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月球正对着我们地球这一面,明暗相间,异常美丽,激发了无数文人的灵感;而月球的背面却长着个麻花脸,异常丑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呢?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晴朗的夜晚,当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时,古人甚至仅凭肉眼就能分辨出月面的大体结构——明亮的地方是月陆,黯淡的地方是月海。今天,借助于宇宙飞船和太空探测器,我们已经可以绘制出完整的月面地图,检测出月球的物质组成,甚至模拟出月球的内部结构。但是,月球仍有尚未解开的谜团,比如它的起源问题,还有它的  相似文献   

2.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3.
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探测器围绕月球进行考察,另一种是探测器在月面上着陆考察。由于它们的出发点地球和目的地月球都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因此,月球探测器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以便最近、最省时地飞向月球目标。据计算,飞往月球的探测器的  相似文献   

4.
月尘讨厌又恐怖如果我们不能逃避,那么我们只能适应。对于月球环境,这应该是句大实话。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在谈论,如何把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以及建立月球基地,开采月球矿产,获得自然资源。因此人类是一定要适应月球环境了不过,月球有一个让人烦恼的东西,那就是月尘。在月  相似文献   

5.
庚晋 《百科知识》2002,(10):31-32
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有四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是宇宙中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运动;第四个假说是月球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被地球所俘获的。  相似文献   

6.
湖州 《金秋科苑》2009,(23):38-39
据国外媒体报道,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陨坑会在行星表面形成最神奇的地质结构。太阳系的很多其他行星和卫星,包括我们的月球,表面都布满了陨坑。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中,类似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也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7.
湖州 《今日科苑》2009,(23):38-39
据国外媒体报道,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陨坑会在行星表面形成最神奇的地质结构。太阳系的很多其他行星和卫星,包括我们的月球,表面都布满了陨坑。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中,类似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也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不再来了,但是中国人却要来了,这就是伴随了地球亿万年的月球。月球上有太多的宝藏,太多的秘密,这一切,都有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和中国的宇航员来探测、发掘……  相似文献   

9.
<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也是唯一一颗大质量卫星。科学家设想了多种在月球上建设工厂的情景,以实现利用月球资源的目的。月球上资源丰富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气体,可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但前提是我们能掌握可控的核聚变技术。月球上还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热能资源。此外,还有一些地球上不存在的矿物值得我们去开采。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满月的晚上,找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你应该会发现刚升起的月亮看起来特别大,这就是所谓的“月球错觉”。月球真的在地平线附近比较大吗?其实不然。由照片已经证实,月球在天空的任何位置大小都相同。可是,通过人眼和脑之后,我们确实感到位于头顶的月球看起来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 夏天是观察这个现象最适合的季节,这是因为月球在这个时候的仰角比较低,有比较多的时间低挂天空让人观赏。低挂夜空的月亮常常呈现淡橙色,这不是错觉,而是由于月光  相似文献   

11.
<正>月球的年龄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谜团。从月亮上采集的90%的岩石标本,要比地球上90%的最古老的岩石还要古老。月球是中空的?在"阿波罗"登月探险过程中,当登月舱抛弃第三级火箭、着陆起飞和撞击坚硬的月球表面时,宇航员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一次撞击后,月球都像一只被敲击的大钟一样,可以持续4个小时发出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2):52-52
月球上的脚印能长期保存吗? 月球上的脚印不但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比放在博物馆里还保险。为什么呢?先分析可能使脚印消失的原因:首先是风,可是大家都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在真空状态下不可能产生风,也不可能有流沙之类的物质,那脚印就不会被其他物质覆盖;  相似文献   

13.
拔河不仅是地球人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浩瀚宇宙中,群星也在引力作用下进行着这种比赛。其中又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拔河赛产生的效应最精彩、最具悬念,与我们关系也最为密切。月球自形成以来,月地之间的引力拔河比赛从未停止过。而这种永不停止的比赛直接导致了地球上种种有趣现象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正1.26秒是一束光从月球到达地球所需要的时间。一个小时由60分钟组成。宇宙已经138亿岁了。也许你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事实,因为这些都可以用滴滴答答的钟表来证明。然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著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却说道:"时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错觉。"这似乎在暗示着时间只存在于时钟和日历上。那么,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主观幻觉?它可以变慢、暂停吗?有没有不存在时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都目睹了"日全食"奇观."日全食"的形成,无非是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这场恢弘的"天体游戏"中,太阳和月球是表演者,而地球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核爆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大碰撞学说的错误目前,关于月球形成,最流行的是大碰撞学说。大碰撞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外星体碰撞,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否定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亮,它是怎么来的呢?40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主要的假说如"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同时起源于太阳星云中,各自的一块小星云的冷却、聚集和增生,分别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因此月球和地球是一对姐妹;"分裂说"认为,地球刚刚形成不久,由于地球内部储存的能量很大,  相似文献   

18.
大地潮汐     
誰都知道海水有潮汐現象。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地也有“潮汐”发生。月球竭力把地球吸引向自己。結果使地球从地心到地表都发生变形。这样就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两个潮峰——一个朝向月球,另一个与此相反。地球繞自己的軸旋转,同时月球又  相似文献   

19.
嫦娥飞天     
中国人何时也可在月球上留下一行足迹,在那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些期盼将伴随"嫦娥1号"卫星的发射,一步步变成现实。对科学家而言,月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和月球是兄妹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月球能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新信息,如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变性虽然已经不再是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但或多或少还是让我们难以接受。不过,在鱼类的世界里,改变性别却相当常见。鱼儿们转变性别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不同的鱼儿改变性别的时机大有不同,但改变性别的原因却大体相同——为了适应生存和更有利地繁殖后代。当然,鱼儿们变性可不是通过手术哟!黄鳝:先当妈妈后当爸爸一般情况下,雌性鱼类的身体里有卵巢,雄性鱼类的身体里有精巢,从生到死都不会改变,但黄鳝却与众不同。刚孵出的小黄鳝都是清一色、长有卵巢的"女子",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