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业月刊》2014,(9):49-53
从艰辛起家时向玻璃瓶厂几十元的零散采购,到如今超过千万元的日销售额,老干妈坚持现款现货的原则,就连收购农民的辣椒也不例外。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因此,老干妈的公司账目也格外简单。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12):26-26
冬天到了,张女士按照惯例开始张罗进补,每天早上她都会给丈夫盛一碗加红枣枸杞的铁皮石斛补汤,几天下来丈夫喝得有点烦了:"这东西这么难喝,干吗不把它打成粉灌胶囊,既省了炖汤的麻烦,吃着也方便。"张女士却不以为然,她"教育"丈夫:补品炖着吃才容易吸收,口感差那也没办法,这么贵的东西总要最大程度地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Pearl S.Buck),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三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前后在中国生活了40年.她一直宣称汉语是她的母语,中国是她的第二祖国.她自己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史学家James Thomson称她为"自十三世纪马克.波罗以来最有影响的记录中国社会的西方作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葬礼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  相似文献   

4.
扯平     
从前有一位农妇,刚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就生病离开了人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成人.儿子20岁时,她又为他娶了媳妇.儿子和儿媳表示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又过了20年,农妇年迈体弱,不能下地干活了,成了家庭的"累赘".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妈,你养育了我20年,而今我又奉养你20年,这笔账算是扯平了.从现在起,我们不管你了,你得从家中搬出去另起炉灶了."儿子说一不二,真的把母亲赶离了家门.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年,被誉为"客户体验领域最权威专家"的李·科克雷尔携夫人去伊斯坦布尔旅行,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晚餐时,夫人想吃曲奇饼,可菜单上没有,餐厅里也没见到。她不无遗憾地对丈夫说:"看来今天是吃不上了。"虽然不抱希望,可她还是叫来服务生亚瑟尔问道:"有曲奇饼吗?"她本以为得到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叛逆流行     
"晚饭吃什么?"虽然出差在外,我心里却记挂着家中的女儿."自己煮呗.""自己煮?自己煮些什么呀?"想象不出她会煮些什么."哎呀,自己煮就是自己煮啦."电话那头女儿的口气已经不耐烦了,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只好挂了. 女儿为什么这么容易烦躁?她原来不是这样的.想起小时候她跟我的亲密劲儿,我心里一阵泛酸.那时我出差在外,电话里总能传来清脆甜稚的关切问候.八九岁时,她口头表达欲望特强烈,一张小嘴一天到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什么都可以成为话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科技》2005,(6):28-34
从办公室到客厅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莫尼卡·哈特莉吃过早饭,吻了吻丈夫,然后出门上班。她已经在一家统计事务所工作了二十年。作为很早就全职工作的妇女,她亲身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她开始上班的时候,处理数据是用计算器和成堆烦人的打印表格,以及一台噪声很大的电动打字机,这些东西占据了她整个办公桌面;  相似文献   

8.
问答     
《科学与生活》2009,(6):30-34
<正>Can Health Foods Cause Kidney Harm?健康食品也会"肾"得慌?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是她听说猕猴桃对肾不好,叫我和儿子都少吃。我的肾确实不太好,可是我超爱吃猕猴桃,而且我儿子也是,从6个月大就一天吃一个了。吃猕猴桃真的会有肾风险吗?  相似文献   

9.
玉生烟 《知识窗》2014,(19):29-29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赖斯,一个人住在美国纽约一条简陋巷子的老宅子里,她的丈夫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或许是对逝去丈夫的思念,也或许是为了打发多余的时光,二十多年里,她养成了一个特别,隆异的嗜好——一有空闲就翻出丈夫的遗物,或擦拭他的遗像,一遍又一遍。这一折腾下来,就是大半天。  相似文献   

10.
加州圣约翰私立小学校长凯萨琳女士接到通知,她最尊敬和喜爱的著名教育家和作家保罗·韦地博士要利用在州府萨克拉门托市召开新书研讨会的机会,到市里的几所预尖小学走走,其中就包括凯萨琳的学校. 保罗博士从事教育研究长达四十余年,硕果累累.特别是他总结概括出的好教师的12种素质,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凯萨琳更是将其视为圭臬,不厌其烦地给她领导下的教师灌输和宣讲.兴奋的凯萨琳回到家中后,至少对丈夫说了三遍:"你知道吗?保罗·韦地周五要来我们学校!"9岁的女儿玛丽也就读于母亲所在的学校,她打趣道:"妈妈,看起来你是保罗的铁杆粉丝啦."  相似文献   

11.
上车时,我就注意到了她.一个衣着艳俗的女售票员,脸上有着似乎打了一夜通宵麻将的疲倦.她的嗓音沙哑,面无表情地嚷着"上车买票了."在她挤过我的身边时,我厌恶地躲闪了一下.  相似文献   

