心理的全面发展观、职校生心理的和谐发展观、职校生心理的自主发展观等,提出优化“95后”职校生心理素质教育、加强“95后”职校生心理道德教育、推进“95后”职校生职业素质教育等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同理心现况,为下一步同理心的干预及人文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校17年五年制高职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理心平均得分100.34分,最低54分,最高128分。结论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有待加强,可开设一些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深圳特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失衡与调整俞晶心理失衡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因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不平衡状态。人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会表现出内心紧张、焦虑、烦恼,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失调和行为越轨。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兴会 《小学生》2013,(11):29-29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是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提供的一种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它旨在帮助学生个人成长,却不主张对学生加以指导;它的目的是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却不主张滥施"治疗";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却不主张"好为人师"、"诲人不倦";它需要辅导教师具有同感和同理心,却不主张纠缠细节问题、同情安慰;它要引导当事人走出心理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属于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在职校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职业教育要适应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事实上 ,这种对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合理的 ,但仅止于此又是不全面、不深刻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历程就说明了原有职业教育与职校生心理发展关系认识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如起初我们职业学校强调职校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后来是非智力因素和个性 (人格 )的培养 ,再后来是心理健康的维护 ,现在则明确提出实施系统的心理教育。这些…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蒋伟凤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以"修复职校生自信心与创造力"为主题开展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领衔人蒋伟凤先后主持了多个省市级课题,如"心理剧在修复职校生自信心与创造力中的应用研究""职校生团体心理辅导行动研究""基于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行动研究"等,以课题为导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触及到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体制模式和传统观念,也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引起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改革实质上就是社会成员由心理平衡到心理失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心理失衡所涉及的人群不仅是成人.还有孩子。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小学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遇改革大潮,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由心理失衡状态顺利过渡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教育对职业学校、家长和社会而言一直是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职校生较之以往大幅度地提前进人了青春期。他们性生理发育成熟提前,而社会心理发展滞后,出现了诸多困惑与问题。职校生的青春发育不能等待,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时进行;职校生的青春期经历不可重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科学实施,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偏差。  相似文献   

20.
中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职校生要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自主与依赖、理想与现实等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知识经济挑战的时代背景,使得职校生出现了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因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引起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与他人难以沟通导致的心理苦闷,消费上相互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性和恋爱问题及情感危机难以排除产生的心理困扰,择业和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