12.
春天无语,大自然的报复 有一年某市内的榆树被甲虫伤害,政府施用有机氯农药DDT(滴滴涕)消灭了这些害虫.该市用DDT遍喷树木,秋后,树叶落地,蠕虫吃了落叶,DDT转移到虫体,大地回春后,知更鸟又吃了蠕虫,一周内全市的知更鸟几乎全部死光,城市一片死静.于是一个寂聊的春天就这样来临了.这是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逊笔下的<春天无语>,该书出版后引起全球轰动.她在书中写道:"全世界广泛遭受治虫药物的污染,化学药品已经浸入万物赖以生存的水中、渗入土壤,并且在植物上布成一层有害的薄膜……已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还有可怕的后遗祸患,可能几年内亦无法查出,甚至于可能对遗传有影响,几个世代都无法觉查."  相似文献   

13.
正在北京国贸这样的热点区域,早高峰时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停车位,这串"共享+"的名单还在不断延伸。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共享"以极高的热度融入国人的生活。有报告显示,6亿国人加入了共享经济的大潮,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近一个人正在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但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的安全性、资源浪费等问题也  相似文献   

14.
柯布小姐     
她的博客上的签名是:"某甜,奔三女子一枚.以拼布为生,离布基本不能活." 再细细看下去,你可能会被她一个个自制的"拼布"作品所吸引:包包、小袋、桌布、壁饰、公仔……继而,你会惊叹、仰慕,甚至还会赞美几句:"这个女人怎么会有一双如此精巧之手?!" 其实,这个叫柯布甜甜的女人当初接触到"拼布"也是纯属偶然.那是四年前,因为自己结婚要装修新房,为了能装修得漂亮时尚些,她开始在网上到处寻找装修案例,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合意的.不过,她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了一次混搭:什么欧式、美式、韩式、地中海式,她通通都用上了,结果弄得一团糟.不过,老公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让她想办法用软装来补救.在网上寻找各种窗帘床品布艺时,她就这样巧遇了"拼布".  相似文献   

15.
昨晚有一个女生短信预约今天面谈,我一早就在办公室等候她.距离预约时间还有1分钟,一个长相清秀的女生敲门进来,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失恋了,心里很难受." 我把她拉到身边坐下,她就开始滔滔不绝:"老师,我叫巧雨,是高二23班的.我失恋了,我们初二开始恋爱,我一直以为他永远不会变心.中考后,我们各自考上不同的学校,他不爱学习,高中就回到他家所在的县城中学上学.不久前,我发现他与我联系少了.最近,我才知道他竟然移情别恋.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很伤心."  相似文献   

16.
注册商标为"老干妈"的一种瓶装辣椒调味品出现在全国各地难以数计的超市货架上,已经有些年头了.有太多的人都食用过,因此,大都知道这种味道不错的调味品是贵州生产的,但也仅此而已,不会有太多的了解,因为毕竟只是一瓶辣酱.但如果有机会走近"老干妈",那么,一定会被其惊人的生产规模和年上缴利税近亿元的业绩所震撼,如果再了解到小小的一瓶辣酱背后,有多少仿冒、造假、鱼目混珠的侵权故事,也会对生产、销售、市场竞争与秩序、法律的现实与未来而感慨.  相似文献   

17.
小丽是个人见人爱的开朗女孩,上到初中三年级,她觉得物理特别难学,有些公式和推理演算过程老记不住,一到考物理心就发怵,一发怵就考砸。她怪自己记性不好,妈妈也认为女儿脑子有问题,到处给小丽购买补脑药,好多品牌都按说明吃了,可她的记性并没有长进。小丽困惑了,世界上有长记性的药吗?天生的好脑袋记性就是记忆能力。人的记性是有好坏的。有的3岁幼儿能背几百首唐诗,有的连10首也背不了。三国时有一位名叫张松的文人,到曹操处求职,在交谈中他无意间翻看了曹操的新著《孟德新书》,当众一字不漏地背出来,让谋士们惊呀不已;古罗马的统帅凯撒,…  相似文献   

18.
于菊有一套自己的公寓,不大,但非常精致.她是个有主张的女孩,所以从父母那里搬出来独住,不过周末都回郊区老家陪侍父母.她说:"我是翅膀硬了,喜欢拥有单身的感觉."可是,原先快乐无忧的她,最近要告别单身,因为她"不得不提前结婚"!  相似文献   

19.
一天清晨,萨拉忽然发现自己双臂无力,忍不住大声呼喊丈夫.可是,自己发出的声音居然模糊不清,她一下子陷入了恐慌,仿佛掉进了梦魇里. 在这之前,萨拉的生活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有一份既体面又收入不错的工作,有一位疼爱自己的丈夫,还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下子将她的幸福击得粉碎.运动神经元疾病,一种至今无法治愈的疾病,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点失去行走能力.短短两个月,她就瘫痪在床,除了头部,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没有知觉了.  相似文献   

20.
剑锋 《知识窗》2005,(4):26-27
安·莫洛·林德伯格是美国著名的女飞行员和作家.她的丈夫是美国著名飞行员、被誉为"空中英雄"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婚后她与丈夫一起架机飞行.她后来又投身写作,先后出版了十余部书,其中有回忆录、小说、诗歌和散文.评论家把她的书称为"小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